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文:确定起跑线 人教六上(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作文:确定起跑线 人教六上(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11 10:21:19

文档简介


在学习中作文,在作文中学习
——学科作文教学的基本观点
学习是学习,作文是作文,这是固有的观念。
学习是作文,作文是学习,这是融合和突破。
在学习中作文,让作文言之有物;在作文中学习,让作文言之有用。围绕学习而作文,为了学习而作文,带着作文去学习,让作文和学习携手共进,打通学科,融合文理,开创新的作文教学之路,形成高效自主的学习方式。
注明:学科作文是钟传祎老师独家探索的作文理念,并配套研发各类教学资料,该体系已注册商标,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允许擅自转载,均需承担法律责任。
数学作文:确定起跑线
【我要做到】
1.我会观察起跑线,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我会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圆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确定800米的起跑线。
3.我会把自己探究学习的经过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学习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确定起跑线
【课堂笔记】
1.我观察到了起跑线的特点:
2.确立起跑线的方法是:
3.起跑线的观察记录
跑道
2条直道
弯道圆直径
弯道圆周长
跑道全长
与内跑道相差
1
2
3
4
5
6
7
8
4.从观察记录中,我的发现是:
【知识链接】
一、关于起跑线的名言
1.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主《忆秦娥·娄山关》 2.我是环绕着一个圆圈而行的。越接近终点也就越接近起点。——狄斯
3.人只有在不断追求中才能得到满足,诗哲学科学的真正精神恰恰就是不断地追求,永远站在起跑线上。——赵鑫鑫
二、起跑线的小知识
200米跑道起跑线:200米1-8道的前伸数分别为0.00米/3.52米/7.35米/11.18米/15.01米/18.85米/22.68米/26.52米
400米跑道起跑线:400米1-8道的前伸数分别为0.00米/7.04米/14.70米/22.37米/30.03米/37.70米/45.37米/53.03米
三、运动会
节选自黑柳切子的《窗边的小豆豆》
巴学园有很多地方和一般的学校不一样,而运动会尤其别具一格。
比如:进行“升鲤鱼旗比赛”这一项,就是从起跑线上发出“预备——跑!”的口令后,稍跑几步就放在或者说躺在校园当中的用布做成的大鲤鱼嘴里钻进去,然后再从尾巴那儿钻出来,再跑回到起跑点来。鲤鱼一共有三条,其中有两条是蓝色的,一条是红色的,所以每次都有三个人同时起跑。不过,这项比赛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其实却比一般人想象的要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钻进去,里面一团漆黑,加上鱼肚子又很长,走在里面咯吱咯吱一响,很容易就闹不清是从哪一头进去的了。比如小豆豆就有好几次把头从鲤鱼嘴里探出来朝外看了看,然后又赶紧缩回去了。这对场外观看的孩子们也是非常有趣的。当小运动员在鱼肚子里爬来爬去时,那条大鲤鱼看上去简直就象活了似的。
接下来还有“找妈妈比赛”。这一项的内容是:听到起跑的命令后,向前跑不了多远,那里横放着一个长梯子,首先要从梯子格里钻过去,再跑到对面放有篮子的地方,把篮子里的信封拿出来,从中取出一个纸条,比如那上面写着“朔子同学的妈妈”,这个运动员就要跑到参观的人群里把朔子同学的妈妈找出来,然后拉着手一起跑到终点。
进行这个项目时,因为要从横放着的梯子的四方格里钻过去,所以就得像猫一般的灵敏,否则弄不好屁股会卡到梯子上。再往下,比如说要找“朔子同学的妈妈”,这还好办点,假如碰到那纸条上写着“奥老师的姐姐”、“津江老师的母亲”或“国则老师的儿子”等字样时,因为不认识这些人,于是只好跑到观众那里大声喊叫“奥先生的姐姐”等等,这就需要有点勇气了。所以有的孩子偶然碰上了自己的母亲,就显得特别高兴,一边蹦一边喊:“妈妈!妈妈!快!快!”
【作文导图】
【作文课堂】
哇哇老师: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如何确定起跑线,这次作文写起跑线的作文,大家有什么想法?
吉吉:我们经常在跑道上跑步,怎么会没有发现跑道起跑线的奥妙呢?
