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物质在水的分散状况》(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4《物质在水的分散状况》(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9-11 09:47:28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新知导入油盐酱油糖醋厨房中的调味品将它们放入水中会怎么出现什么样的现象?面粉对上述各物质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活动一:(1)取固体粉末时要用药匙或纸槽。药匙的两端是大小不同的两个匙,取较多量时用大匙,较少时用小匙。(2) ①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时,试管应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在底部。固体药品的取用:药匙取用固体药品时,药匙必须是于净的。药匙每取完一种试剂后都必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基本实验操作要求:新知讲解(3)取块状固体药品(如大理石、锌粒等)时,先把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把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试管。②试管水平放置,把固体粉末放在折叠成槽状的纸条上,送入试管管底,然后将试管竖立起来。 “一横二放三慢滑”“一横二送三直立”液体药品的取用:注意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倒完药品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① 瓶塞倒放在桌上;② 试剂瓶标签向手心;③ 试管略倾斜,瓶口紧挨试管口。④ 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塞,把瓶放回原处,标签向外。倾倒液体:量筒量取液体: ① 根据取用量,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所选量筒的量程应略大于所取量,并越接近越好,以减少误差。② 将液体倾倒入量筒中;③ 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滴调到所需液体的量。眼睛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层相平。对上述各物质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分散溶解溶解溶解没有变化粉下沉油漂浮没有变化活动一:没有变化没有变化溶解分散活动二: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加入水中,你发现 ________________ 。2. 将固体的碘加入酒精中,你发现______________。 思考:其它固体能溶于水吗?固体可以溶在其它的液体中吗?活动二: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加入水中,你发现 ________________ 。2. 将固体的碘加入酒精中,你发现______________。 通过实验可以知道_________能溶解在_____里, ______能溶解在_____里。KMnO4溶解在水中碘溶解在酒精中高锰酸钾水碘酒精(少量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常作消毒防腐剂,可以用于冲洗伤口,或用于饮食用品和器皿的消毒。)小结:思考:生理盐水:人们平常点滴用的,其中氯化钠注射液浓度是0.9%指出生理盐水的溶质和溶剂。溶液被溶解的物质溶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像水、酒精等)(像蔗糖、高锰酸钾、碘等)活动三:1.将3滴酒精滴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2.取一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烧杯,打开汽水或啤酒瓶盖,将其中的汽水或啤酒倒入杯
中, 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你的判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固体可以作为溶质,那么液体和气体可以作为溶质吗?活动三:1.将 3滴酒精滴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2.取一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烧杯,打开汽水或啤酒瓶盖,将其中
的汽水或啤酒倒入杯中, 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你的
判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溶解在水中有气泡冒出压强减少,原来溶解水中的CO2冒出液体和气体也可以做溶质。小结:溶液被溶解的物质溶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常用的溶剂各种洗涤剂是生活
中常用的有机溶剂丙酮汽油酒精香蕉水(硝基漆稀释剂)水小结:1. 河水可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解了什么物质?鱼在水中要进行呼吸,所以河水中溶解了氧气。思考:2. 如何将衣服上或手上沾有的油污洗去?不能溶于水的油污,可以用汽油、丙酮等有机溶剂去除。3. 溶液一定时无色透明的吗?不是,可以是有颜色的。1. 你是如何判断一种溶液中,哪个是溶质,哪个是溶剂的?(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2)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为溶剂, 量少者为溶质;但有水时,不论水的多少,水是溶剂。水是较好的溶剂。小知识:2. 由多种物质组成物质叫做混合物。溶液时一种混合物思考:生活中有像面粉分散于水现象吗?上层是澄清液,下层是很细的不溶于水的药粉。
在摇动瓶子时,瓶内的液体会变得浑浊而不透明。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
叫悬浊液(悬浮液)① 血 液血液分层,上层是血清,下层是红细胞。② 硫酸钡(俗称钡餐)钡餐是悬浊液泥水是悬浊液③ 泥水① 肥皂水② 牛奶牛奶放置的时间长一些,上层就会出现一层白色的油脂。这些油脂形成很小的液滴悬浮在水里。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乳浊液。乳浊液思考:生活中有像油分散于水现象吗?完成下表分散溶解溶解溶解没有变化粉下沉油漂浮没有变化活动四:没有变化没有变化溶解分散乳浊液溶液溶液溶液溶液悬浊液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固、液、气
