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
教材分析: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本课需要学生重点了解庄园的特点,并通过讨论的方式比较西欧佃户与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知识的热情,进一步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2、知道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
3、了解西欧庄园的管理情况、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等基本史实。
4、了解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城市兴起的著名代表,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的常用手段及典型例子,城市居民的来源。
5、大学的兴起,主要课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西欧庄园里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以及庄园的管理,分析西欧庄园的特点;
2、通过小组讨论,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
3、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正确认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和接受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精神。城市兴起以后,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了解大学的兴起使欧洲的教育出现新的变化,被认为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西欧庄园的特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原因;
【教学难点】
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正确认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
<一>导入新课:
“中古”,也称“中世纪”,指封建社会历史阶段。封建时代的欧洲乡村是如何管理的呢?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如何的呢?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图片展示:《庄园图解示意图》
教师讲述:“典型的庄园”包括着一个农村和周围的田地。但是普通的庄园,并不如此整齐。较大的庄园往往包括着几个农村,小的庄园有的只占着一个农村的一部分。庄园的土地是封建领主所有,而直接生产者的农民通过各种地和形态,从封建领主的手中取得占用一部分土地的权利,进行个体生产。
3.学生自主学习:在西欧庄园里主要生活着哪些人?在庄园里土地是如何划分的?
提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4.材料展示:
材料一 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
材料二 从日出劳动到日落,劳动的报酬十分微薄。他的家一般是简陋的小屋用糊了泥巴的篱笆建造的。地面就是泥土,从上面下来的雨和雪使泥地变得又湿又冷。农民在一只箱子里塞进些稻草当他的床铺。他的伙食粗糙而单调——不是黑面包就是褐色的面包。如果收成不好就挨饿。饿死的事情决不是没有听说过。他当然是文盲,而且是迷信和恐惧的牺牲品,也时常受到邪恶的领主管家的欺骗。他还要交很多的租税并服役,可以说,他是一个被蔑视、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可怜虫。
5.问题思考:材料二中农奴的生活说明了什么?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西欧庄园的性质。
提示:农奴依附于封建主,缺乏人身自由;自由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6.材料展示:庄园里的佃户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几天为庄园主干活,庄园主直接控制的农奴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为庄园主干活。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7.问题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领主与佃户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提示: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户有义务为领主劳动,领主也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8.材料展示:
材料一 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
材料二 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
9.教师提问:
(1)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具有什么权?
提示:司法权。
(2)根据两则材料分析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是什么。
提示:罚金。
(3)材料中反映了哪些行为会受到法庭的制裁?
提示: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到庄园以外磨面粉、侵犯全体村民权益的行为等。
(4)西欧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习惯法或村法。
(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欧庄园法庭有什么作用?
提示: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庄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中古的西欧城市
1、材料展示: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这是怎么回事?城市难道有不受封建领主控制的特权吗?生活在城市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又是怎样工作的?
2、 城市的兴起原因: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3、著名城市: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和威尼斯、英格兰的伦敦等。
4、兴起的城市特点: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城市规模较小,人口较少。
13世纪,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左右,像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和威尼斯等人口超过5万的城市屈指可数。
佛罗伦萨 米兰
4、由于城市 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农一样履行义务。所以,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5、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有哪些?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看课本相关史料:法兰西琅城市民起义是怎么回事?反映了什么?
琅城是法兰西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主教也是这里的领主,控制着城市。琅城居民募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并建立了自治机构。但主教挥霍了赎金后,背信弃义,擅自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1112年,愤怒的市民举行起义,杀死主教,此后又坚持斗争多年,终于取得了自治地位。反映了城市的兴起使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6、城市取得自治的形式是什么?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既消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了城市的拥护。
在自由城市里,市民 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部分城市取得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利。当然城市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是国王的支持者。
7、基本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
8、意义: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目标导学三:知识的殿堂
1、背景: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
欧洲早期的大学
2、大学的自治地位: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3.国王和教皇对待教育的态度怎样?
国王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4、大学的教育自主权
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5、课程:
中世纪大学生须先上基础课程,它们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进入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这说明了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