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组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29分)
一、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填入“( )”里。(10分)
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词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缥缈(piāo miǎo) 徜徉(táng yáng) B.仿佛(fó) 纤弱(xiān)
C.澎湃(péng bài) 鼾声(hān) D.黏稠(nián) 逸闻趣事(yì)
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时节 轨道 鸣蝉 稻花 略胜一筹
B.残霞 穹炉 悠闲 潇洒 融为一体
C.花瓣 瑰丽 流传 意镜 若隐若现
D.亲昵 隔壁 灯茏 茅店 诗情画意
3.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是( )。
A.今我来思:语气助词 B.野径云俱黑:都、全部
C.晓看红湿处:知道 D.一点飞鸿影下:掠过
4.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A.《论语》 B.《诗经》 C.《孟子》 D.《春秋》
5.下列属于曲牌名的是( )。
A.西江月 B.忆江南 C.渔歌子 D.天净沙
6.“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两句诗出自( )。
A.《子夜吴歌·秋歌》 B.《峨眉山月歌》
C.《秋浦歌》 D.《巴东三峡歌》
7.《太阳的话》的作者是( )。
A.叶赛宁 B.艾青 C.臧克家 D.金波
8.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红”指的是( )。
A.红色 B.红花 C.树叶 D.红泥
9.被人们称为“诗圣”的是唐代诗人( )。
A.白居易 B.王维 C.杜甫 D.李白
10.下列诗句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天净沙·秋》中描写的景物都是动态的。 ( )
2.《致老鼠》这首诗中的老鼠爱做坏事,又不爱清洁,不讨人喜欢。
( )
3.《爸爸的鼾声》中“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是用来比喻爸爸的鼾声的。 ( )
4.“诗经、元曲、唐诗、宋词”排列的顺序是正确的。 ( )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表现了夜行乡间的乐趣。 ( )
三、根据语境,运用所学的诗句填空。(10分)
1.置身庐山,仰望倾泻而下的瀑布,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置身庐山,未必 能欣赏到庐山全貌,正如苏轼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劝告沉迷于网吧的王小蒙同学。
3.人们常用《春夜喜雨》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4.毕业时,你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自己的同学话别。
四、语文综合实践。(4分)
“飞花令”本为古人行酒令的一种,指按顺序吟诵带“花”字的诗句,答不上则罚酒。在中秋月圆之夜,六(1)班同学一起玩“飞月令”,请你写出几句含“月”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欣赏(32分)
(一)雨 后(13分)
1.选择题。(6分)
(1)这首诗所写的情景一般发生在( )季。
A.春 B.夏 C.秋 D.冬
(2)诗歌中加点的“泥裤子”指的是( )
A.小姐姐 B.爸爸 C.妈妈 D.小哥哥
(3)诗歌的第二节主要是通过( )描写来写小哥哥踩水摔跤。
A.动作、心理 B.心理、语言 C.动作、语言
D.动作、神态
2.小哥哥滑了一跤,为什么还“欢喜”?小妹妹为什么也想摔一跤?(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了孩子们雨后水中嬉戏的欢乐情景,用几句话写写你童年中欢乐的场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陆游教儿子作诗(19分)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天,他的小儿子杜子聿正坐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读父亲的诗作。读着读着,他忽然停下来想:父亲从12岁开始写诗,至今84岁,老人家一天不写诗,心里就觉得不好过(“无诗三日却堪忧”)。70多年来,他写了9000多首诗,他是多么辛勤啊!可是自己一向听从父亲教导,勤奋写作,怎么写不出好诗来呢?想到这里,猛抬头看到了父亲墙上的题诗“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仿佛使他找到了作诗的诀窍,他高兴地一边读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自己诗作得不好,还是书读得太少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哩!”
正在这时候,陆游拄着拐杖来到了书房。他看见儿子高兴的样子,便问:“子聿,什么事使你这么高兴?”
