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作文】统编版语文九下第四单元《作文修改》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作文】统编版语文九下第四单元《作文修改》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3 14:3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九下第四单元同步写作作 文 修 改课题阐释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骑在驴背上想像这样一个情境:“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写诗时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传神,不料冲撞了也在路上的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贾岛随即说明了原因。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字更好啊。”这个故事也说明好的作品是要反复琢磨的,使文章达到最完美的程度。本课就讲讲作文修改的问题。 一、作文从哪些方面修改
1、看文章中心。注意中心是否鲜明、集中。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大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看文章选材。注意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材料真实,典型,有时代意义者应给予肯定。
3、看文章结构。注意三个方面: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4、看文章的表达。主要看文章的表达方式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是否灵活自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写作导航以议论为主。注意语言不合文体的现象。
5、看文章的语言。主要看句子是否简练,表达意思是否准确,句与句之间衔接是否连贯。
6、看格式是否正确。先看作文格式是否正确。此项可细化为标题位置,首尾行数,段落开头,段落数目,全文字数等。尤其是应用文要注意这些。
7、修改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和病句。反复阅读作文,发现错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及时根据语境或语法进行修改;辨析出病句,判断病句的类型,据此加以修改。二、作文修改的方法
1.读
写完作文后,至少读两遍。如果是平日习作,最好不要马上读。因为你刚刚写完作文,思想里还保持着一种“思维惯性”,挑起毛病来,漏掉的会很多。过了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当然时间也不要太长),你做完其他事情回过头来读,效果会更好一些。如果是考场上的作文,最好也在检查完语文卷子上的其他题目之后来读作文。但是一定要读,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先朗读,像读别人的作文那样去读。通过朗读,你会感觉到自写作导航自己作文语言“上口不上口”,一般来说,读起来不上口,“别扭”,那一定有毛病。朗读之后还要默读,体会自己作文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各方面的“滋味”,有没有不对味的地方,尽量按照自己的语文水平挑作文的毛病,然后按照下面所说的办法删、增、改。
写作导航2.删
需要删的一般有四种情况:①与主题无关,或似与主题有关实则损害主题的内容,应当删除。②空洞的议论或抒情也应当删去。③内容重复的,哪怕再好,也应删除。④开头离题太远或结尾画蛇添足的内容应当删除。
3.增
需要增的大致有三种情况:①能突出或深化主题的要增。②内容单薄的,可以增加内容,适当扩展。③记叙文不具体的地方,可增加描写,使之生动。
4、改
需要改的主要有四种情况:①改动不大,就能对明确主题或突出中心有好处的,应当改。②上下文脱节或缺乏照应的必须改。③记叙文中一个人的过长说话应当改。④议论文中过详的事例论据也应当改。主要方法是删去描写性词句,把长篇叙述概括成简洁的交代。
改的重点是语言,语言的修改有两个层次:一是改错为正,修改有毛病的字、词、句子;二是锦上添花,把字、词、句子改得更有文采。写作导航病文:我爱家乡秋天的田野。张开嘴的玉米,弯着腰的稻谷,红色的高粱……真是五谷丰登,一片丰收的场景。田野那边一条汩汩流淌着清亮明净的小河,天空倒映在河水里,显得瓦蓝瓦蓝的颜色;悠悠漂流的白云在河水中,更加显得雪白无暇;鸟儿在空中飞,鱼儿在水中游,虫吟鸟鸣,汇成一首金秋交响曲。
修改:我爱家乡秋天的田野。咧开嘴的玉米,猫着腰的稻谷,涨红了脸的高粱……真是五谷丰登,一片丰收的景象。田野那边汩汩流淌着一条清亮明净的小河,天空倒影在清澈的河水里,显得瓦蓝瓦蓝的;悠悠漂流的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更加显得雪白无瑕;鸟儿在空中飞,鱼儿在水中游,虫吟鸟鸣,汇成一首金秋交响曲。点评:病文中有错别字,有病句,有的语句也不连贯,修改后语句通顺,流畅,语言优美,如,词语的准确运用,病文中“张开嘴的玉米”“红色的高粱”,表达不够准确,修改为“咧开嘴的玉米”“涨红了脸的高粱”就准确生动多了。写作导航病文:走着走着,前面居然没路了,一看表,自由活动时间已经结束了,再不回去,大家一定会担心的。丽丽说:“这可怎么办呀?”郭老师说:“大家不要慌,冷静下来,仔细辨认一下方向,回忆一下来的时候路的特征。”我们一听,也冷静了下来,忽然——“这儿有人走过,这是脚印!”我说。“对,我们试试,或许能找到出路。”