分散在液体中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稳定不稳定不稳定均一不均一、下 沉不均一、上 浮食盐水溶液血 液牛 奶都是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与溶液的区别是不均匀、不稳定,久置分层。课堂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C.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D2. 下列各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泥水 B.牛奶 C.碘酒 D.冰水混合物C 3.试管在科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应是(   )C 拓展提高1.下列几种溶液中,溶剂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
①碘酒 ②糖水 ③70%的酒精 ④稀硫酸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小杰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让他挂青霉素盐水。小杰观察了一下,发现青霉素是一种粉末状的固态物质,护士给他注射时,先用少量的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和青霉素粉末混合成一种浑浊混合物后,再用注射器注入大瓶的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中。请问小杰注射的青霉素属于(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无法判断DB课堂总结带引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脉络板书设计实验基本操作溶液、悬浊液、乳浊液3、乳浊液是指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① 血 液② 硫酸钡(俗称钡餐)③ 泥水① 肥皂水② 牛奶③ 菜油加入水中1、固体药品的取用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 倾倒②筒量① 颗粒块状固体② 粉末状固体2、悬浊液是指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混合物1、溶液的组成:被溶解物质叫溶质,能溶解其他的物质叫溶剂。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作业布置完成练习题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教学设计
课题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年级上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能说出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⑵会区分溶液 、乳浊液、悬浊液,并晓得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⑶通过学生表演实验,初步知道固体、液体药品取用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⑴在溶液 、乳浊液、悬浊液的辨别实验过程中及药品取用操作中,掌握严谨的操作技术,并能用已经学会的知识,进行区分溶液 、乳浊液、悬浊液。
⑵通过实验,发现水是很好的溶剂,但部分物质不溶于水却溶于其他溶剂里,体会实验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如:用汽油洗涤衣服上圆珠笔颜色,感受溶剂除了水以外外还有汽油、酒精等,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提升学习科学的兴趣。
重点
⑴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固体、液体药品取用
难点
溶液 、乳浊液、悬浊液的区分,并知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厨房里常用的一些调味品。
问:将这些调味品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状况?
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讨论回答。
激发学习兴趣,进入主题
讲授新课
活动一:根据设计的表格,对厨房各调味品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讲述:在实验在之前,我们要对一些实验的操作进行讲解。今天的实验设计到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
边演示边讲解注意细节。
思考:生活中其它的固体能溶于水吗?固体可以溶在其它的液体中?
活动二:
1.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加入水中,你发现 ______________ 。
2.将固体的碘加入酒精中,你发现_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得出溶液的组成成分。
思考:指出生理盐水的溶质和溶剂。
思考:溶质只能是固体吗?
活动三:
1.将3滴酒精滴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2.取一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烧杯,打开汽水或啤酒瓶盖,将其中的汽水或啤酒倒入杯中, 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你的判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
对溶液的概念进行扩充,溶质是固态、液态、气态,溶剂可以是水、酒精、汽油、丙酮、香蕉水和洗涤剂。
思考:1. 你是如何判断一种溶液中,哪个是溶质,哪个是溶剂的?
教师总结: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2)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为溶剂, 量少者为溶质;但有水时,不论水的多少,水是溶剂。水是较好的溶剂。
讲述: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说明溶液是混合物。
问:生活中有像面粉分散于水现象吗?
问:生活中有像油分散于水现象吗?
