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诗词五首 浣溪沙 课件(19张PPT)+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17.诗词五首 浣溪沙 课件(19张PPT)+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2016)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11 10:40:57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诗词浣溪沙17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那么,苏轼又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呢?让我们随着苏轼的笔触一起走进《浣溪沙》去寻找答案。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诗词的思路结构,提高诗词阅读理解能力。?
谈谈你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理解与感受。(重点)(难点) 晏殊(991—1055),字同叔,宋代词人,擅长小令,有《珠玉词》传世。其词作风格含蓄婉丽,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其代表作有《浣溪沙》《清平乐》等,其《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宋朝尚文,对文人尤其宽松。晏殊有幸生活在那个时代,又是一个志得意满的达官贵人,词酒构成了他生活的主题。浣溪沙 huàn导思1. 《浣溪沙》表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哲理关键词:
心态诗词导思2:从中可以看 出作者怎样的心态?旷达乐观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浣溪沙》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
香径:铺满落花的小径。
徘徊:来回走动。注释: 听一曲新词,饮一杯美酒,依然是去年的天气和旧日的亭台。这无限美好的夕阳落山了,何时回来重现(异彩)?花要凋零,春将急逝,谁也没办法啊,幸有似曾相识之燕归来寻旧垒。(我)独自一人在铺满落花的小径上踱来踱去。 译文: 赏析“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答案】词人怀着喜悦、轻松的心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对酒听歌,但在边听边饮时,不期而然地触发了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于是产生一种岁月流逝、时光不再的感慨。“夕阳西下几时回?”这一问句就把作者的思考扩展到整个人生,对人生进行了哲理性的沉思。意蕴大体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似,但表达方式要委婉含蓄得多。 1.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答案】本题运用赏析古诗词名句法。这两句 对仗工整,生动地写出了对落花的惋惜,对 春光消逝的惆怅,因归燕似曾相识的欣慰。 揭示了以下道理:对于一切必然要消逝的 美好事物,我们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它 们消逝的同时,也会有其他美好的事物再 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2.【答案】“独”字突出凄清寂寞之感,更为直接 地抒发了作者的寂寞与忧伤,全词所有的 思绪都是由这“独”字而来。“徘徊”一词, 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 的依恋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难点探究】分析“独”和“徘徊”的作用。浣溪沙 上片 饮酒听词 伤情弥漫
亭台依旧 触发追忆
夕阳西下 即景兴感 美好事物
一去不返 触景生情
——岁月、人事难以逆转
美好物、事令人留恋花落去 叹惋无力挽回逝去美景
借眼前景物写今日感伤下片 燕归来——眷恋往事
独徘徊——凄清寂寞 《浣溪沙》由自然景物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事物以及难以忘怀的事情的留恋,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惆怅。通篇写景,字字皆情。
构思精巧,景中含情,情在景中,委婉含蓄。
《浣溪沙》?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声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