修改: 走着走着,前面居然没路了,一看表,自由活动时间已经结束了,再不回去,大家一定会担心的。“这可怎么办呀?”丽丽说话时都带着哭腔,我们几个也着急起来。郭老师非常镇静地安慰我们说:“大家不要慌,冷静下来,仔细辨认一下方向,回忆一下来的时候路的特征。”我们一听,也冷静了下来,忽然——“这儿有人走过,这是脚印!”我指着山坡上的几个鞋印叫了起来,大家聚过来看。“对,我们试试,或许能找到出路。”点评: 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等,如能注意这些,就能增强现场感和立体感,读来会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描写人物的语言不是录音,这段文字仅“录”下了人物说了些什么话,但没有写出说话人的语气、语调和说话者说话时的神态、表情、动作。习作实练根据“夸父逐日”的故事内容写篇记叙文。放开思路,展开想象,进行合理的创造,把故事的情节写得具体生动,把夸父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并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补充故事情节,如夸父为什么逐日,是怎样逐日的,逐日过程中的其他故事,逐日失败后又发生了什么……须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实质,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就必须使人物形象可感,栩栩如生。
写好后,精心修改,并比较原文和修改文,看看有哪些变化 。写作提示:
(1)加强细节描写,如夸父逐日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旁观者的反应等。如在心理扩写时,要注意捕捉人物内心的变化,尤其是那些一闪即逝的心灵波动。在描述心理的变化轨迹时,要做到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2)抓住“夸父逐日”的重点,主要想象他在逐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但也不能漫无边际地凭空想象,要有一定的合理性。佳作展评佳作展评佳作展评【最佳借鉴点】
这是一篇记录学生真实体验的习作,小作者能做到说真话,诉真情,但习作练笔文章平铺直叙,缺乏感染力,对于文题“非常”二字缺乏表现力。对于“非常”二字应冠之以具体内容: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脉脉温情,这似乎并不算“非常”,但仔细想想,却觉得质朴厚重。如今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平时忙工作,假日忙旅游,以往亲人团聚的场面在很多人家里逐渐成了节日里的奢侈品。升格示例在文章中添加了一些点题的句子,来凸显中心。还添加了一家人一起做团圆饭和月亮升起的情境描写,既烘托出其乐融融的气氛,又凸显了“温馨相聚”这一“非常假日”的主题,使文章生动感人。佳作展评 本课我们主要讲了作文修改的七个方面和四个方法。好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写完之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因此,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我们文章写完后一定要从头至尾读一读,善于发现文章存在的不足,将文章修改得更完善,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
本课总结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课件15张PPT。九下第四单元同步写作作 文 修 改课题阐释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骑在驴背上想像这样一个情境:“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写诗时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传神,不料冲撞了也在路上的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贾岛随即说明了原因。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字更好啊。”这个故事也说明好的作品是要反复琢磨的,使文章达到最完美的程度。本课就讲讲作文修改的问题。 一、作文从哪些方面修改
1、看文章中心。注意中心是否鲜明、集中。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大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看文章选材。注意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材料真实,典型,有时代意义者应给予肯定。
3、看文章结构。注意三个方面: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4、看文章的表达。主要看文章的表达方式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是否灵活自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写作导航以议论为主。注意语言不合文体的现象。
5、看文章的语言。主要看句子是否简练,表达意思是否准确,句与句之间衔接是否连贯。
6、看格式是否正确。先看作文格式是否正确。此项可细化为标题位置,首尾行数,段落开头,段落数目,全文字数等。尤其是应用文要注意这些。
7、修改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和病句。反复阅读作文,发现错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及时根据语境或语法进行修改;辨析出病句,判断病句的类型,据此加以修改。二、作文修改的方法
1.读
写完作文后,至少读两遍。如果是平日习作,最好不要马上读。因为你刚刚写完作文,思想里还保持着一种“思维惯性”,挑起毛病来,漏掉的会很多。过了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当然时间也不要太长),你做完其他事情回过头来读,效果会更好一些。如果是考场上的作文,最好也在检查完语文卷子上的其他题目之后来读作文。但是一定要读,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先朗读,像读别人的作文那样去读。通过朗读,你会感觉到自写作导航自己作文语言“上口不上口”,一般来说,读起来不上口,“别扭”,那一定有毛病。朗读之后还要默读,体会自己作文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各方面的“滋味”,有没有不对味的地方,尽量按照自己的语文水平挑作文的毛病,然后按照下面所说的办法删、增、改。