喳喳:以前没有认真看,这次认真看了,而且还认真记了,我觉得很好写。
哇哇老师:以前你看起跑线,起跑线不看你,我们和起跑线没有亲密接触,互不认识。现在通过探究活动“确定起跑线”,我们发现了“起跑线”的许多秘密。生活中有许多司空见惯的事物或现象背后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只要我们去探索就会有新发现。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有问题;有了问题,想办法解决。把这个过程写下了,就是一篇文章了。
哇哇老师:怎么才能体现探究性作文的“深入研究”四个字呢?首先观察细致入微。我们来看两个片段:
“一片片木质的‘鱼鳞’一圈圈紧密地排列着、叠加着,叠够三四十层,就形成了松塔,像一座小宝塔,更像一个大鸭蛋。‘鸭蛋’外边看起来有一圈圈的花纹。松塔上有渗出的松胶,非常非常粘,用鼻子嗅一嗅,还有一股松脂香呢!”这一段文字中,数量词的描写是不是能感受到小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呢?
“我一言不发,静静地想着,瓶子会吃鸡蛋?怎么吃?是吞是咬?就一个口,又不会动,不会是老师在忽悠我们吧。”“我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瞪大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可‘营养快线’就是不吃鸡蛋,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过去了……”这段文字记录了小作者的心理和观察,不仅生动,也同样很细致。
吉吉:哦,观察可以是看,可以是想,可以是听,还可以是闻,是摸、尝……多一点感官的碰触,就会多一点观察;多一点想像与比较,就会多一点细节;多一点准确的描述,就会多一点说服力。“细致入微”就是这样充分体现出来的。
哇哇老师:探究过程是不是越详细越好呢?
喳喳:我认为应该有详有略。比如,我们在计算跑道间的相差时,可以详写第二道跑道与第一道跑道的相差,其他可以略写。或者重点写写计算或测量过程中遭遇的困难是如何解决的。不必面面俱到。
哇哇老师:有了“真探实究”的亲身经历,在撰写探究的过程时,必然会将那一波三折,想方设法解决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的淋漓尽致。撰写的探究文也因多样的解决方法而妙趣横生、生动有趣。
【写前训练】
1.词语积累。
读读下面的词语,哪些可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请抄写在方格中并补充自己掌握的词语。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目不转睛
细致入微 心无旁骛 屏息凝神 凝神静心
2.我补充的词语:
3.句子欣赏。
□这时我发现,如果把玻璃放进水中,它就像乌龟一样慢慢地就落在水中去了。如果把铁钉放进水中,它就像潜水艇一样,迅速的沉下水里去了,还像一个潜水员一样。如果把木块放进水中,它就像一艘小船一样,在水面上慢慢地漂动。如果把乒乓球放进水中,它就像大的乒乓球一样,如果把它按到水底,放开手,它就像飞弹一样冲到水面上来。
□一号实验开始了,王老师将一大一小两个烧杯中灌满冷水,在小杯子里滴了四滴墨水,然后摇匀,接着像把珍宝放入保险柜一样把小杯子放入大烧杯里。
□“如果这两个小玻璃瓶就是两个人,你又能从中感受到什么?”老师抛出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看来,这两个烧杯代表了两种人。第一种人不愿与人分享知识,自己也学不到他人的知识,最终不过是一个存在;第二种人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分享出来,同时得到了别人的知识,使生命的价值得到了升华。
4.我选择的开头方式是:
□直入式 □抒情式 □点题式 □描写式 □提问式
我准备这样开头:
5.我选择的结尾方式是:
□自然式 □照应式 □含蓄式 □点题式 □总结式
我准备这样结尾:
6.根据数学课的学习内容,我确定了作文素材,想出几个好题目:
【同伴佳作】
确立起跑线
学校准备举行冬季长跑运动会。因为不同跑道之间的长度不同,为了公平公正,所以要确定起跑线。那么如何确定起跑线呢?学校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们六年级的同学。热情的六年级同学爽快地答应了。
这回我们六年级的学生“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我们拿出卷尺,先量出操场直道的长度是85.96m,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为72m,相邻两条跑线间的距离为1m。然后同学们就在纸上“刷刷刷”算起来。用72×3.14+85.96×2=398(m),求出第一道的长度。再用(72+2)×3.14+85.96×2=404.28(m),这是第二道的长度。404.28-398=6.28(m),这是第二道比第一道多跑的距离。所以在画起跑线时,第二道的起跑线应该在第一道的起跑线前6.28 m处。确定了起跑线的位置,大家忙找来了石灰粉、刷子,在跑道上忙着画起跑线。忙了整整一个上午,六年级的同学光荣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并向学校做了报告。学校表扬了我们六年级的同学,说我们能学以致用。
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运用到数学知识。确立一条起跑线,也许很容易得到。但只有认真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你才能真正的锻炼自己,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人生确立一条起跑线。
【想想练练】
文中的好词好句有哪些?请找出来仔细品读。
作者是怎样确定起跑线的?怎样把它叙述清楚的?
