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光现象 本章综合与测试A卷(含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1.(2018 泰安)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2、(2018 贵阳)自然及生活中许多光现象都是由于光不同的传播特点而形成。下面四个情景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阳光下的影子
C.水面“折断”的笔 D.放大镜中的景物
3.(2018 咸宁)由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启发了量子通信。如图所示各选项中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 )
A.日食现象 B.雨后“彩虹” C.水中“倒影” D.放大镜把字“放大”
4.(2018 扬州)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5.(2018 东营)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6.(2018 吉林)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7.(2018 扬州)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
A.树叶的虚像 B.树叶的实像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
8.(2018 天津)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立竿见影
C.海市蜃楼 D.水中倒影
9.(2018 十堰)生活中光的世界丰富多彩,下列描述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
A.太极湖边,倒影可见 B.林萌树下,点点光斑
C.山涧小溪,清澈见底 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
10.(2018 荆州)下列几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路灯下的“人影” B.大桥在水中的“倒影
C.海面上的“海市蜃楼” D.雨后的“彩虹
11.(2018 嘉兴)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12.(2018 济宁)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13.下列有关“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 D.“水中倒影”比岸上景物大一些
14.(2018 威海)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15.(2018 海南)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可能( )
A.等于 0° B.小于 60° C.等于 60° D.大于 60°
16.(2018 盐城)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二、填空题(8分)
17.(2018 眉山)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
18. (2018 枣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 ___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三、实验探究及作图题(44分)
19.(2018 福建)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 60° 50° 40° 30° 20° 0°
反射角 60° 50° 40° 60° 20° 0°
(1)实验时,将光屏__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入射光AO向ON靠近的过程中,发现反射光OB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ON.为了精确探究反射规律,除了图中的器材,还需要刻度尺、______和 ________ 。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_______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 _______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20. (2016 连云港)在九年级总复习时,同学们再次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小明和小红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三组数据的像距都比物距大一些.小明认为这是由于测量粗心引起的,小红认为像距总是比物距大可能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他们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数据如下表.
请你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的看法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玻璃板的厚度对像距与物距差值的影响,可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你认为应该选择较______(“薄”“厚”)的玻璃板.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_____(填“实像”或“虚像”),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出,他们测量像距和物距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 (填"mm"或"cm").
(5)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两个大小相同的蜡烛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管怎样移动蜡烛,都不能使蜡烛和它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1.一束光从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B面垂直射入,并从玻璃砖AC面射出.请画出光束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路.
答案
1、A 2,B 3.A 4.C 5.C 6.D 7.D 8.D 9.A 10.B 11.B 12.B
13.A 14.C 15.B 16. B 17. 53° 44° 18. 折射; 乙
19. .垂直 同一平面内 靠近 4 平面镜 笔 量角器
20、如果是粗心,像距不可能总是大于物距.
玻璃板越厚,像距和物距差值越大 . 薄 虚像 1 mm 便于找到并确定像的位置 玻璃板太厚 便于比较像和物大小测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21、
18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