写作导航2.删
需要删的一般有四种情况:①与主题无关,或似与主题有关实则损害主题的内容,应当删除。②空洞的议论或抒情也应当删去。③内容重复的,哪怕再好,也应删除。④开头离题太远或结尾画蛇添足的内容应当删除。
3.增
需要增的大致有三种情况:①能突出或深化主题的要增。②内容单薄的,可以增加内容,适当扩展。③记叙文不具体的地方,可增加描写,使之生动。
4、改
需要改的主要有四种情况:①改动不大,就能对明确主题或突出中心有好处的,应当改。②上下文脱节或缺乏照应的必须改。③记叙文中一个人的过长说话应当改。④议论文中过详的事例论据也应当改。主要方法是删去描写性词句,把长篇叙述概括成简洁的交代。
改的重点是语言,语言的修改有两个层次:一是改错为正,修改有毛病的字、词、句子;二是锦上添花,把字、词、句子改得更有文采。写作导航病文:我爱家乡秋天的田野。张开嘴的玉米,弯着腰的稻谷,红色的高粱……真是五谷丰登,一片丰收的场景。田野那边一条汩汩流淌着清亮明净的小河,天空倒映在河水里,显得瓦蓝瓦蓝的颜色;悠悠漂流的白云在河水中,更加显得雪白无暇;鸟儿在空中飞,鱼儿在水中游,虫吟鸟鸣,汇成一首金秋交响曲。
修改:我爱家乡秋天的田野。咧开嘴的玉米,猫着腰的稻谷,涨红了脸的高粱……真是五谷丰登,一片丰收的景象。田野那边汩汩流淌着一条清亮明净的小河,天空倒影在清澈的河水里,显得瓦蓝瓦蓝的;悠悠漂流的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更加显得雪白无瑕;鸟儿在空中飞,鱼儿在水中游,虫吟鸟鸣,汇成一首金秋交响曲。点评:病文中有错别字,有病句,有的语句也不连贯,修改后语句通顺,流畅,语言优美,如,词语的准确运用,病文中“张开嘴的玉米”“红色的高粱”,表达不够准确,修改为“咧开嘴的玉米”“涨红了脸的高粱”就准确生动多了。写作导航病文:走着走着,前面居然没路了,一看表,自由活动时间已经结束了,再不回去,大家一定会担心的。丽丽说:“这可怎么办呀?”郭老师说:“大家不要慌,冷静下来,仔细辨认一下方向,回忆一下来的时候路的特征。”我们一听,也冷静了下来,忽然——“这儿有人走过,这是脚印!”我说。“对,我们试试,或许能找到出路。”
修改: 走着走着,前面居然没路了,一看表,自由活动时间已经结束了,再不回去,大家一定会担心的。“这可怎么办呀?”丽丽说话时都带着哭腔,我们几个也着急起来。郭老师非常镇静地安慰我们说:“大家不要慌,冷静下来,仔细辨认一下方向,回忆一下来的时候路的特征。”我们一听,也冷静了下来,忽然——“这儿有人走过,这是脚印!”我指着山坡上的几个鞋印叫了起来,大家聚过来看。“对,我们试试,或许能找到出路。”点评: 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等,如能注意这些,就能增强现场感和立体感,读来会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描写人物的语言不是录音,这段文字仅“录”下了人物说了些什么话,但没有写出说话人的语气、语调和说话者说话时的神态、表情、动作。习作实练根据“夸父逐日”的故事内容写篇记叙文。放开思路,展开想象,进行合理的创造,把故事的情节写得具体生动,把夸父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并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补充故事情节,如夸父为什么逐日,是怎样逐日的,逐日过程中的其他故事,逐日失败后又发生了什么……须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实质,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就必须使人物形象可感,栩栩如生。
写好后,精心修改,并比较原文和修改文,看看有哪些变化 。写作提示:
(1)加强细节描写,如夸父逐日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旁观者的反应等。如在心理扩写时,要注意捕捉人物内心的变化,尤其是那些一闪即逝的心灵波动。在描述心理的变化轨迹时,要做到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2)抓住“夸父逐日”的重点,主要想象他在逐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但也不能漫无边际地凭空想象,要有一定的合理性。佳作展评佳作展评佳作展评【最佳借鉴点】
这是一篇记录学生真实体验的习作,小作者能做到说真话,诉真情,但习作练笔文章平铺直叙,缺乏感染力,对于文题“非常”二字缺乏表现力。对于“非常”二字应冠之以具体内容: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脉脉温情,这似乎并不算“非常”,但仔细想想,却觉得质朴厚重。如今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平时忙工作,假日忙旅游,以往亲人团聚的场面在很多人家里逐渐成了节日里的奢侈品。升格示例在文章中添加了一些点题的句子,来凸显中心。还添加了一家人一起做团圆饭和月亮升起的情境描写,既烘托出其乐融融的气氛,又凸显了“温馨相聚”这一“非常假日”的主题,使文章生动感人。佳作展评 本课我们主要讲了作文修改的七个方面和四个方法。好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写完之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因此,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我们文章写完后一定要从头至尾读一读,善于发现文章存在的不足,将文章修改得更完善,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
本课总结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