作者是如何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
我觉得这篇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有?
【我来写写】
嘘,我要开始作文啦。我已经坐好了,没有人可以打搅我。我要一口气写下去,我不看前面写过的文字,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一刻不停地写,直到写完最后一个字。
我最满意的题目是:
【自己打分】
1.我的文章共写了 字,用了 分钟。
2.文章中的好词好句:
好词有:
好句有:
3.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是 。
我达到了□ 还要努力□
我的文章可以评定为:
合格□ 良好□ 优秀□
【父母的话】

【同学评说】
【老师建议】
课件21张PPT。在学习中作文,在作文中学习
——学科作文教学的基本观点
学习是学习,作文是作文,这是固有的观念。
学习是作文,作文是学习,这是融合和突破。
在学习中作文,让作文言之有物;在作文中学习,让作文言之有用。围绕学习而作文,为了学习而作文,带着作文去学习,让作文和学习携手共进,打通学科,融合文理,开创新的作文教学之路,形成高效自主的学习方式。
注明:学科作文是钟传祎老师独家探索的作文理念,并配套研发各类教学资料,该体系已注册商标,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允许擅自转载,均需承担法律责任。
数学作文:确定起跑线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确定起跑线我观察到了起跑线的特点:确立起跑线的方法是:起跑线的观察记录从观察记录中,我的发现是:课堂笔记知识链接
1.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2. 我是环绕着一个圆圈而行的,越接近终点也就越接近起点。
——狄更斯
3. 人只有在不断追求中才能得到满足,诗、哲学、科学的真正精神恰恰就是不断地追求,永远站在起跑线上。——赵鑫鑫( 一)关于起跑线的名言( 二)起跑线的小知识200米跑道起跑线:200米1-8道的前伸数分别为0.00米/3.52米/7.35米/11.18米/15.01米/18.85米/22.68米/26.52米
400米跑道起跑线:400米1-8道的前伸数分别为0.00米/7.04米/14.70米/22.37米/30.03米/37.70米/45.37米/53.03米( 三)运动会
节选自黑柳切子的《窗边的小豆豆》
巴学园有很多地方和一般的学校不一样,而运动会尤其别具一格。
比如:进行“升鲤鱼旗比赛”这一项,就是从起跑线上发出“预备——跑!”的口令后,稍跑几步就放在或者说躺在校园当中的用布做成的大鲤鱼嘴里钻进去,然后再从尾巴那儿钻出来,再跑回到起跑点来。鲤鱼一共有三条,其中有两条是蓝色的,一条是红色的,所以每次都有三个人同时起跑。不过,这项比赛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其实却比一般人想象的要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钻进去,里面一团漆黑,加上鱼肚子又很长,走在里面咯吱咯吱一响,很容易就闹不清是从哪一头进去的了。比如小豆豆就有好几次把头从鲤鱼嘴里探出来朝外看了看,然后又赶紧缩回去了。这对场外观看的孩子们也是非常有趣的。当小运动员在鱼肚子里爬来爬去时,那条大鲤鱼看上去简直就象活了似的。
接下来还有“找妈妈比赛”。这一项的内容是:听到起跑的命令后,向前跑不了多远,那里横放着一个长梯子,首先要从梯子格里钻过去,再跑到对面放有篮子的地方,把篮子里的信封拿出来,从中取出一个纸条,比如那上面写着“朔子同学的妈妈”,这个运动员就要跑到参观的人群里把朔子同学的妈妈找出来,然后拉着手一起跑到终点。
进行这个项目时,因为要从横放着的梯子的四方格里钻过去,所以就得像猫一般的灵敏,否则弄不好屁股会卡到梯子上。再往下,比如说要找“朔子同学的妈妈”,这还好办点,假如碰到那纸条上写着“奥老师的姐姐”、“津江老师的母亲”或“国则老师的儿子”等字样时,因为不认识这些人,于是只好跑到观众那里大声喊叫“奥先生的姐姐”等等,这就需要有点勇气了。所以有的孩子偶然碰上了自己的母亲,就显得特别高兴,一边蹦一边喊:“妈妈!妈妈!快!快!”作文导图作文课堂哇哇老师: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如何确定起跑线,这次作文写起跑线的作文,大家有什么想法?
