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作文,在作文中学习
——学科作文教学的基本观点
学习是学习,作文是作文,这是固有的观念。
学习是作文,作文是学习,这是融合和突破。
在学习中作文,让作文言之有物;在作文中学习,让作文言之有用。围绕学习而作文,为了学习而作文,带着作文去学习,让作文和学习携手共进,打通学科,融合文理,开创新的作文教学之路,形成高效自主的学习方式。
注明:学科作文是钟传祎老师独家探索的作文理念,并配套研发各类教学资料,该体系已注册商标,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允许擅自转载,均需承担法律责任。
科学作文:寻访小动物
【我要做到】
1.我会按照老师的要求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做好记录,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
2.我会根据科学书上的要求,学习科学观察法,阅读有关动物的读物和同学交流、观察小动物的收获。
3.我会把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写下来,特别注意它的各种变化,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学习内容】
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第五册第二单元《动物》第一节:《寻访小动物》
【课堂笔记】
老师提出的观察时要注意什么,请记录下来
我们的观察行动:你观察的是什么小动物,你发现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请写在下面:
3.动物的观察记录。
观察地点?
观察时间
身体形态
活动状况
我的联想
?
?
?
?
?
?
?
?
?
?
?
?
4.你在观察时有什么疑惑?怎样找到答案的?
?
?
?
【知识链接】
一、小动物的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2.“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韩愈《山石》)
3.“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二、科学知识:观察动物识天气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三、小动物的故事
红蚂蚁
法布尔《昆虫记》
夏天的下午,我时常看见红蚂蚁出征的队伍,这队伍大约有五、六码长。当它们看见有黑蚂蚁的巢穴时,前面的队伍出现一阵忙乱。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伍往前走。一队的蚂蚁仍旧列着队伍蜿蜒不停地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小径,有时在荒草的枯叶中若隐若现。
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黑蚂蚁的巢穴,就长驱直入地进入到小蚂蚁的卧室里,把它们抱出了巢。在巢内,红蚂蚁和黑蚂蚁有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最终黑蚂蚁败下阵来,无可奈何地让强盗们把自己的孩子抢走。
我再讲一下它们一路上怎样回去的情形吧。
有一天我看见一队出征的蚂蚁沿着池边前进,那时天刮着大风,许多蚂蚁被吹落了,白白地做了鱼的美餐。这一次鱼又多吃了一批意外的食物——黑蚂蚁的婴儿。显然蚂蚁不会像蜜蜂那样,会选择另一条路回家,它们只会沿着原路回家。
【作文导图】
【作文课堂】
哇哇老师:同学们,经过观察,你发现小动物的样子,有什么特点?
吉吉:老师,乌龟背着重重的壳,就像它的盔甲。
喳喳:我观察的金鱼头上戴着一顶大红帽,尾巴好像一把扇子,可漂亮了。
哇哇老师:我们首先要观察动物的样子,可以看看它的体型、毛色、四肢等,然后抓住它最有特点的来写。其次要制定一个观察计划,准备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怎样来观察小动物,要运用哪些观察的仪器,怎么用等;接着,观察时要特别注意小动物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越细致越好。最后整理成文,把你的观察所得,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来,你的科学观察作文就成功了。
喳喳:老师,我的观察记录很详细,但我还是不知道怎么注意小动物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你能教教我吗?
哇哇老师:好啊,大家可以关注小动物觅食、休息、活动时的不同变化呀。
吉吉:对了,只要鱼缸里有一点声音,乌龟就会把身子躲进壳里。
喳喳:鱼儿觅食时,会游到水面上来,嘴巴一张一合的。
哇哇老师:对了,同时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感受,这样会更生动。大家科学课上做了很多的观察记录,我们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就可以,先写外形,再写生活习性,动物如何吃东西,如何睡觉,如何活动,如何找东西,把自己观察最仔细,感受最深的内容写出来,一定会很棒!
【写前训练】
1.词语积累。读读下面的词语,哪些可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请抄写在方格中并补充自己掌握的词语。
蹦蹦跳跳 ?小心翼翼?? 可怜巴巴 细嚼慢咽
威风凛凛 ?怡然自得? 不理不睬 ?肥头大耳
?
2.我补充的词语:
3.句子欣赏。
读读下面的文段,哪些好句子可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请用直线画出来,想一想它好在哪里?
