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1)物理: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必修1)物理: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8-16 16: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5.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过程与方法
1.知道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
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方法。21世纪教育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全面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重力的概念和位置
教学过程
新课准备:
匀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加速直线运动有何区别?引入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P54第一段后答:物体速度(大小、方向)发生变化
物体发生形变的含义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P54第二段后举例。
【思考】怎样才能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要想使物体发生形变有哪些方法?
学生答:其它物体对它作用。
新课教学
1.力
⑴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物体受力是相互的,受力物和施力物体同时存在.
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产生力的作用(磁铁间相互作用)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发生,同时消失.
举例:不小心两人碰头,谁头先痛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发生交通事故时,哪一方先形变
总结:力是物体产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力的测量(N)
测量:测力计
(3)力是矢量(结合实例分析)
【想一想】怎样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加速直线运动?
(4)力的图示与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例】重3N木块浮于水面,画出其所受重力的图示(箭头、箭尾均可表示出力的作用点)
  先定力的单位标度——再画出力指向的方向——最后画出。
【思考】苹果从树上由静止下落是受到什么力作用?
2.重力
(1)重力: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同质量的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和高度,受到的重力可能不同):G=mg  g=9.8N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师:下面我们来研究重力作用点(用悬挂、支撑实验说明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可认为集中于某一点。)
3.重心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物体重心位置是几何中心。
②一般物体重心位置和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起重机和载物卡车的重心变化)[21世纪教育网]
【做一做】悬挂法可确定薄板和曲尺重心位置(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将物体沿桌边推出,何时能发生翻转?
总结:物体发生翻转的条件是重心越过支持面。
4.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学生看书P56总结)
(1)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它们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力的分类(按力的性质和力产生的效果分类)
①性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②效果力—动力、阻力、压力、支持力…
严格分清性质力和效果力是物体受力分析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环节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