吉吉:我们经常在跑道上跑步,怎么会没有发现跑道起跑线的奥妙呢?
喳喳:以前没有认真看,这次认真看了,而且还认真记了,我觉得很好写。
哇哇老师:以前你看起跑线,起跑线不看你,我们和起跑线没有亲密接触,互不认识。现在通过探究活动“确定起跑线”,我们发现了“起跑线”的许多秘密。生活中有许多司空见惯的事物或现象背后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只要我们去探索就会有新发现。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有问题;有了问题,想办法解决。把这个过程写下了,就是一篇文章了。
哇哇老师:怎么才能体现探究性作文的“深入研究”四个字呢?首先观察细致入微。我们来看两个片段:
作文课堂“一片片木质的‘鱼鳞’一圈圈紧密地排列着、叠加着,叠够三四十层,就形成了松塔,像一座小宝塔,更像一个大鸭蛋。‘鸭蛋’外边看起来有一圈圈的花纹。松塔上有渗出的松胶,非常非常粘,用鼻子嗅一嗅,还有一股松脂香呢!”
这一段文字中,数量词的描写是不是能感受到小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呢?
作文课堂哇哇老师:探究过程是不是越详细越好呢?
喳喳:我认为应该有详有略。比如,我们在计算跑道间的相差时,可以详写第二道跑道与第一道跑道的相差,其他可以略写。或者重点写写计算或测量过程中遭遇的困难是如何解决的。不必面面俱到。
哇哇老师:有了“真探实究”的亲身经历,在撰写探究的过程时,必然会将那一波三折,想方设法解决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的淋漓尽致。撰写的探究文也因多样的解决方法而妙趣横生、生动有趣。读读下面的词语,哪些可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请抄写在方格中并补充自己掌握的词语。写前训练写前训练我准备这样开头: 4.我选择的开头方式是:我准备这样结尾:5.我选择的结尾方式是:6.根据数学课学习内容,我确定了作文素材,想出几个好题目:同伴佳作 确立起跑线
学校准备举行冬季长跑运动会。因为不同跑道之间的长度不同,为了公平公正,所以要确定起跑线。那么如何确定起跑线呢?学校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们六年级的同学。热情的六年级同学爽快地答应了。
这回我们六年级的学生“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我们拿出卷尺,先量出操场直道的长度是85.96m,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为72m,相邻两条跑线间的距离为1m。然后同学们就在纸上“刷刷刷”算起来。用72×3.14+85.96×2=398(m),求出第一道的长度。再用(72+2)×3.14+85.96×2=404.28(m),这是第二道的长度。404.28-398=6.28(m),这是第二道比第一道多跑的距离。所以在画起跑线时,第二道的起跑线应该在第一道的起跑线前6.28 m处。确定了起跑线的位置,大家忙找来了石灰粉、刷子,在跑道上忙着画起跑线。忙了整整一个上午,六年级的同学光荣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并向学校做了报告。学校表扬了我们六年级的同学,说我们能学以致用。
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运用到数学知识。确立一条起跑线,也许很容易得到。但只有认真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你才能真正的锻炼自己,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人生确立一条起跑线。 想想练练文中的好词好句有哪些?请找出来仔细品读。
作者是怎样确定起跑线的?怎样把它叙述清楚的?