□蜗牛长相很怪,没有骨骼,全身都是肌肉,还有一个整天驮着的外壳――蜗牛的小屋。它的软身体头部上,长着两对触角,一对是长的,一对是短的。听说,长触角相当于人的眼睛,短触角相当于人的鼻子。柔软的身躯下,有扁平的像吸盘一般的足,缓缓向前蠕动。
□小金鱼游起泳来更是婀娜多姿,体形优美。游泳的时候,小金鱼身上的鳍像水中的一把把“扇子”,左右扇动,打出水中朵朵浪花。尾鳍一摇一摆,使身体保持平衡,好似水中的“方向盘”。它们有的穿着华丽的金衣,有的穿着高贵的黑礼服,有的打扮得花枝招展。它们的举动温文尔雅,一派绅士淑女的风范。
□乌龟长着一个三角脑袋,两只圆溜溜的小眼睛总是向四处张望着什么。它的眼皮可有趣了,别的动物的眼皮是长在上面的,可它的眼皮却是长在下面的。它的4只脚都很短,脚趾之间还长着像蹼一样的肉。它身上有一套“护身服”,这就是它的“盔甲”。“盔甲”上有13块六角形的图案,无论大乌龟,还是小乌龟,总是“背”着13块大小不一的六角形图案。它的尾巴又粗、又短、又尖,是动物中罕见的尾巴。
4.我选择的开头方式是:
□直入式 □抒情式 □点题式 □描写式 □提问式?
我准备这样开头:
5.我选择的结尾方式是:
□自然式 □照应式 □含蓄式 □点题式 □总结式
我准备这样结尾:
6.根据科学课的学习内容,我确定了作文的材料,并拟定了几个题目:
???
【同伴佳作】
螃蟹
前几天,爸爸带回了二十来只可爱的螃蟹。
螃蟹有我半个巴掌大,外壳除了腹部以外都呈青绿色,好像披着一件翠绿的罩衣。它那硬梆梆的身子,活像穿了一身盔甲。看,那一对粗壮的蟹钳,似乎摆起“拳击”的架势。呀,那八条步足,每条都由七个小节组成,像八条细长的“七节棍”。尖端的一节呈爪状,其余各节的形状如扁棒或短柱形。步足上还长着一些细毛,给这副威风的模样,添上了几分气势。 别看它样子笨拙,活动起来可灵活了。螃蟹是横着走路的,走起路来像个横冲直撞的醉汉,难怪有句歌谣:“横冲直撞真糟糕”呢!那些家伙还作起了自己的“热身运动”。有的竟当起了“运动员”,学起了“举重”,大钳子一张一合。它们的运动“细胞”可真够活跃的。 更有趣的是它们觅食的样子。我们把食物丢进盆里,一只“馋猫”用它那八条步足灵活地抬起、落下,沙沙作响。它用蟹钳当筷子美食了一餐。 尤为让我喜爱的是那只碗口大的螃蟹。呵,它正吐着泡沫,瞪着眼睛,举着“大钳”好像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着和“侵犯者”厮打。我用小竹棍一捅它的壳,它将“大钳”往水里一搅便逃走了。
爸爸带回的螃蟹真可爱。
【想想练练】
1.读一读这篇文章,用圆圈圈出有新鲜感的词语。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写,先写了螃蟹的 ,再写螃蟹的步态,以及螃蟹的 。作者特别注意了螃蟹在不同时候的变化,写得很细致。
4.你觉得这篇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有哪些?
【我来写写】
嘘,我要开始作文啦。我已经坐好了,没有人打搅我。我要一口气写下去,我不回头看写过的文字,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一刻不停地写,直到写完最后一个字。
我最满意的题目是:
【自己打分】
1.我的文章共写了 字,用了 分钟。
2.文章中的好词好句:
好词有:
好句有:
3.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是 。
我达到了□ 还要努力□
我的文章可以评定为:
合格□ 良好□ 优秀□
【父母的话】
【同学评说】
【老师建议】
?
?
