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名称:《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学段: 初中
学科: 语文
教材: 部编教材 七年级上册
单元: 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作者简介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背景简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一、听读整体感知标题解说 通过听读,说说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洪江西。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即贬官、降职。
题解: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此
诗。
1.诗歌首句以“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何用意? 二、品读赏析妙笔 诗人选取这两个景物,一是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暮春;二是取其形象意义,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漂泊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雄溪、樠溪、酉溪、?溪、辰溪之总称,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现在,让我们带有感情地再来朗读一下这首诗,体会一下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三、美读感悟诗情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她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杨花子规漂泊不定不如归去写景明月陪伴友人抒情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离愁别绪关怀、思念总 结你还记得哪些关于明月的诗?拓展延伸“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把酒问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 《望月怀远》 跟踪练习1、点名诗人闻讯的时节的一句诗是: 。
2、本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 , 。
3、本诗中将明月人格化,托月送情,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的句子是: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也借助月亮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
4、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