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生物与非生物(2课时)(课件 7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生物与非生物(2课时)(课件 7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9-11 12:0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1张PPT)
什么是生物?
生物有什么特征?
请举出更多生物和非生物的例子
生物
非生物
更多的……
更多的……
银杏树

木茶几
玩具狗
生物
还有…
非生物
还有…
1.银杏树会生长吗?木茶几会生长吗?
2.狗吃东西吗 玩具狗吃东西吗?
你是怎样判断他们是生物或非生物的呢?
想一想:
观察下图:你认为生物的共同特征有那些?
生物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新一代
种子萌发会长成植株
生物体会产生代谢废物(如水、尿 素和二氧化碳等)并排出体外
含羞草的小叶接受刺激后会合拢
活动:读课本34页,图2-2:
观察图2-2,可知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呼吸
能生长
能繁殖后代
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思考与讨论:
除上述生物特征外,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特征?
生物的共同特征:
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生物的共同特征:
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生物具有应激性
向日葵始终面向太阳
生物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叫应激性。
生物能生长
生物能生殖和发育
母猪生下的都是小猪,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母猪与小猪之间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生物时时刻刻与环境进行着物质
和能量的交换
具有严整的细胞结构
动物细胞
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当植物茂盛时沙漠将会变成什么?
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有七点,它们也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标准。
①具有相同化学成分。
②生物一般由细胞构成。
③ 生物体能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换。
④生物体能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 。
⑤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⑥生物体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⑦ 生物体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小结: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 非生物
1 对刺激有反应(应激性) 对刺激没有反应
2 有生长现象 无生长现象
3 有严整的结构(细胞) 无严整的结构
4
5
6
7
能生殖和发育
不能生殖和发育
能进行新陈代谢
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无遗传变异的特性
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不能适应环境
判断:弹钢琴的机器人和会慢慢“长大”的钟乳石是生物吗?
都是非生物!
思考与讨论:
1、狗在碰到墙壁时会转弯,有些机械狗碰到墙壁时也会转弯。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角度,比较两者的区别。
2、狗要通过进食获得能量,汽车要消耗汽油获得能量,两者有什么不同?
思考与讨论:
狗在碰到墙壁时会转弯,有些机械狗碰到墙壁时也会转弯。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角度,比较两者有什么区别?
机械狗的运动及对刺激的反应都是认为设置的,狗对环境中相关刺激是主动应变的。
想一想
请给下面的生物分分类?
恐龙
梅花
苍蝇
蜗牛
白菜
仙人掌
萝卜
小鸟
讨论:
1.你区分动物和植物的理由是什么?
2.会吃东西的一定是动物吗 会运动的一定是动物吗
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否能进行自由快速运动。
动物植物最根本的区别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身制造养料
动物:靠摄取食物以获得养料
--营养方式的不同
物体
非生物体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自身制造养料
动物:靠摄取食物
以获得营养
生物体
获取
营养
的方
式不

1、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是( )
A、有没有生命 B、细胞生长
C、能呼吸 D、能繁殖后代
A
2.下列不是生物体特征的是( )
A 需排泄 B 会运动
C 能生长 D 能呼吸
B
3.下列现象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自行车厂生产了大量相同的自行车。
B 锅炉中不断加煤,排出炉渣,放出二氧化碳, 进行物质变换
C 海浪拍打堤岸。
D 母牛产下小牛。
D
4.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在于( )
A 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B 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营养
C 动物能繁殖后代,植物不能繁殖后代
D 动物自身不能制造养料,植物自身能制造养料。
D
你能在什么地方找到蜗牛?
谈一谈
你对蜗牛已了解多少呢?
常栖息于阴暗、潮湿、温暖、安静的草丛中或石头下,喜欢夜间活动,主要以一些植物的叶和嫩的叶芽为食物。
形态多样,共有25000多种,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
不 同 的 蜗牛
白玉蜗牛
亮大蜗牛
散大蜗牛
紫肉蜗牛
蜗牛的生活环境
温暖阴暗潮湿的地方,蜗牛适宜生活的温度环境:5 ℃--30 ℃
蜗牛很小所以用到了
要知道蜗牛是一种比较小的生物,用肉眼观察看得并不是很清楚。
为了帮助我们扩大观察的范围,这个时候就要用到观察工具---放大镜,
会使用了吗?
1、用中指、无名指与小拇指握住放大镜的手柄,食指、大拇指握住放大镜的边框;
2、通过调整镜子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使观察得到清晰的图像
3、观察时,放大镜的镜面应与视线垂直。
4、放大镜使用时要注意保护镜片,防止磨花。
为了更仔细的观察,仅凭肉眼是不够的,必须借助工具----放大镜。
放大镜的结构:
一般用玻璃制成,中间厚两边薄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一只手拿着放大镜靠着一只眼睛,另一只手拿着一支铅笔,放在放大镜前方,前后移动铅笔,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
如果所要观察的物体不能移动,可以同时移动你的头部和放大镜,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活动:
观察蜗牛的 外形特征
蜗牛的运动特点