课件21张PPT。在学习中作文,在作文中学习
——学科作文教学的基本观点
学习是学习,作文是作文,这是固有的观念。
学习是作文,作文是学习,这是融合和突破。
在学习中作文,让作文言之有物;在作文中学习,让作文言之有用。围绕学习而作文,为了学习而作文,带着作文去学习,让作文和学习携手共进,打通学科,融合文理,开创新的作文教学之路,形成高效自主的学习方式。
注明:学科作文是钟传祎老师独家探索的作文理念,并配套研发各类教学资料,该体系已注册商标,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允许擅自转载,均需承担法律责任。
科学作文:寻访小动物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第五册第二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第五册第二单元《动物》第一节:《寻访小动物》老师提出的观察时要注意什么,请记录下来我们的观察行动:你观察的是什么
小动物,你发现它有什么独特的地
方,请写在下面:动物的观察记录。
你在观察时有什么疑惑?
怎样找到答案的?知识链接( 一)小动物的诗句( 二)科学知识:观察动物识天气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韩愈《山石》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 三)小动物的故事 红蚂蚁
法布尔《昆虫记》
夏天的下午,我时常看见红蚂蚁出征的队伍,这队伍大约有五、六码长。当它们看见有黑蚂蚁的巢穴时,前面的队伍出现一阵忙乱。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伍往前走。一队的蚂蚁仍旧列着队伍蜿蜒不停地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小径,有时在荒草的枯叶中若隐若现。
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黑蚂蚁的巢穴,就长驱直入地进入到小蚂蚁的卧室里,把它们抱出了巢。在巢内,红蚂蚁和黑蚂蚁有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最终黑蚂蚁败下阵来,无可奈何地让强盗们把自己的孩子抢走。
我再讲一下它们一路上怎样回去的情形吧。
有一天我看见一队出征的蚂蚁沿着池边前进,那时天刮着大风,许多蚂蚁被吹落了,白白地做了鱼的美餐。这一次鱼又多吃了一批意外的食物——黑蚂蚁的婴儿。显然蚂蚁不会像蜜蜂那样,会选择另一条路回家,它们只会沿着原路回家。作文导图作文课堂哇哇老师:同学们,经过观察,你发现小动物的样子,有什么特点?
吉吉:老师,乌龟背着重重的壳,就像它的盔甲。
喳喳:我观察的金鱼头上戴着一顶大红帽,尾巴好像一把扇子,可漂亮了。作文课堂作文课堂吉吉:对了,只要鱼缸里有一点声音,乌龟就会把身子躲进壳里。
喳喳:鱼儿觅食时,会游到水面上来,嘴巴一张一合的。读读下面的词语,哪些可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请抄写在方格中并补充自己掌握的词语。写前训练写前训练我准备这样开头: 4.我选择的开头方式是:我准备这样结尾:5.我选择的结尾方式是:6.根据科学课的学习内容,我确定了作文的材料,并拟定了几个题目:同伴佳作
螃蟹
前几天,爸爸带回了二十来只可爱的螃蟹。
螃蟹有我半个巴掌大,外壳除了腹部以外都呈青绿色,好像披着一件翠绿的罩衣。它那硬梆梆的身子,活像穿了一身盔甲。看,那一对粗壮的蟹钳,似乎摆起“拳击”的架势。呀,那八条步足,每条都由七个小节组成,像八条细长的“七节棍”。尖端的一节呈爪状,其余各节的形状如扁棒或短柱形。步足上还长着一些细毛,给这副威风的模样,添上了几分气势。
别看它样子笨拙,活动起来可灵活了。螃蟹是横着走路的,走起路来像个横冲直撞的醉汉,难怪有句歌谣:“横冲直撞真糟糕”呢!那些家伙还作起了自己的“热身运动”。有的竟当起了“运动员”,学起了“举重”,大钳子一张一合。它们的运动“细胞”可真够活跃的。
更有趣的是它们觅食的样子。我们把食物丢进盆里,一只“馋猫”用它那八条步足灵活地抬起、落下,沙沙作响。它用蟹钳当筷子美食了一餐。
尤为让我喜爱的是那只碗口大的螃蟹。呵,它正吐着泡沫,瞪着眼睛,举着“大钳”好像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着和“侵犯者”厮打。我用小竹棍一捅它的壳,它将“大钳”往水里一搅便逃走了。
爸爸带回的螃蟹真可爱。
想想练练1.读一读这篇文章,用圆圈圈出有新鲜感的词语。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写,先写了螃蟹的_____,再写螃蟹的步态,以及螃蟹的______。作者特别注意了螃蟹在不同时候的变化,写得很细致。
4.你觉得这篇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有哪些?我最满意的题目是: 我来写写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在学习中作文,在作文中学习
——学科作文教学的基本观点
学习是学习,作文是作文,这是固有的观念。
学习是作文,作文是学习,这是融合和突破。
在学习中作文,让作文言之有物;在作文中学习,让作文言之有用。围绕学习而作文,为了学习而作文,带着作文去学习,让作文和学习携手共进,打通学科,融合文理,开创新的作文教学之路,形成高效自主的学习方式。
注明:学科作文是钟传祎老师独家探索的作文理念,并配套研发各类教学资料,该体系已注册商标,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允许擅自转载,均需承担法律责任。
科学作文:寻访小动物
【我要做到】
1.我会按照老师的要求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做好记录,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
2.我会根据科学书上的要求,学习科学观察法,阅读有关动物的读物和同学交流、观察小动物的收获。
3.我会把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写下来,特别注意它的各种变化,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学习内容】
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第五册第二单元《动物》第一节:《寻访小动物》
【课堂笔记】
老师提出的观察时要注意什么,请记录下来
我们的观察行动:你观察的是什么小动物,你发现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请写在下面:
3.动物的观察记录。
观察地点?
