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作文】部编版语文八下第三单元《学写读后感》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作文】部编版语文八下第三单元《学写读后感》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10 16:4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八下第三单元同步写作写 读 后 感不动笔墨不看书,有很多名人的事例。宋代诗人梅尧臣,外出时总少不了带上一个小布袋,每当读到佳句妙语,就把它们写在纸片上,然后投入小布袋中。做学问时,便从小布袋中取出所记的纸条,或予以引用,或启发思维,终成一位出色的诗人。不动笔墨不看书,毛泽东就是如此,他总是挤时间看书学习,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批语。
读书写读后感,也是动笔墨读书的一种方式。写读后感,不仅能深入领会书中的内容,更能激发自己有思维,产生新的思想。课题阐释一、写“读后感”方法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写作导航写作导航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二、读后感开头与结尾的格式
开头:
1、点文名开头:“今天,读了……一文,我深有感触。”
2、摘词句开头:“翻开书,……几个字印入的的眼帘,不禁让我想起……”
3、表达观点开头:“世上无难事,读了……我感受深刻 。”
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流取丹心照汗青”是出自《过零丁洋》这首诗的 。今天我阅读了《过零丁洋》,一幅动人的画面出现在眼前……
写作导航结尾:
1、总结点题式:“……这就是本书告诉我们的道理。
2、联想感悟式:“人生就是如此,不经历风雨则见不到彩虹。”
3、联系生活式:“当今社会,如书所说……”
示例:《过零丁洋》这首诗像我的照明灯,又像多彩的阳光,伴随着我踏向未来的征程。三、写读后感应注意的问题
1、要重视“读”。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
如读“滥竽充数”的故事写读后感,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写作导航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3、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写作导航读下面两则小故事,选择一个感想点,写篇读后感。
汉代路温舒小时家贫无钱读书。一次,在野外放牧时,发现宽宽的蒲草可用来记字造句,于是便将蒲草采回家,边读书、边在蒲草上做笔记,读了一本,又抄一本,终于谙熟《春秋》经义,成为有名的法学家。
南北朝时的任未,外出求学时无钱住客店,便在树林里搭个小茅棚住,然后削荆条为笔,以树汁为墨水,读书做学问。因买不起纸张,便把书中的优美词句写在树干上,等有钱买到纸后再抄录下来,后人将此树林称为“经苑”。习作实练  《爱的教育》读后感
读完了《爱的教育》,我深有所感。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日记,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各种事物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情感与不同的处置方法。它通过对生活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叙述故事梗概。)
里面有许多作者的小伙伴,他们是可爱的、讲道理的孩子,虽然有的贫穷,有的富有,有的残疾,有的学习落后,但作者从不计较,与他们玩得开心,学得快乐,并从开心和快乐中得到了教育。《爱的教育》这本书塑造出一个个貌似渺小却并不平凡的人物:小石匠、小铁匠、卖炭人的儿子、少年鼓手等等,这些平凡的人物身上发生的许多感人的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阵阵强烈的情感。(“我”被这些平凡的人物所感动。)
佳作展评我有许多朋友,但知心朋友却屈指可数。读完《爱的教育》后,我才懂得怎样让自己的知心朋友多起来。要做好朋友不应该分贫穷贵贱,更不能因为自己朋友的学习差了就认为他不是你的朋友。作为真正的好朋友,应该在他们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正如我们班的罗雅莹同学,她助人为乐,经常帮助同学,因此她有许多的知心朋友,我要向她学习!(用例子来生动说明好朋友应该患难与共的道理。)
这本书还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我毫不后悔用寒假里的两天时间来读完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使我懂得了该如何去做人。(这本书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道理。)
【最佳借鉴点】
1. 语言:文章开头语言简洁、朴实,将全书的内容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为整篇读后感开了一个好头。
2. 直抒胸臆:通过例子来表明乐于助人的道理,简单又不乏说服力。表达的感情恰到好处。
佳作展评写读后感是一种读书和写作的方法。本课主要讲解了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最后我们再总结一下写读后感的四个步骤:
引:或引原文观点,或引原文的内容。
议:所引原文体现出观点(观点句)。
联:在所给原文的基础上为基点生发开去,发表议论,由此及彼的联系现实生活中相似或相反的现象,联系相关的种种问题。
结:从说明原文给人什么启示的角度提出看法,总结全文。本课总结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