作者是如何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
4. 我觉得这篇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有?我最满意的题目是: 我来写写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在学习中作文,在作文中学习
——学科作文教学的基本观点
学习是学习,作文是作文,这是固有的观念。
学习是作文,作文是学习,这是融合和突破。
在学习中作文,让作文言之有物;在作文中学习,让作文言之有用。围绕学习而作文,为了学习而作文,带着作文去学习,让作文和学习携手共进,打通学科,融合文理,开创新的作文教学之路,形成高效自主的学习方式。
注明:学科作文是钟传祎老师独家探索的作文理念,并配套研发各类教学资料,该体系已注册商标,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允许擅自转载,均需承担法律责任。
数学作文:确定起跑线
【我要做到】
1.我会观察起跑线,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我会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圆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确定800米的起跑线。
3.我会把自己探究学习的经过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学习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确定起跑线
【课堂笔记】
1.我观察到了起跑线的特点:
2.确立起跑线的方法是:
3.起跑线的观察记录
跑道
2条直道
弯道圆直径
弯道圆周长
跑道全长
与内跑道相差
1
2
3
4
5
6
7
8
4.从观察记录中,我的发现是:
【知识链接】
一、关于起跑线的名言
1.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主《忆秦娥·娄山关》 2.我是环绕着一个圆圈而行的。越接近终点也就越接近起点。——狄斯
3.人只有在不断追求中才能得到满足,诗哲学科学的真正精神恰恰就是不断地追求,永远站在起跑线上。——赵鑫鑫
二、起跑线的小知识
200米跑道起跑线:200米1-8道的前伸数分别为0.00米/3.52米/7.35米/11.18米/15.01米/18.85米/22.68米/26.52米
400米跑道起跑线:400米1-8道的前伸数分别为0.00米/7.04米/14.70米/22.37米/30.03米/37.70米/45.37米/53.03米
三、运动会
节选自黑柳切子的《窗边的小豆豆》
巴学园有很多地方和一般的学校不一样,而运动会尤其别具一格。
比如:进行“升鲤鱼旗比赛”这一项,就是从起跑线上发出“预备——跑!”的口令后,稍跑几步就放在或者说躺在校园当中的用布做成的大鲤鱼嘴里钻进去,然后再从尾巴那儿钻出来,再跑回到起跑点来。鲤鱼一共有三条,其中有两条是蓝色的,一条是红色的,所以每次都有三个人同时起跑。不过,这项比赛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其实却比一般人想象的要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钻进去,里面一团漆黑,加上鱼肚子又很长,走在里面咯吱咯吱一响,很容易就闹不清是从哪一头进去的了。比如小豆豆就有好几次把头从鲤鱼嘴里探出来朝外看了看,然后又赶紧缩回去了。这对场外观看的孩子们也是非常有趣的。当小运动员在鱼肚子里爬来爬去时,那条大鲤鱼看上去简直就象活了似的。
接下来还有“找妈妈比赛”。这一项的内容是:听到起跑的命令后,向前跑不了多远,那里横放着一个长梯子,首先要从梯子格里钻过去,再跑到对面放有篮子的地方,把篮子里的信封拿出来,从中取出一个纸条,比如那上面写着“朔子同学的妈妈”,这个运动员就要跑到参观的人群里把朔子同学的妈妈找出来,然后拉着手一起跑到终点。
进行这个项目时,因为要从横放着的梯子的四方格里钻过去,所以就得像猫一般的灵敏,否则弄不好屁股会卡到梯子上。再往下,比如说要找“朔子同学的妈妈”,这还好办点,假如碰到那纸条上写着“奥老师的姐姐”、“津江老师的母亲”或“国则老师的儿子”等字样时,因为不认识这些人,于是只好跑到观众那里大声喊叫“奥先生的姐姐”等等,这就需要有点勇气了。所以有的孩子偶然碰上了自己的母亲,就显得特别高兴,一边蹦一边喊:“妈妈!妈妈!快!快!”
【作文导图】
【作文课堂】
哇哇老师: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如何确定起跑线,这次作文写起跑线的作文,大家有什么想法?
吉吉:我们经常在跑道上跑步,怎么会没有发现跑道起跑线的奥妙呢?