观察时间
身体形态
活动状况
我的联想
?
?
?
?
?
?
?
?
?
?
?
?
4.你在观察时有什么疑惑?怎样找到答案的?
?
?
?
【知识链接】
一、小动物的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2.“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韩愈《山石》)
3.“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二、科学知识:观察动物识天气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三、小动物的故事
红蚂蚁
法布尔《昆虫记》
夏天的下午,我时常看见红蚂蚁出征的队伍,这队伍大约有五、六码长。当它们看见有黑蚂蚁的巢穴时,前面的队伍出现一阵忙乱。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伍往前走。一队的蚂蚁仍旧列着队伍蜿蜒不停地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小径,有时在荒草的枯叶中若隐若现。
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黑蚂蚁的巢穴,就长驱直入地进入到小蚂蚁的卧室里,把它们抱出了巢。在巢内,红蚂蚁和黑蚂蚁有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最终黑蚂蚁败下阵来,无可奈何地让强盗们把自己的孩子抢走。
我再讲一下它们一路上怎样回去的情形吧。
有一天我看见一队出征的蚂蚁沿着池边前进,那时天刮着大风,许多蚂蚁被吹落了,白白地做了鱼的美餐。这一次鱼又多吃了一批意外的食物——黑蚂蚁的婴儿。显然蚂蚁不会像蜜蜂那样,会选择另一条路回家,它们只会沿着原路回家。
【作文导图】
【作文课堂】
哇哇老师:同学们,经过观察,你发现小动物的样子,有什么特点?
吉吉:老师,乌龟背着重重的壳,就像它的盔甲。
喳喳:我观察的金鱼头上戴着一顶大红帽,尾巴好像一把扇子,可漂亮了。
哇哇老师:我们首先要观察动物的样子,可以看看它的体型、毛色、四肢等,然后抓住它最有特点的来写。其次要制定一个观察计划,准备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怎样来观察小动物,要运用哪些观察的仪器,怎么用等;接着,观察时要特别注意小动物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越细致越好。最后整理成文,把你的观察所得,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来,你的科学观察作文就成功了。
喳喳:老师,我的观察记录很详细,但我还是不知道怎么注意小动物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你能教教我吗?
哇哇老师:好啊,大家可以关注小动物觅食、休息、活动时的不同变化呀。
吉吉:对了,只要鱼缸里有一点声音,乌龟就会把身子躲进壳里。
喳喳:鱼儿觅食时,会游到水面上来,嘴巴一张一合的。
哇哇老师:对了,同时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感受,这样会更生动。大家科学课上做了很多的观察记录,我们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就可以,先写外形,再写生活习性,动物如何吃东西,如何睡觉,如何活动,如何找东西,把自己观察最仔细,感受最深的内容写出来,一定会很棒!
【写前训练】
1.词语积累。读读下面的词语,哪些可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请抄写在方格中并补充自己掌握的词语。
蹦蹦跳跳 ?小心翼翼?? 可怜巴巴 细嚼慢咽
威风凛凛 ?怡然自得? 不理不睬 ?肥头大耳
?
2.我补充的词语:
3.句子欣赏。
读读下面的文段,哪些好句子可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请用直线画出来,想一想它好在哪里?
