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10 22:4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19世纪中期,法国一名外交官对两个“联合的民族”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该“抢掠”发生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法国上尉巴特力尔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巴特力尔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3.某八年级同学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通过下表中沙俄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获得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瑷珲条约》 (1858年)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北京条约》 (1860年)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千米
A.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B.沙俄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C.沙俄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沙俄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4.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似点是(  )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教训清政府,使其满足列强要求
C.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使列强鸦片贸易合法化
5.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获得更多的赔款
6.近代以来,中国皇家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下列有关该条约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开天津为商埠
B.废除《天津条约》
C.割香港岛给英国
D.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8.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沙俄
9.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沙俄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沙俄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1)材料中沙俄“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想。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材料二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 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3)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4)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识?
(5)12月4日是“夏宫”罹难纪念日,假如我们穿越时光隧道成了火烧圆明园的见证人,请你用简练醒目的文字、富于感情的语言向世人报道这段历史。
12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试着说说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

1.B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由题干中的“19世纪中期”“抢掠”“法国”“英国”等信息可知选B。
2.B [解析] 题干中的“法兰西”和“英格兰”是指法国和英国。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856年10月,以英、法两国为主凶,俄、美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抢掠,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烧毁圆明园。故“他们的行径”是火烧圆明园。故选B。
3.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沙俄割占了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故选A。
4.A [解析] 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都是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得和扩大侵略权益。
5.B [解析]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6.B [解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然后放火焚烧,造成中国皇家文物的大量流失。
7.A 8.D
9.D [解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10.(1)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2)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了领土的大量丧失。
11.(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国和法国。中国。帮凶。
(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西方列强是一伙地地道道的强盗、魔鬼和杀人狂,他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行为足以证明这一切。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只是欺世盗名,也是自欺欺人。(意思相近即可)
(5)答题思路:第一,揭露列强的暴行;第二,从中得到爱国主义教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2①不同点
A.从战争进程来看:a.侵略力量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侵略者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两国出兵,俄、美两国支持。b.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鸦片战争历时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延续达四年之久。c.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d.订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鸦片战争与英、法、美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更多的不平等条约。
B.从影响上来看:a.开辟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b.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进入中国内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②相同点
A.根本原因: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B.侵略者:都有英、法、美的参与。
C.战争性质:列强对中国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进行的是正义的自卫战争。
D.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