喳喳:以前没有认真看,这次认真看了,而且还认真记了,我觉得很好写。
哇哇老师:以前你看起跑线,起跑线不看你,我们和起跑线没有亲密接触,互不认识。现在通过探究活动“确定起跑线”,我们发现了“起跑线”的许多秘密。生活中有许多司空见惯的事物或现象背后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只要我们去探索就会有新发现。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有问题;有了问题,想办法解决。把这个过程写下了,就是一篇文章了。
哇哇老师:怎么才能体现探究性作文的“深入研究”四个字呢?首先观察细致入微。我们来看两个片段:
“一片片木质的‘鱼鳞’一圈圈紧密地排列着、叠加着,叠够三四十层,就形成了松塔,像一座小宝塔,更像一个大鸭蛋。‘鸭蛋’外边看起来有一圈圈的花纹。松塔上有渗出的松胶,非常非常粘,用鼻子嗅一嗅,还有一股松脂香呢!”这一段文字中,数量词的描写是不是能感受到小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呢?
“我一言不发,静静地想着,瓶子会吃鸡蛋?怎么吃?是吞是咬?就一个口,又不会动,不会是老师在忽悠我们吧。”“我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瞪大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可‘营养快线’就是不吃鸡蛋,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过去了……”这段文字记录了小作者的心理和观察,不仅生动,也同样很细致。
吉吉:哦,观察可以是看,可以是想,可以是听,还可以是闻,是摸、尝……多一点感官的碰触,就会多一点观察;多一点想像与比较,就会多一点细节;多一点准确的描述,就会多一点说服力。“细致入微”就是这样充分体现出来的。
哇哇老师:探究过程是不是越详细越好呢?
喳喳:我认为应该有详有略。比如,我们在计算跑道间的相差时,可以详写第二道跑道与第一道跑道的相差,其他可以略写。或者重点写写计算或测量过程中遭遇的困难是如何解决的。不必面面俱到。
哇哇老师:有了“真探实究”的亲身经历,在撰写探究的过程时,必然会将那一波三折,想方设法解决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的淋漓尽致。撰写的探究文也因多样的解决方法而妙趣横生、生动有趣。
【写前训练】
1.词语积累。
读读下面的词语,哪些可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请抄写在方格中并补充自己掌握的词语。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目不转睛
细致入微 心无旁骛 屏息凝神 凝神静心
2.我补充的词语:
3.句子欣赏。
□这时我发现,如果把玻璃放进水中,它就像乌龟一样慢慢地就落在水中去了。如果把铁钉放进水中,它就像潜水艇一样,迅速的沉下水里去了,还像一个潜水员一样。如果把木块放进水中,它就像一艘小船一样,在水面上慢慢地漂动。如果把乒乓球放进水中,它就像大的乒乓球一样,如果把它按到水底,放开手,它就像飞弹一样冲到水面上来。
□一号实验开始了,王老师将一大一小两个烧杯中灌满冷水,在小杯子里滴了四滴墨水,然后摇匀,接着像把珍宝放入保险柜一样把小杯子放入大烧杯里。
□“如果这两个小玻璃瓶就是两个人,你又能从中感受到什么?”老师抛出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看来,这两个烧杯代表了两种人。第一种人不愿与人分享知识,自己也学不到他人的知识,最终不过是一个存在;第二种人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分享出来,同时得到了别人的知识,使生命的价值得到了升华。
4.我选择的开头方式是:
□直入式 □抒情式 □点题式 □描写式 □提问式
我准备这样开头:
5.我选择的结尾方式是:
□自然式 □照应式 □含蓄式 □点题式 □总结式
我准备这样结尾:
6.根据数学课的学习内容,我确定了作文素材,想出几个好题目:
【同伴佳作】
确立起跑线
学校准备举行冬季长跑运动会。因为不同跑道之间的长度不同,为了公平公正,所以要确定起跑线。那么如何确定起跑线呢?学校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们六年级的同学。热情的六年级同学爽快地答应了。
这回我们六年级的学生“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我们拿出卷尺,先量出操场直道的长度是85.96m,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为72m,相邻两条跑线间的距离为1m。然后同学们就在纸上“刷刷刷”算起来。用72×3.14+85.96×2=398(m),求出第一道的长度。再用(72+2)×3.14+85.96×2=404.28(m),这是第二道的长度。404.28-398=6.28(m),这是第二道比第一道多跑的距离。所以在画起跑线时,第二道的起跑线应该在第一道的起跑线前6.28 m处。确定了起跑线的位置,大家忙找来了石灰粉、刷子,在跑道上忙着画起跑线。忙了整整一个上午,六年级的同学光荣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并向学校做了报告。学校表扬了我们六年级的同学,说我们能学以致用。
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运用到数学知识。确立一条起跑线,也许很容易得到。但只有认真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你才能真正的锻炼自己,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人生确立一条起跑线。
【想想练练】
文中的好词好句有哪些?请找出来仔细品读。
作者是怎样确定起跑线的?怎样把它叙述清楚的?