□蜗牛长相很怪,没有骨骼,全身都是肌肉,还有一个整天驮着的外壳――蜗牛的小屋。它的软身体头部上,长着两对触角,一对是长的,一对是短的。听说,长触角相当于人的眼睛,短触角相当于人的鼻子。柔软的身躯下,有扁平的像吸盘一般的足,缓缓向前蠕动。
□小金鱼游起泳来更是婀娜多姿,体形优美。游泳的时候,小金鱼身上的鳍像水中的一把把“扇子”,左右扇动,打出水中朵朵浪花。尾鳍一摇一摆,使身体保持平衡,好似水中的“方向盘”。它们有的穿着华丽的金衣,有的穿着高贵的黑礼服,有的打扮得花枝招展。它们的举动温文尔雅,一派绅士淑女的风范。
□乌龟长着一个三角脑袋,两只圆溜溜的小眼睛总是向四处张望着什么。它的眼皮可有趣了,别的动物的眼皮是长在上面的,可它的眼皮却是长在下面的。它的4只脚都很短,脚趾之间还长着像蹼一样的肉。它身上有一套“护身服”,这就是它的“盔甲”。“盔甲”上有13块六角形的图案,无论大乌龟,还是小乌龟,总是“背”着13块大小不一的六角形图案。它的尾巴又粗、又短、又尖,是动物中罕见的尾巴。
4.我选择的开头方式是:
□直入式 □抒情式 □点题式 □描写式 □提问式?
我准备这样开头:
5.我选择的结尾方式是:
□自然式 □照应式 □含蓄式 □点题式 □总结式
我准备这样结尾:
6.根据科学课的学习内容,我确定了作文的材料,并拟定了几个题目:
???
【同伴佳作】
螃蟹
前几天,爸爸带回了二十来只可爱的螃蟹。
螃蟹有我半个巴掌大,外壳除了腹部以外都呈青绿色,好像披着一件翠绿的罩衣。它那硬梆梆的身子,活像穿了一身盔甲。看,那一对粗壮的蟹钳,似乎摆起“拳击”的架势。呀,那八条步足,每条都由七个小节组成,像八条细长的“七节棍”。尖端的一节呈爪状,其余各节的形状如扁棒或短柱形。步足上还长着一些细毛,给这副威风的模样,添上了几分气势。 别看它样子笨拙,活动起来可灵活了。螃蟹是横着走路的,走起路来像个横冲直撞的醉汉,难怪有句歌谣:“横冲直撞真糟糕”呢!那些家伙还作起了自己的“热身运动”。有的竟当起了“运动员”,学起了“举重”,大钳子一张一合。它们的运动“细胞”可真够活跃的。 更有趣的是它们觅食的样子。我们把食物丢进盆里,一只“馋猫”用它那八条步足灵活地抬起、落下,沙沙作响。它用蟹钳当筷子美食了一餐。 尤为让我喜爱的是那只碗口大的螃蟹。呵,它正吐着泡沫,瞪着眼睛,举着“大钳”好像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着和“侵犯者”厮打。我用小竹棍一捅它的壳,它将“大钳”往水里一搅便逃走了。
爸爸带回的螃蟹真可爱。
【想想练练】
1.读一读这篇文章,用圆圈圈出有新鲜感的词语。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写,先写了螃蟹的 ,再写螃蟹的步态,以及螃蟹的 。作者特别注意了螃蟹在不同时候的变化,写得很细致。
4.你觉得这篇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有哪些?
【我来写写】
嘘,我要开始作文啦。我已经坐好了,没有人打搅我。我要一口气写下去,我不回头看写过的文字,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一刻不停地写,直到写完最后一个字。
我最满意的题目是:
【自己打分】
1.我的文章共写了 字,用了 分钟。
2.文章中的好词好句:
好词有:
好句有:
3.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是 。
我达到了□ 还要努力□
我的文章可以评定为:
合格□ 良好□ 优秀□
【父母的话】
【同学评说】
【老师建议】
?
?