活动四:完成表格。
学生认真听讲并观察教师的实验操作的演示。
根据教师的实验演示,小组完成活动一。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活动二并知道高锰酸钾能溶于水里,碘能溶解在酒精。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溶液有溶质和溶剂构成。甚多的固体都可以作为溶质,很多液体都可以作为溶剂。像水和酒精。
学生得出: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
学生思考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气体、液体都可以作为溶质。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悬浊液的概念及例子。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乳浊液的概念及例子。
学生完成表格得出结论:悬浊液、乳浊液与溶液的区别是不均匀、不稳定,久置分层。
培养学生正确操作实验的就基本技能。
将所学的知识于生活运用相联系。
通过表格梳理得出结论,突破难点。
课堂小结
一起回顾,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获得了哪些知识?
回顾
板书
实验基本操作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 颗粒块状固体
② 粉末状固体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 倾倒
②筒量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溶液的组成:被溶解物质叫溶质,能溶解其他的物质叫溶剂。溶液是均一、稳定。
2、悬浊液是指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混合物
3、乳浊液是指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1.4 《物质在水中分散状况》练习
1. 下列药品可以用镊子夹取的是(  )
A.块状大理石 B.碱式碳酸铜粉末
C.食盐晶体 D.二氧化锰粉末
2.实验时,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是(  )
A.倒回原瓶 B.放入指定容器中
C.原地抛弃 D.放入废水池里
3. 在装有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牛奶、食盐、菜油和面粉,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
A. 牛奶  B. 食盐 C. 菜油  D. 面粉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一种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剂
C.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5.有一杯食盐溶液,测得其上层密度为x ,下层密度为y,则x与y的关系为( )
A. x=y  B. x>y C. x6.血液是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悬浮在血浆中形成的物质,所以血液是( )
A. 溶液  B. 乳浊液 C. 悬浊液  D. 溶剂
7.下列实验室药品的保存或取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中
B. 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要向着手心
C. 任何固体药品均必须用镊子夹取
D.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回原瓶
8.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化学反应通常在溶液中进行得比较快 ④浊液对生产、生活有害无利 ⑤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 ⑥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⑦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 ⑧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
A. ①③④⑤⑥⑧  B. ②⑤⑥⑧ C. ③⑥⑦  D. 全部正确
9.衣服上沾的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溶质

溶剂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A. 水  B. 酒精 C. 汽油  D. 苯
10.下列液体放置较长时间,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A.石灰乳 B.生理盐水
C.泥水 D.墙体涂料
11.如图所示为取用液体药品的示意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细口瓶的瓶塞应______放在桌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要朝向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3)倾倒液体时,瓶口要________试管口,缓缓倒入,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倒完液体后要立即____________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________。
12.从大豆中提取并初步认识油脂的实验过程如下:①将5克大豆研碎;②将研碎的大豆放入试管中,再加入10毫升己烷液体,振荡后静置几分钟;③过滤;④将盛放滤液的小烧杯放入一个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通过热水浴蒸发掉己烷(装置如图所示);⑤将大豆油移入试管,再加入10毫升水,振荡后静置,豆油浮在水面上。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大豆研碎的目的是 。
(2)得到乳浊液的实验步骤是 (填序号)。
(3)关于本实验中出现的加热方式——热水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任何物质的加热都可采用热水浴
②小烧杯内试剂受热温度不超过100 ℃
③小烧杯内试剂受热较均匀
(4)提取豆油所依据的原理是 。
参考答案:1.A 2.B 3.B 4.B 5.A 6.C 7.B 8.C 9.C 10.B
11. (1)倒 防止试剂被污染(2)手心 防止标签被腐蚀 (3)紧挨 防止液体倒到试管外 (4)盖上瓶塞 向外
12. (1)增加大豆与己烷的接触面积,加快油脂的溶解速率 (2) ⑤ (3) ② ③(4)豆油易溶于己烷难溶于水,己烷的沸点低于豆油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