触角
(2对)



1、 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指出蜗牛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触角(2对)



◆ 蜗牛爬行时会在玻璃上留下痕迹吗?
寻找食物,逃避敌害,繁殖后代等
◆ 蜗牛为何要四处爬行?
会留下粘液,是因为足内有足腺,能分泌黏液。可以减小摩擦,传递某些信息。
2、观察蜗牛的运动特点
思考
活动三:
探究蜗牛的生理特征
思考
1、蜗牛有视觉吗?
2、蜗牛有触觉吗?
3、蜗牛会嗅、会尝吗?
4、蜗牛会听吗?
蜗牛有视觉吗?
活动一: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后,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中,蜗牛将怎样行动?
向阴暗的部分移动
蜗牛有视觉
----蜗牛有视觉
思考
1.蜗牛有视觉吗?
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后,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中蜗牛将怎样行动
任务二:
探究蜗牛是否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1.蜗牛有视觉吗?你通过什么办法获知?
1)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后,用书本遮盖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中,观察蜗牛将怎样?
爬向阴影部分。
2)结论:
蜗牛能对光线的强弱产生反应。
3) 为何要等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后,才进行遮光实验?
使蜗牛能爬行的自然些,减少先前的一些刺激对此实验结果的影响。
用笔分活动二:用铅笔头分别轻触蜗牛的触角、足和壳等部位,蜗牛有反应吗?那个部位最敏感?
有!触角最敏感!
蜗牛有触觉吗?
思考
蜗牛有触觉
2.蜗牛有触觉吗
  用你的铅笔头分别轻触蜗牛的触角、足和壳等部位蜗牛有反应吗?哪个部位最敏感?
2.蜗牛有触觉吗
1)为何要轻触?
可检验出蜗牛身体各处的敏感程度,同时也避免对蜗牛造成伤害。
2)用铅笔头触碰蜗牛的触角:
反应明显,触角 回缩。
3)用铅笔头触碰蜗牛的足:
蜗牛快速向前运动。
4)用铅笔头触碰蜗牛的壳:
蜗牛无明显反应
5)最敏感的部位是触角。
结论:有触觉。
蜗牛会听吗?
活动三:在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米处,用力鼓掌,观察蜗牛有没有反应?
没有反应!
思考
蜗牛无听觉
3、蜗牛有听觉吗?
 离正在爬行蜗牛的前方0.5米处,用力鼓掌,观察蜗牛有没有反应?
蜗牛会嗅、会尝吗?
活动四:用棉花蘸一点米醋,放在蜗牛前面3厘米处,蜗牛有反应吗?在蜗牛前方的玻璃板上滴几滴蔗糖溶液,蜗牛会怎样行动?
有,将朝蔗糖方向移动!
思考
蜗牛有嗅觉、味觉
思考:通过上述实验,你知道蜗牛有哪几种感觉?
4.蜗牛会听吗?
离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米处,用力鼓掌,蜗牛
无明显反应
结论:蜗牛无听觉。
以上实验可以知道:
蜗牛的感觉有:
视觉、触觉、嗅觉、味觉。
3.蜗牛会嗅、会尝吗?
在蜗牛前3厘米处放一点米醋,蜗牛:
蜗牛前方滴几滴蔗糖溶液,蜗牛:
有反应,开始难受,然后两对触角回缩
或身体缩回壳内,最后调头爬走。
淡糖水会尝,浓糖水爬过或转头避开。
结论:会嗅,会尝。
蜗牛有视 觉、触觉、嗅 觉和味觉,无 听 觉。
结论:
复习:
蜗牛有哪几种感觉
蜗牛对刺激做出反应的意义是:

