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二战历史不容翻案 课件:24张PPT+教材习题课件3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2.二战历史不容翻案 课件:24张PPT+教材习题课件3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2016)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11 10:05:50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议论文二战历史不容翻案12历史定论,决不容抹杀;白纸黑字,决不容否认。但这几年来,日本日甚一日的恶劣表现却不得不叫世人警惕。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片《二战历史不容翻案》。1、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正视历史。
2、品味文章的语言。
(重点)(难点) 钟声,这是一个笔名,参与写作的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的编辑和记者。用这个笔名,是因为国际部记者和编辑针对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希望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作为中国的权威媒体,《人民日报》有义务对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针对一些国际社会的不实指责进行反驳。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历来就有争端。在2012年,日本“购买”钓鱼岛使钓鱼岛问题复杂化,中日关系跌入低谷。日方不顾 中方一再的强烈反对和严正抗议,强行推进钓鱼岛“国有化”进程。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扬言:“钓鱼岛是日固有领土,不会向中国退让。”对此,我国领导人予以坚决反对。对此,《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署名为“钟声”的文章,讨论钓鱼岛问题的真相。分别是《纷争皆因日本“窃”岛而起》《有一种行为叫做耍赖》《二战历史不容翻案》《“旧金山和约”何足为凭?》《日本必须承担背信弃义的严重后果》。本文是其中第三篇。lěinuòxùn磊( )落 重信守诺( )
如山殉( )难 赎( )罪shúmiù( )论 è( )然
签shǔ( ) cuàn( )改
覆zhé( ) shì( )目以待谬愕署篡辙拭1.磊落:
①众多而错杂的样子。②(心地)正大光明。
2.谬论:
指荒谬不实在、不现实的言论。
3.签署:
指在文件、条约、凭证等上签字。
4.篡改:
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5.覆辙:
指翻过车的道路,比喻过去失败的做法或前人失败的教训。
6.铁证如山:
形容证据确凿,像山一样不能动摇。
7.拭目以待:
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导思1.日本抛出了一个怎样的谬论?导思2:作者是如何批驳日方谬论的?敌论点驳论点导思3.日本怎样才能走一个“正常国家”之路。指方向钓鱼岛关键词:
和平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题目有什么作用?
【答案】题目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表明了自己的观
点。语言简明,态度鲜明。1.第二段第一句有何作用?
【答案】
这句话交代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在国际上的地位,表现其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从而表现出日本言论的荒谬。2.第二段中间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答案】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列举日本签署投降书的事例,并引用日本《终战诏书》和投降书的内容,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不是单方面行为,具有约束力,从而批驳了日方的谬论。3.第三段结尾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案】有何作用?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列举德国总理勃兰特向二战受害者谢罪的事例,与日本政界公然篡改和抹杀二战侵略历史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日本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能让日本在亚洲和世界人民面前真正抬起头来。4.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在批驳日本谬论的基础上,指出日本应具备正常国家的心态,并希望日本能走和平发展之路,深化了文章的中心,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收束有力。5.【难点探究】本文是如何批驳日方谬论的?
【答案】本文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首先摆出日方论点,直接指出其言论荒唐,然后摆出历史事实,直接批驳了对方的论点。接下来作者又深层次分析这种谬论产生的根
源,并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加以证明。最后指出,日本要想走“正常国家”之路,应走和平发展之路,收束全文。二






案摆出敌论点:
驳敌论点
究其根源
深化中心——呼吁和平,拭目以待。分析《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权威性(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分析日方谬论产生的根源(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同盟国单方面发表的政治宣言,缺乏国际法效力。 本文针对日本称《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同盟国单方面发表的政治宣言,缺乏国际法效力的谬论进行了批驳,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并呼吁:希望日本能具备正常国家的心态,走和平发展之路。表达了对军国主义的批判,对和平的渴望。1.直接批驳对方论点。
摆出对方错误言论之后,直接指出其言论荒唐,并针对论点直接批驳。旗帜鲜明,十分有力。
2.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
文中列举大量史实,并引用相关资料,同时用德国与日本的行为进行对比,有力地批驳了对方论点。
3.感叹句和反问句运用很有特色。
这是一篇旗帜鲜明的驳论文,这两种句式的运用使文章感情充沛,富有气势。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我们需要正视历史,尊重历史,热爱自己的祖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课件3张PPT。作者是针对日本称《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同盟国单方面发表的政治宣言,缺乏国际法效力的谬论进行批驳的。作者首先指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构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来批驳日本的谬论。然后再分析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起争端的根源是日本“右倾化”严重。最后指出日本应如何走“正常国家”之路。一、引证法:日方在投降书中明确承诺“接受1945年7月26日由美国、中国和英国在波茨坦宣布及尔后由苏联参加之公告条款”。批驳了日方“《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同盟国单方面发表的政治宣言,缺乏国际法效力”的谬论。例证法:近年来,日本国内不时有人跳出来,否认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战争暴行,否定“村山谈话”,日本政府还积极谋求修改和平宪法、无核三原则等。列举一系列事例,批驳了日本“辩称,外界对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整个国家‘向右转’的猜测太过夸张”的说法。
对比论证:第③段列举德国总理勃兰特向二战受害者谢罪的事例,与日本政界篡改和抹杀二战侵略历史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批驳了日本辩称“外界对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整个国家‘向右转’的猜测太过夸张”的说法。二、感叹句:对此,亚洲邻国拭目以待!世界拭目以待!
反问句:那么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作何解释?同盟国又何以据此终止战争?
这些难道还不是日本政坛向右转的信号吗?难道还不足以引起亚洲和世界人民的警惕吗?
运用感叹句和反问句,加强了语气,增强了语言气势,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立场,有力地对日方言论进行了批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