作者是如何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
我觉得这篇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有?
【我来写写】
嘘,我要开始作文啦。我已经坐好了,没有人可以打搅我。我要一口气写下去,我不看前面写过的文字,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一刻不停地写,直到写完最后一个字。
我最满意的题目是:
【自己打分】
1.我的文章共写了 字,用了 分钟。
2.文章中的好词好句:
好词有:
好句有:
3.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是 。
我达到了□ 还要努力□
我的文章可以评定为:
合格□ 良好□ 优秀□
【父母的话】

【同学评说】
【老师建议】
课件21张PPT。在学习中作文,在作文中学习
——学科作文教学的基本观点
学习是学习,作文是作文,这是固有的观念。
学习是作文,作文是学习,这是融合和突破。
在学习中作文,让作文言之有物;在作文中学习,让作文言之有用。围绕学习而作文,为了学习而作文,带着作文去学习,让作文和学习携手共进,打通学科,融合文理,开创新的作文教学之路,形成高效自主的学习方式。
注明:学科作文是钟传祎老师独家探索的作文理念,并配套研发各类教学资料,该体系已注册商标,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允许擅自转载,均需承担法律责任。
数学作文:确定起跑线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确定起跑线我观察到了起跑线的特点:确立起跑线的方法是:起跑线的观察记录从观察记录中,我的发现是:课堂笔记知识链接
1.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2. 我是环绕着一个圆圈而行的,越接近终点也就越接近起点。
——狄更斯
3. 人只有在不断追求中才能得到满足,诗、哲学、科学的真正精神恰恰就是不断地追求,永远站在起跑线上。——赵鑫鑫( 一)关于起跑线的名言( 二)起跑线的小知识200米跑道起跑线:200米1-8道的前伸数分别为0.00米/3.52米/7.35米/11.18米/15.01米/18.85米/22.68米/26.52米
400米跑道起跑线:400米1-8道的前伸数分别为0.00米/7.04米/14.70米/22.37米/30.03米/37.70米/45.37米/53.03米( 三)运动会
节选自黑柳切子的《窗边的小豆豆》
巴学园有很多地方和一般的学校不一样,而运动会尤其别具一格。
比如:进行“升鲤鱼旗比赛”这一项,就是从起跑线上发出“预备——跑!”的口令后,稍跑几步就放在或者说躺在校园当中的用布做成的大鲤鱼嘴里钻进去,然后再从尾巴那儿钻出来,再跑回到起跑点来。鲤鱼一共有三条,其中有两条是蓝色的,一条是红色的,所以每次都有三个人同时起跑。不过,这项比赛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其实却比一般人想象的要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钻进去,里面一团漆黑,加上鱼肚子又很长,走在里面咯吱咯吱一响,很容易就闹不清是从哪一头进去的了。比如小豆豆就有好几次把头从鲤鱼嘴里探出来朝外看了看,然后又赶紧缩回去了。这对场外观看的孩子们也是非常有趣的。当小运动员在鱼肚子里爬来爬去时,那条大鲤鱼看上去简直就象活了似的。
接下来还有“找妈妈比赛”。这一项的内容是:听到起跑的命令后,向前跑不了多远,那里横放着一个长梯子,首先要从梯子格里钻过去,再跑到对面放有篮子的地方,把篮子里的信封拿出来,从中取出一个纸条,比如那上面写着“朔子同学的妈妈”,这个运动员就要跑到参观的人群里把朔子同学的妈妈找出来,然后拉着手一起跑到终点。
进行这个项目时,因为要从横放着的梯子的四方格里钻过去,所以就得像猫一般的灵敏,否则弄不好屁股会卡到梯子上。再往下,比如说要找“朔子同学的妈妈”,这还好办点,假如碰到那纸条上写着“奥老师的姐姐”、“津江老师的母亲”或“国则老师的儿子”等字样时,因为不认识这些人,于是只好跑到观众那里大声喊叫“奥先生的姐姐”等等,这就需要有点勇气了。所以有的孩子偶然碰上了自己的母亲,就显得特别高兴,一边蹦一边喊:“妈妈!妈妈!快!快!”作文导图作文课堂哇哇老师: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如何确定起跑线,这次作文写起跑线的作文,大家有什么想法?
