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2.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是研究周围自然环境的学科
B.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C.科学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D.科学无所不能,有了科学技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
A.仔细观察 B.积极实验
C.认真思考 D.以上都是
4.小芳很喜欢学习科学。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教材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5.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千岛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杭州植物园内哪种花卉最美丽
C.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冬季开花
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6.下列不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
A. 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了西湖十大美景
B. 苹果落在牛顿头上,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C. 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发明了蒸汽机
D.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了地球是圆的
7. 下列关于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大大缩短货运和客运的时间
B. 空调将氟利昂排入大气,臭氧层变薄
C.移动电话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D. 洗衣机能在短时间内洗涤大量的衣服
8.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在讨论这些事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时,四位同学分别提出了如下看法:
甲说:“小小的疑问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乙说:“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丙说:“科学的发现有赖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
丁说:“科学的发现都是从偶然的观察中得到的。”
针对以上讨论,你最不同意谁的看法( )
A.甲 B.乙 C.丙 D.丁
9.诺贝尔获奖者在研究生物钟运行分子机制方面的成就,解释了许多动植物和人类是如何让生物节律适应随地球自转而来的昼夜变换的(生物钟)。之前三名美国科学家在各自的实验室里克隆出了果蝇体内的“周期”基因,它可以编码一种在夜间积聚、在白天分解的蛋白质,命名为PER,果蝇体内的PER蛋白质浓度有规律地变动,振荡周期正是24小时。至此,人们找到了生物钟的“振荡器”,看到了它的振荡。这些成功发现,告诉我们在科学探究中应积极( )
A.调查 B.实验 C.观察 D.思考
10.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正确的是( )
A.牛顿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运动而发现的
B.牛顿通过观察到苹果落地的现象进行探究而发现的
C.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运动而发现的
D.伽利略通过探究物体下落而发现的
二、填空题
11.有下列现象:A.夏天雨后出现美丽的彩虹;B.火山爆发;C.海岛附近看到美丽的“海市蜃楼”;D.含羞草开花;E.伊拉克战争;F.“神舟十一号”上天;G.种子发芽;H.大雁南飞; I.昆虫蜕皮,青蛙冬眠。
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属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是____________。
A.风是怎样形成的?
B.政府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的?
C.为什么会打雷?
D.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
E.小鸡是如何出生的? F.水为什么会结冰?
G.小明的理想是什么? H.露珠是怎样形成的?
13.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请你仿照例子,针对下列现象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
例如:鱼缸中的金鱼在水里上下游动。
问题:金鱼为什么能在水里上升和下沉?
(1)天下雨了。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一群大雁往南飞。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钢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3)种子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芽。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冰吸收热量会熔化。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照时间/min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白纸瓶水温/℃
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
黑纸瓶水温/℃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小宇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本领,做了如下实验:将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牛奶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 min测一次瓶中水的温度。经过半小时的实验,小宇得到的两瓶水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小宇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人的指甲是不断长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小强对此作出的假设是:“指甲长长是由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造成的。”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如图1-K-2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以擦去,可以在指甲上保持较长时间),测量AB间、BC间距离(AB=BC);②半个月后,再测量AB间、BC间的距离并分析。
请回答:
如果小强的假设是正确的,则测量到AB间、BC间的距离变化情况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16.向空塑料矿泉水瓶内倒入少量开水后,立即倒掉开水拧紧瓶塞,你会看到什么现象?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
17.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上课时,无意中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他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 这个现象并没有引起在场其他人的注意,而奥斯特却是个有心人,他非常兴奋,紧紧抓住这个现象,接连三个月深入地研究,反复做了几十次实验。显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如果在直导线附近(导线需要南北放置),放置一枚小磁针,则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将发生偏转。
从文中我们可知:
奥斯特发现了一个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思考了一个怎样的问题,你说说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他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B
[解析]判断是不是自然现象,主要的区别在于这些现象是不是“人工”“人为”造成的。
2.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是研究周围自然环境的学科
B.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C.科学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D.科学无所不能,有了科学技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D
3.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
A.仔细观察 B.积极实验
C.认真思考 D.以上都是
D
