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11 08:0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初中九年级了解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和地形特点,理解其以及对爱琴文明发展的影响;理解希腊城邦特点;掌握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及内容;理解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学习目标希腊城邦地理位置: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其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影响希腊的统一,但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航海发达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迈锡尼各国后来被多利亚人攻占,迈锡尼文明中断,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爱琴文明最早起源于克里特岛,然后传播到希腊大陆和小亚细亚。公元前1700~前1400年,克里特文明发展到它的全盛时期,不久突然衰退,爱琴文明的中心转移到希腊半岛的迈锡尼。主要包括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两大阶段,前后相继。有兴旺的农业和海上贸易,宫室建筑及绘画艺术均很发达,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代表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几百个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特点: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千人。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斯巴达城位于中拉哥尼亚平原的南部,欧罗塔斯河的西岸。斯巴达位于希腊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拉哥尼亚三面环山,中间有一块小平原,扼守着泰格特斯山脉。
斯巴达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国主义而闻名。斯巴达的政体是寡头政治。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及其同盟者战胜雅典军队并霸占整个希腊。但斯巴达在称霸希腊不久便被新兴的底比斯打败,在北方的马其顿崛起后,斯巴达失去了在希腊的影响力。斯巴达分为公民和非公民(外邦人和奴隶)希腊城邦的居民A、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力(成年男性公民),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也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B、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力,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力和自由。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居民关系: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公民可以享有很多权利,同时,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 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小组探究】
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你知道二者有什么区别吗?一、希腊城邦
1.古希腊:
(1)地理位置: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其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2)文明发源地:爱琴海地区。
(3)文明代表: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城邦:
(1)特点小国寡民
(2)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外邦人和奴隶)知识小结雅典的民主政治 公元前8~前4世纪古代希腊的城市国家。当时数百个城邦并存,出现过许多城邦联盟。 古代希腊最强大的的城邦中,雅典第一,斯巴达第二。所谓城邦,就是一个国家,它以城市为中心,周围是乡镇。雅典城邦伯里克利,约公元前495—公元前429),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杰出的代表者,古代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之一。
伯里克利毕生致力于经营奴隶主民主政治,扩张雅典的势力。他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繁荣,在历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他倡导的泛希腊事业和建立雅典霸权的活动,是对盟国的勒索和压迫,但也有利于希腊世界的经济发展和趋于政治统一。然而当时实现希腊世界政治统一的历史条件尚未成熟,以雅典一个城邦的力量并保持原来的城邦制度,是难以完成统一的大业的。他死后雅典失去了坚强的领导,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较量,终败于斯巴达和波斯的联合力量。内容:伯里克利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机制。
A、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这就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B、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
C、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D、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高峰: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利克里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二、雅典的的民主政治
1.建立:经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家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
2.高峰: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知识小结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1)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帝国。
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亲率10万大军,在叙利亚的伊苏斯平原迎战。亚历山大出奇制胜,最终以少胜多,击败了波斯大军。(2)亚历山大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兵不血刃进入埃及。
(3)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从埃及转而进入两河流域,与波斯大军再度会战。他以五六万精锐之师取胜。一年后,波斯帝国灭亡。亚历山大帝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亚历山大大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结果:胜利原因:
(1)波斯帝国的腐朽;
(2)马其顿军队战斗力超强;
(3)亚历山大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波斯帝国宫城遗址马其顿军队战斗力超强马其顿标枪轻步兵马其顿骑兵马其顿方阵,是一种早期步兵作战时的战术,希腊重步兵方阵的改良方阵。在荷马时代以前,步兵打起仗来像一窝蜂似地杂乱无章,所以,具有严格阵法的马其顿方阵能轻易地打败数量上占优势但较混乱的敌人,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战术上的创新。影响:
(1)消极: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2)积极:
A、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B、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C、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 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小组探究】
有人说:“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侵略战争,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对此,你如何看待?三、亚历山大帝国
1.兴起:公园前4世纪,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版图: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
3.影响:(1)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2)积极:东征河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了新的经济文化中心。知识小结1. 《建筑与民主》一书中说: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这反映了雅典(  )
A.实行民主政治 B.注重法制建设 C.建筑水平高超 D.文化繁荣昌盛A随堂检测2. “当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利这段话中的“她”位于(  )
A.亚平宁半岛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希腊半岛B3.下列标题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 )
A、金字塔的国度 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C、种姓制度的产生 D、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D4.雅典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 )
A.伯利克里时期 B.斯巴达克时期
C.屋大维时期 D.凯撒时期A5.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伯利克里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
A.经济繁荣 B.帝国庞大
C.民主政治 D.文化昌盛A知识点1 希腊城邦
希腊文明:希腊半岛三面环海,境内山多地少,各区域间的联系往往要靠大海来沟通。所以,古希腊文明带有比较明显的海洋色彩。
城邦出现:公元前21世纪,希腊出现了一些君主制国家。公元前8世纪,大多数国家的君主统治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集体领导的政权。希腊这类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公民集体参政执政的国家通常被称为城邦。
希腊人统治的国家。本节小结知识点2 雅典民主
创立:公元前6世纪,雅典率先创立民主制。
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主要政权机关:公民大会、民众法庭以及五百人议事会。
评价: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任期制、议会制等民主的运行方式,为近代民主思想与制度设计提供了样本,这无疑是伟大的创举。但雅典民主也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知识点3 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4世纪,后起的马其顿击败雅典等城邦组成的联军,确立了对整个希腊的霸权。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后,为了夺取东方的土地和财富,率领希腊联军不断东征。
帝国建立:东征的结果是建起庞大的帝国,其统治范围西至巴尔干半岛、东到中亚及印度河流域。
帝国分裂: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部将互相争夺帝国遗产,导致帝国分裂为多个希腊人统治的国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