子聿说:“阿爸,我读了你墙上的题诗,对作诗有了新的体会。我觉得诗要作得好就得多读书。”
陆游听后,摇着头说:“你的想法是片面的,九年前我写给你的一首诗,你忘了吗?再背给我听。”
子聿点头答应,背诵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说:“你看,对于作诗的诀窍,你只体会到读书一面,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向生活学习,身体力行,你却忽略了。这样是永远写不出好诗来的。”
“我早年写诗,偏重于炼字炼句,生硬模仿李白、杜甫的作品,虽然文辞华美,但内容缺乏血肉。所以后来我在选定诗稿时,将42岁以前写的1800多首诗,只留了94首,其余的都扔掉了。”
“啊!扔掉这么多,太可惜了!”子聿惊讶地说。
“不可惜。我到汉中南郑任职后,往来于抗敌前线,听到了老百姓收复失地的呼声,体验到了阅兵、饮宴、雪中刺虎的火热斗争生活,我的视野广阔了,写作素材丰富了。我真正学到了李白、杜甫的写作精神。于是我用诗揭露卖国媚敌的罪行,喊出百姓收复中原的呼声,表达驱逐敌人的决心,书写心头的悲愤。这个时期是我生活的高潮,也是我作诗的高潮。没有这种火热的生活,我的诗风是不会转变的。这种生活,难道是书本上看得到的吗?”
子聿听了,心中豁然开朗,说:“阿爸,你说得真好,使我真正懂得了作诗的诀窍。我一定按你说的去做。阿爸,把你的体会写下来吧,我以后经常学习。”
陆游拿起笔,写了一首诗给子聿,最后两句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1.选择题。(10分)
(1)陆游在选定诗稿时,42岁以前写的诗只留了( )首,其余的都扔掉了。
A.1800多 B.94 C.9000多 D.40
(2)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诗告诉我们要( )
A.多读 B.多问 C.多思考 D.多实践
(3)“正在这时候,陆游拄着拐杖来到了书房。他看见儿子高兴的样子,便问:‘子聿,什么事使你这么高兴?’”联系上下文说说是什么事使子聿这么高兴( )
A.他写了一首好诗。 B.他得到了父亲的表扬。
C.他明白了诗要作得好就得多读书。
D.他明白了写诗写得好还得向生活学习。
(4)下面不属于陆游早年作诗内容与风格的是( )
A.偏重于炼字炼句,生硬模仿 B.文辞华美
C.深入生活,内容充实 D.内容缺乏血肉
(5)下面诗句中不是陆游的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你欣赏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说明理由。(至少写两个要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两句诗对你今后的习作有什么启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39分)
(一)照样子,仿写小诗。(4分)
(二)习作。(35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活动,你有哪些收获、感受或活动中发生了哪些难以忘怀的事?请你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如果要写活动中经历的难忘的事情,请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来写。③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④字数500左右。
第六组达标检测卷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一、1.D 2.A 3.C 4.B 5.D
6.A 7.B 8.B 9.C 10.C
二、1.× 2.× 3.√ 4.× 5.√
三、1.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4.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四、示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第二部分 阅读欣赏
(一)1.(1)B (2)D (3)C
2.小哥哥虽然滑了一跤,裤子湿了,沾上了泥巴,但他玩得很开心,很尽兴,他为踩水尽情而兴奋,他为溅起的水花高过玩伴而骄傲。
因为她看到小哥哥摔了一跤很痛快,所以自己心里也很想摔一跤。
3.略。 点拨:联系自身经历,表达出童真童趣即可。
(二)1.(1)B (2)D (3)C (4)C
(5)B
2.反问 加强语气,强调了这种生活不可能在书本上看到。陆游通过自己写作的经验告诉儿子写好诗除了多读书,更要深入生活,身体力行
3.示例一:欣赏陆游。①他既是慈父又是一位好老师,教子有方,对儿子循循善诱。②才学渊博,勤奋写作。③善于积累、总结,不断反思。④爱国爱民,关心民众疾苦。
示例二:欣赏子聿。①谦虚好学,他能认真听取并接受父亲的教导。②勤奋刻苦,不断写作。③学习认真,勤于思考,觉得自己的诗作得不好,便进行琢磨。
4.略。 点拨:围绕“写作离不开生活,要言之有物,表达真情实感”这方面的内容去写就可以。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
(一)示例:可以把我凌乱的头发, 编出各种各样的花样。 是我迷路时的指南针, 为我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思路点拨:写活动中难以忘怀的事时,要抓住某一件事具体叙述,不必面面俱到,要做到详略得当,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收获或感受时,也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去表现,不能写得太过空泛。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