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从共和国到大帝国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悉罗马从城邦发展到帝国的过程。
(2)知道早期基督教的概况。
2.能力目标
通过疏理罗马的兴衰,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深刻感受统治阶段腐朽导致失去政权的历史教训。
教学重点
罗马从城邦发展到帝国的过程;早期基督教的概况。
教学难点
罗马共和国倾覆和帝国灭亡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搜集相关史料和历史人物的历史故事,设计制作导学案、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开展课前预习,标注基础知识要点。(2)尝试独立疏理历史脉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公元前79年的一天,生活在离维苏威火山不远处的古罗马城市——庞贝城中的人们依然像往常一样正常地生活,此时他们万万没料到即将面临一场毁灭性的大灾难。火山的突然爆发,将整个城市掩埋在厚厚的火山灰下,直到1000多年后人们才重新发现了这座被掩埋的城市。
庞贝城的发掘反映出当时城市手工业的兴旺景象。庞贝遗址中有呢绒、珠宝、石工、香料、玻璃、铁器、磨粉、面包等作坊。庞贝古城的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好,出土的很多壁画、生活物品等可以很直观地让现代人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但同时也可以生动反映出当时罗马人生活的堕落,甚至可以在此找到后来罗马帝国衰落的一些蛛丝马迹。
讲授新课:
一、从城邦到帝国
1.罗马城邦是如何诞生的?起初,国家实行什么体制?罗马的第一任国王是谁?
(1)约公元前753年,台伯河畔的一些村落联合起来,破土建城,罗马城邦由此诞生。(2)君主制。(3)罗慕洛斯。
2.罗马贵族共和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公元前509年,不满君主暴政的罗马人发动起义,推翻王权,建立起贵族共和国。
3.罗马共和国是怎样称霸地中海的?
(1)共和国立国之初,强敌环伺,流亡国外的君主也力图复辟,战争成了他们生活的主题之一。(2)在剑与火的考验中,罗马人不断扩张,至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发展为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庞大国家,称霸地中海。
4.教师出示材料:
在公元前4世纪的城邦危机时期,希腊奴隶制经济在战乱之中仍继续有所发展,因为从实质上说,城邦危机本身就是奴隶制发展的结果。奴隶制经济要求建立大国甚至帝国,原来小国家民的希腊城邦却和这一要求背道而驰。城邦体制要被奴隶制的进一步发展所抛弃,于是出现了城邦危机,而在危机中,奴隶制经济仍将不断取得进展。危机引起的战争虽然破坏生产,却对奴隶制发展不无好处,因为战争提供了滔滔不绝的奴隶来源,还使许多奴隶主借战争大发横财。另一方面,奴隶制的发展又破坏了城邦的经济基础,公民中的小农和手工业者在战乱之中纷纷破产,进一步加深城邦的危机。
一摘编自吴于度、齐世荣《世界史》
教师讲述并提问:从上面一段精辟的论述,大家可以看出在公元前4世纪,希腊和罗马的奴隶制经济都有所发展,但希腊却在奴隶制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陷入了城邦危机,进而导致社会的动荡,以致于后来被马其顿确立了对整个希腊的霸权。而罗马此时在奴隶制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却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小国寡民的城邦的束缚,不断扩张。一成一败之间,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后回答,罗马的不断扩张除了促使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之外,还给罗马社会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社会矛盾的激化与罗马帝国的成立有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1)罗马上层追逐财富,醉心声色犬马,而广大小农经济纷纷破产,社会矛盾尖锐,被征服地区的人民也不断起义。(2)公元前2世纪末叶,罗马爆发了长期内战。青年贵族屋大维在内战后期脱颖而出,削平割据势力,重建国家统一与秩序。公元前27年,他结束共和制,成为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元首)。
5.罗马帝国极盛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200多年后,陷入混乱、分裂。罗马帝国分裂的情况是怎样的?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个政权: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中心,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庭)为首都。
6.两罗马帝国是如何灭亡的?
(1)公元5世纪后,西罗马帝国内部贫民与奴隶起义此起彼伏,居住在帝国边境附近的所谓“蛮族”人乘虚大举入侵。
(2)476年,蛮族雇佣兵首领废黜最后一位西罗马君主,西罗马帝国灭亡。
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诞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基督教是如何产生的?其教义有哪些?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早期基督教。
二、早期基督教
1.教师出示材料:
早期基督教提倡平等、博爱和互助,鄙视富人权贵等,对受到现实压迫的民众具有巨大吸引力。但是一些罗马统治者担心基督教教义对自己的统治不利,因此对基督徒进行了残酷迫害。
教师讲述并提问:基督教最早出现在罗马统治下的犹太下层群众中,是穷人的宗教。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回答,基督教于何时何地产生?相传其创始人是谁?基督教的主要教义有哪些?
(1)公元l世纪左右,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等地区。(2)耶稣。(3)基督教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类与生俱来即有“原罪”,耶稣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人们只要信奉耶稣,忍受苦难,死后灵魂就可以升入“天堂”。
2.罗马皇帝于何时定基督教为国教?该宗教成为国教后,其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1)公元4世纪末。(2)基督教逐渐盛行于欧洲各地。
小结:
本课我们一起了解了罗马的兴盛与衰落以及早期基督教的概况。
教学反思
成功运用考古发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感知历史,从而有助于学生把握和学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