八年级生物上册18.1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课件(新版)苏教版 (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生物上册18.1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课件(新版)苏教版 (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9-10 15:3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十八章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学习目标 列举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探点㈠: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二.动物的行为有哪些
动物的行为爬  行奔  跑飞  行游  泳觅  食繁  殖攻  击防  御竖起耳朵发出声音改变体色静立不动注目凝视一、动物的行为: 在自然界中,动物多种多样的活动,以及动物的体态、发声和其他所有外部可以识别的变化都是动物的行为。
动物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互动探究课外探究:“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设计方案,探究蚂蚁是用什么样的“语言”进行交流的。制定计划:(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食物:白糖、红糖、盐、馒头、油条,如何设置对照组?
②各种实验用具该如何使用呢?
③实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选择的食物:
实验步骤:①

③ 实施实验:
根据本组制定的探究计划实施实验,并把有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探点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1)觅食行为(2)领域行为(3)攻击行为(5)生殖行为(4)防御行为(7)社会行为(6)节律行为觅食行为概念: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得食物和处理食物有关的活动行为。
特点:捕食方式多种多样, 贮食
举例:牛羊.猎豹的取食行为,松鼠、蚂蚁、蜣螂滚粪球等的贮食,黑猩猩用草根掏白蚁吃
意义: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 防御行为 概 念:保护自己,防避敌害的行为
特 点:用于对付外来侵略而发出的警戒行为。分类 意 义: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是十分重要的。1、可减少和捕食动物相遇的可能性,不论捕食动物是否出现,都起作用:保护色、警戒色、拟态2、在捕食动物出现之后才起作用,以增加脱逃的机会。如回避、逃跑、威吓、假死、转移攻击的部位等。 生殖行为 概念:与动物生长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空间、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举例:孔雀开屏、鸟的筑巢、袋鼠抚育后代、蜻蜓点水、母鸡孵卵、青蛙鼓囊鸣叫等 意义: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节律行为概念:动物的活动和行为表现出的周期性现象。特点:动物的行为具有周期性、节律性
分类(1)昼夜节律(昼行性如蜂、蝶、鸣禽,夜行性如鼠、蝙蝠、猫头鹰)(2)潮汐节律(藤壶在涨潮时在水下觅食,蟹类在退潮时爬出洞穴在海滩觅食)(3)季节节律(许多鸟类的迁徙、换羽、两栖类与爬行类的冬眠、鱼类的洄游行为等)冬眠探点三:动物的社会行为1.什么是社会行为?
2.群体内成员之间有什么关系?
3.你知道的社会行为动物还有哪些? 社会行为概念: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特点:(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4)个体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举例:如:蜜蜂、蚂蚁、狮子、狒狒
意义: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合作的蜜蜂群归纳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生活在一个有明确分工的社会中,它们需要进行信息交流。课堂总结动物行为的
主要类型觅食行为迁徙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社会行为节律行为生殖行为 山坡上正在吃草的一群羊能否构成
社会行为?为什么?意义:更利于觅食、防御和繁殖。 ,等级森严。特点:分工明确 请说出下列动物中哪些具有社会行为。
蚂蚁、蝗虫、狮子、麻雀、狼、猕猴。
单只的狼遇到野猪时,恐怕连逃都来
不及,哪还会有非分之想,但是群狼却似
乎什么都不怕。请问这体现了什么? 下列属于动物的行为吗1.鸟儿鸣叫,筑巢,孵卵,育雏2.狼捕鹿,鹿奔跑3.变色龙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4.血液在家兔的循环系统内循环流动7.冬季鸟类回南方过冬5.小狗吃奶( X )(生殖行为)(捕食行为,防御行为)(防御行为)(生殖行为)6.红尊鱼回溪流里产卵(洄游行为)(迁徙行为)(占巢)(筑巢)(求偶)(育雏)1. 两只雄海豹为占领地而争斗2. 孔雀开屏3. 黄鼬放出臭气4. 秋天大雁南飞5. 家蚕的幼虫吃桑叶6. 蜥蜴被捕捉后自断尾巴7. 工蜂采蜜、喂养蜂王、守卫蜂巢8. 灰喜鹊捕虫喂养雏鸟A.防御行为B.争斗行为C.繁殖行为D.节律行为E.社会行为F.觅食行为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