吉吉:我们经常在跑道上跑步,怎么会没有发现跑道起跑线的奥妙呢?
喳喳:以前没有认真看,这次认真看了,而且还认真记了,我觉得很好写。
哇哇老师:以前你看起跑线,起跑线不看你,我们和起跑线没有亲密接触,互不认识。现在通过探究活动“确定起跑线”,我们发现了“起跑线”的许多秘密。生活中有许多司空见惯的事物或现象背后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只要我们去探索就会有新发现。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有问题;有了问题,想办法解决。把这个过程写下了,就是一篇文章了。
哇哇老师:怎么才能体现探究性作文的“深入研究”四个字呢?首先观察细致入微。我们来看两个片段:
作文课堂“一片片木质的‘鱼鳞’一圈圈紧密地排列着、叠加着,叠够三四十层,就形成了松塔,像一座小宝塔,更像一个大鸭蛋。‘鸭蛋’外边看起来有一圈圈的花纹。松塔上有渗出的松胶,非常非常粘,用鼻子嗅一嗅,还有一股松脂香呢!”
这一段文字中,数量词的描写是不是能感受到小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呢?
作文课堂哇哇老师:探究过程是不是越详细越好呢?
喳喳:我认为应该有详有略。比如,我们在计算跑道间的相差时,可以详写第二道跑道与第一道跑道的相差,其他可以略写。或者重点写写计算或测量过程中遭遇的困难是如何解决的。不必面面俱到。
哇哇老师:有了“真探实究”的亲身经历,在撰写探究的过程时,必然会将那一波三折,想方设法解决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的淋漓尽致。撰写的探究文也因多样的解决方法而妙趣横生、生动有趣。读读下面的词语,哪些可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请抄写在方格中并补充自己掌握的词语。写前训练写前训练我准备这样开头: 4.我选择的开头方式是:我准备这样结尾:5.我选择的结尾方式是:6.根据数学课学习内容,我确定了作文素材,想出几个好题目:同伴佳作 确立起跑线
学校准备举行冬季长跑运动会。因为不同跑道之间的长度不同,为了公平公正,所以要确定起跑线。那么如何确定起跑线呢?学校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们六年级的同学。热情的六年级同学爽快地答应了。
这回我们六年级的学生“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我们拿出卷尺,先量出操场直道的长度是85.96m,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为72m,相邻两条跑线间的距离为1m。然后同学们就在纸上“刷刷刷”算起来。用72×3.14+85.96×2=398(m),求出第一道的长度。再用(72+2)×3.14+85.96×2=404.28(m),这是第二道的长度。404.28-398=6.28(m),这是第二道比第一道多跑的距离。所以在画起跑线时,第二道的起跑线应该在第一道的起跑线前6.28 m处。确定了起跑线的位置,大家忙找来了石灰粉、刷子,在跑道上忙着画起跑线。忙了整整一个上午,六年级的同学光荣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并向学校做了报告。学校表扬了我们六年级的同学,说我们能学以致用。
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运用到数学知识。确立一条起跑线,也许很容易得到。但只有认真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你才能真正的锻炼自己,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人生确立一条起跑线。 想想练练文中的好词好句有哪些?请找出来仔细品读。
作者是怎样确定起跑线的?怎样把它叙述清楚的?
作者是如何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
4. 我觉得这篇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有?我最满意的题目是: 我来写写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