4.小芳很喜欢学习科学。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教材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C
5.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千岛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杭州植物园内哪种花卉最美丽
C.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冬季开花
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B
[解析]选项A、C、D的问题具有研究价值,并能作出相应的假设,而B选项无研究价值,只是自己的一种主观观点。
6.下列不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
A. 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了西湖十大美景
B. 苹果落在牛顿头上,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C. 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发明了蒸汽机
D.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了地球是圆的
A
7. 下列关于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大大缩短货运和客运的时间
B. 空调将氟利昂排入大气,臭氧层变薄
C.移动电话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D. 洗衣机能在短时间内洗涤大量的衣服
B
[解析] 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是便捷、安全等,但对人负面的技术显而易见。
8.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在讨论这些事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时,四位同学分别提出了如下看法:
甲说:“小小的疑问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乙说:“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丙说:“科学的发现有赖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
丁说:“科学的发现都是从偶然的观察中得到的。”
针对以上讨论,你最不同意谁的看法( )
A.甲 B.乙 C.丙 D.丁
D
9.诺贝尔获奖者在研究生物钟运行分子机制方面的成就,解释了许多动植物和人类是如何让生物节律适应随地球自转而来的昼夜变换的(生物钟)。之前三名美国科学家在各自的实验室里克隆出了果蝇体内的“周期”基因,它可以编码一种在夜间积聚、在白天分解的蛋白质,命名为PER,果蝇体内的PER蛋白质浓度有规律地变动,振荡周期正是24小时。至此,人们找到了生物钟的“振荡器”,看到了它的振荡。这些成功发现,告诉我们在科学探究中应积极( )
A.调查 B.实验 C.观察 D.思考
B
[解析]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实验。
10.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正确的是( )
A.牛顿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运动而发现的
B.牛顿通过观察到苹果落地的现象进行探究而发现的
C.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运动而发现的
D.伽利略通过探究物体下落而发现的
B
[解析]科学家牛顿首先从观察到苹果落地的现象进行科学探究,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二、填空题
11.有下列现象:A.夏天雨后出现美丽的彩虹;B.火山爆发;C.海岛附近看到美丽的“海市蜃楼”;D.含羞草开花;E.伊拉克战争;F.“神舟十一号”上天;G.种子发芽;H.大雁南飞; I.昆虫蜕皮,青蛙冬眠。
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ABCDGHI
12.下列属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是____________。
A.风是怎样形成的?
B.政府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的?
C.为什么会打雷?
D.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
E.小鸡是如何出生的? F.水为什么会结冰?
G.小明的理想是什么? H.露珠是怎样形成的?
ACEFH
13.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请你仿照例子,针对下列现象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
例如:鱼缸中的金鱼在水里上下游动。
问题:金鱼为什么能在水里上升和下沉?
(1)天下雨了。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一群大雁往南飞。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为什么会下雨?
秋天,大雁为什么往南飞?
例: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问题:钢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3)种子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芽。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冰吸收热量会熔化。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子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芽?
冰在什么条件下会熔化?
日照时间/min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白纸瓶水温/℃
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
黑纸瓶水温/℃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小宇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本领,做了如下实验:将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牛奶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 min测一次瓶中水的温度。经过半小时的实验,小宇得到的两瓶水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小宇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的吸热本领大
[解析]由题可知,两瓶内水的质量相同、初始温相同,在相同的时间内(30 min),黑纸所包的瓶内水温升高得多,水吸热多,所以黑纸的吸热性能好于白纸。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的吸热本领大。
15. 人的指甲是不断长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小强对此作出的假设是:“指甲长长是由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造成的。”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如图1-K-2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以擦去,可以在指甲上保持较长时间),测量AB间、BC间距离(AB=BC);②半个月后,再测量AB间、BC间的距离并分析。
请回答:
如果小强的假设是正确的,则测量到AB间、BC间的距离变化情况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增大
不变
16.向空塑料矿泉水瓶内倒入少量开水后,立即倒掉开水拧紧瓶塞,你会看到什么现象?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
[答案]空矿泉水瓶变瘪了,因为瓶内空气冷却收缩。
17.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上课时,无意中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他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 这个现象并没有引起在场其他人的注意,而奥斯特却是个有心人,他非常兴奋,紧紧抓住这个现象,接连三个月深入地研究,反复做了几十次实验。显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如果在直导线附近(导线需要南北放置),放置一枚小磁针,则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将发生偏转。
从文中我们可知:
奥斯特发现了一个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思考了一个怎样的问题,你说说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他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将发生偏转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吗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