使蜗牛能感知环境的变化,避免危险
生活习性
陆生,有冬眠和夏眠的生活习性,常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喜欢夜间活动,主要食物是一些植物的叶和嫩的叶芽,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作用,是一种农业害虫,因此农民不太喜欢它。
有人说:“蜗牛是农业害虫,所以我们要消灭它。”你觉得这话说得对吗?
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它生物,如萤火虫。
而且,蜗牛还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早有以蜗牛治病的记载,近代中医学也公认蜗牛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治消渴等作用。另外,蜗牛还是世界四大名菜之一 ,在国际上有“软黄金”之称。
1、蜗牛身体结构:
练习1 :
2、蜗牛的生理特征:具有 、 、
和 ,但没有 。
1
2
5
4
3

触角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视觉
1.蜗牛爬行时在玻璃板上爬行时会留下痕迹吗
答:会,因为蜗牛足上有足腺
2.蜗牛为何要四处爬行呢
答:为了寻找食物
3.蜗牛的壳对于蜗牛有何作用
答:有保护作用
4.农民一般都不喜欢蜗牛,为什么
答:因为蜗牛以植物的根、叶、叶芽为食
一、 生物的基本特征有七点,它们也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标准。
①具有相同化学成分。
②生物一般由细胞构成。
③ 生物体能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换。
④生物体能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 。
⑤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⑥生物体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⑦ 生物体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放大镜的使用
三、蜗牛 :1、外形特征 2、生活习性
有视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没有听觉
3、生理特征:
1、下列具有生命现象的是(  )
A.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B.红烧鱼
C.土豆长芽 D.恐龙化石
2、 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是因
为生物能(  )
A.生长   B.繁殖   
C.运动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B
3、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可以食用都是动物,不能是非生物
C:生物有生命,而非生物没有生命
D: 生物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对环境一定无反应
C
4、观察蜗牛的外形,在下列仪器中,你觉得较适当的是( )
A、放大镜 B、望远镜
C、显微镜 D、玻璃板
A
5、蜗牛在爬行时,会分泌粘液,分泌粘液的部位是( )
A、触角 B、眼 C、口 D、足
6、蜗牛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或受到外界刺激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
这说明蜗牛会对外界刺激________。
D
将身体缩到壳里去
做出反应
3.将下列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猫 、燕子 、机器人 、大象 、自行车 、铁树 、狗 、电话 、书本 、人 、荷花 、日光灯 、推土机 、蜗牛、 鸵鸟玩具、苹果
生物:猫 、燕子 、大象 、铁树 、狗 、人 、荷花 、蜗牛、苹果
非生物:机器人 、自行车 、电话 、书本 、日光灯 、推土机 、
鸵鸟玩具
4、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是( )
A、新陈代谢 B、细胞生长
C、能呼吸 D、能繁殖后代
A
观察蚯蚓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一般在有机质丰富、潮湿和疏松的土壤中穴居生活,头部和感觉器官因适应土壤穴居生活而退化;身体由许多的体节组成,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与其生殖有关。蚯蚓每一个体节都生有刚毛,能抓着地面拖动身体向前伸缩运动。
蜗牛的外形特征
(1)体外有一个螺旋状的外壳,它具有保护作用。
(2)头部 :
触角:有两对,前一对较长,后一对较短,具有
触觉和嗅觉的作用。
眼:着生在长的一对触角的顶部,具有视觉作用.
口:着生在触角的下方,具有摄取食物的作用.
(3)腹部是较肥大的足,是运动器官,足内有足腺,能分泌黏液,所以蜗牛在爬行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
蜗牛的生活习性
陆生,有冬眠和夏眠的生活习性,常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喜欢夜间活动,主要食物是一些植物的叶和嫩的芽叶.
7、蜗牛的外形特征:
(1)体外有一个 ____的外壳,具有_ __作用。
(2)头部
(3)腹部是较肥大的足,是 ___器官,足内有足腺,能分泌 ___,所以蜗牛在 爬行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
触角:有__对,前一对较长,后一对较短,具有___觉和___觉的作用。
眼:着生在__的一对触角的顶部,具有__觉作用。
口:着生在___的下方,具有摄取食物的作用。
螺旋状
保护





触角
运动
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