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7幻想和想象 我想 教 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语文上册7幻想和想象 我想 教 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11 13:5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语文上册7幻想和想象?我想教案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3.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幻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重点 难点?1.了解“我”的小小的愿望。 2.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仿写一节。 教学 课时?两课时 ??我  想 ??我想把手儿 接在桃树枝上。[①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带着一串花苞, 随着风儿悠荡。[句导读:写桃树的花在风中摆动,“悠荡”一词形象生动,写出了小孩子天真烂漫的形象。] 悠哇,悠—— ?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节导读:“我”愿变成桃花,引来布谷鸟歌唱。 ??我想把脚丫 连在柳树根上。 [③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伸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④脚丫能“汲取”吗?] 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⑤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节导读:“我”愿变成柳树,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⑥把“装”改为“画”是不是更好?] 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句导读:这是“我”的第三个愿望,“把眼睛装在风筝上”去看“白云”和“太阳”,充满童趣。] 望啊,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⑦在这个大课堂里能学到什么?] 节导读:“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在蓝天上学习。 ??我想把我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⑧诗人把自己想象成了什么?]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得漂亮。[⑨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成为? 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呀,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⑩对“我”的最大愿望,你是怎样理解的?] 节导读:“我”愿变成小草、小花、柳絮和蒲公英,飞到遥远的地方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不过,飞到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这一小节和前面几节有什么关系?] 节导读:“我”想飞到遥远的地方,但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充满童趣。 ?1.理解诗的内容,了解“我”的小小的愿望。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课件、录像片、配乐。 ?一 导入新课 1.播放美丽景色的录像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说:当同学们看到鸟语花香、绿树成阴、蓝天白云这些美丽的景色时,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品中,去品味一下吧。 3.板书课文题目。 二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注意,提醒大家注意。 “哇”读wɑ,轻声。 “汲取”中的“汲”读jí。 3.介绍作者。 高洪波:著名作家。1951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出版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我喜欢你,狐狸》等。儿童诗《我想》获全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4.指名读课文第一至第四节。出示课件。 我想变成        。? 学生甲:美丽的桃花。 学生乙:扎根土地的柳树。 学生丙:长着眼睛的风筝。 学生丁:大自然中的小草、小花、柳絮和蒲公英。 三 理解内容 1.从第一至第四节中选择你喜欢的一节,分组学习。 自学提示: (1)我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小组讨论。 (3)用读或演的形式汇报。 2.交流汇报。 (1)交流第一、二节内容。 学生甲:我想变成美丽的桃花,引来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学生乙:我想变成扎根土地的柳树,最终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2)学习第三节。 ①指名读第三节。 ②启发学生想象:“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飞上高高的蓝天,望啊,望——作者能望到什么? 鼓励学生充分说。 学生甲:望到了万里长城。 学生乙:望到了金色的稻田。 学生丙:望到了浩瀚的大海。 …… ③解决疑难: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学生甲:因为作者可以在天空中学习。 学生乙:因为作者可以在天空中认识世界。 (3)学习第四节。 ①齐读第四节。 ②请学生说说对蒲公英、柳絮的了解。 学生甲:轻轻一吹蒲公英,它的种子就会像小降落伞一样飘起来。 学生乙:柳絮就是柳树的种子。白色的毛能随风飞舞,像雪花,似棉絮。 ③启发学生想象: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作者飞到那里干什么? 学生甲:可能是南极,作者飞到南极,可以与企鹅对话。 学生乙:可能是浩瀚的宇宙,作者可以探索其中的奥秘。 3.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第五节。分组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2)交流汇报。 学生甲:商量“我”能不能去遥远的地方。 学生乙:商量“我”该去哪里。 …… 四 巩固练习 1.配乐,同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互相评议。进一步感受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2.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3.配乐齐读课文。 五 总结全文 1.读完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充分说。 2.教师总结。 大自然是这样美好!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美好! ??   1.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导语的精心设计,力求与文本、学生产生共鸣。 其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想象、评读、赛读、对读等),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与文本结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世界、感受生活,发掘心灵中的真、善、美,并把自己的感受充分地表达出来,深入进去感悟诗歌的美、生活的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自己的情感进一步被激活、被净化、被升华。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课堂上,教师应先让学生自由读小诗,并提出问题:“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里?”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觉得最美的愿望,说出最喜欢的画面。有的说把小手“接”在桃树枝上,比“放”感觉更轻;有的说:“悠”看出“我”的悠闲。在讲到“蓝天是我的课堂”的时候,让学生想象课堂上可能有些什么。学生联系诗歌,与作者一道沉浸在一连串美妙的幻想中,沉浸在童年生活的快乐中。他们说小鸟是“我”的同桌,白云是“我”的课桌,太阳是“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