课件21张PPT。在学习中作文,在作文中学习
——学科作文教学的基本观点
学习是学习,作文是作文,这是固有的观念。
学习是作文,作文是学习,这是融合和突破。
在学习中作文,让作文言之有物;在作文中学习,让作文言之有用。围绕学习而作文,为了学习而作文,带着作文去学习,让作文和学习携手共进,打通学科,融合文理,开创新的作文教学之路,形成高效自主的学习方式。
注明:学科作文是钟传祎老师独家探索的作文理念,并配套研发各类教学资料,该体系已注册商标,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允许擅自转载,均需承担法律责任。
科学作文:寻访小动物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第五册第二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第五册第二单元《动物》第一节:《寻访小动物》老师提出的观察时要注意什么,请记录下来我们的观察行动:你观察的是什么
小动物,你发现它有什么独特的地
方,请写在下面:动物的观察记录。
你在观察时有什么疑惑?
怎样找到答案的?知识链接( 一)小动物的诗句( 二)科学知识:观察动物识天气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韩愈《山石》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 三)小动物的故事 红蚂蚁
法布尔《昆虫记》
夏天的下午,我时常看见红蚂蚁出征的队伍,这队伍大约有五、六码长。当它们看见有黑蚂蚁的巢穴时,前面的队伍出现一阵忙乱。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伍往前走。一队的蚂蚁仍旧列着队伍蜿蜒不停地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小径,有时在荒草的枯叶中若隐若现。
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黑蚂蚁的巢穴,就长驱直入地进入到小蚂蚁的卧室里,把它们抱出了巢。在巢内,红蚂蚁和黑蚂蚁有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最终黑蚂蚁败下阵来,无可奈何地让强盗们把自己的孩子抢走。
我再讲一下它们一路上怎样回去的情形吧。
有一天我看见一队出征的蚂蚁沿着池边前进,那时天刮着大风,许多蚂蚁被吹落了,白白地做了鱼的美餐。这一次鱼又多吃了一批意外的食物——黑蚂蚁的婴儿。显然蚂蚁不会像蜜蜂那样,会选择另一条路回家,它们只会沿着原路回家。作文导图作文课堂哇哇老师:同学们,经过观察,你发现小动物的样子,有什么特点?
吉吉:老师,乌龟背着重重的壳,就像它的盔甲。
喳喳:我观察的金鱼头上戴着一顶大红帽,尾巴好像一把扇子,可漂亮了。作文课堂作文课堂吉吉:对了,只要鱼缸里有一点声音,乌龟就会把身子躲进壳里。
喳喳:鱼儿觅食时,会游到水面上来,嘴巴一张一合的。读读下面的词语,哪些可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请抄写在方格中并补充自己掌握的词语。写前训练写前训练我准备这样开头: 4.我选择的开头方式是:我准备这样结尾:5.我选择的结尾方式是:6.根据科学课的学习内容,我确定了作文的材料,并拟定了几个题目:同伴佳作
螃蟹
前几天,爸爸带回了二十来只可爱的螃蟹。
螃蟹有我半个巴掌大,外壳除了腹部以外都呈青绿色,好像披着一件翠绿的罩衣。它那硬梆梆的身子,活像穿了一身盔甲。看,那一对粗壮的蟹钳,似乎摆起“拳击”的架势。呀,那八条步足,每条都由七个小节组成,像八条细长的“七节棍”。尖端的一节呈爪状,其余各节的形状如扁棒或短柱形。步足上还长着一些细毛,给这副威风的模样,添上了几分气势。
别看它样子笨拙,活动起来可灵活了。螃蟹是横着走路的,走起路来像个横冲直撞的醉汉,难怪有句歌谣:“横冲直撞真糟糕”呢!那些家伙还作起了自己的“热身运动”。有的竟当起了“运动员”,学起了“举重”,大钳子一张一合。它们的运动“细胞”可真够活跃的。
更有趣的是它们觅食的样子。我们把食物丢进盆里,一只“馋猫”用它那八条步足灵活地抬起、落下,沙沙作响。它用蟹钳当筷子美食了一餐。
尤为让我喜爱的是那只碗口大的螃蟹。呵,它正吐着泡沫,瞪着眼睛,举着“大钳”好像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着和“侵犯者”厮打。我用小竹棍一捅它的壳,它将“大钳”往水里一搅便逃走了。
爸爸带回的螃蟹真可爱。
想想练练1.读一读这篇文章,用圆圈圈出有新鲜感的词语。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写,先写了螃蟹的_____,再写螃蟹的步态,以及螃蟹的______。作者特别注意了螃蟹在不同时候的变化,写得很细致。
4.你觉得这篇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有哪些?我最满意的题目是: 我来写写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