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下图示意“世界海陆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图中④表示的大洲描述正确的是
A. 平均海拔最低 B. 最湿润的大洲
C. 平均海拔最高 D. “热带大陆”之称
2.图中A表示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一路”经过的甲地区,气候湿热,最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 小麦 B. 玉米 C. 水稻 D. 青稞
4.“一带”经过的乙地区,深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 种植业 B. 畜牧业 C. 林业 D. 渔业
5.“一带”经过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澳大利亚 C. 巴西 D. 俄罗斯
地球表面海陆交错分布,区域环境各具特色。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不同纬线穿过的海陆比例不同。下列纬线中,所穿过的陆地比例最高的是
A. 北极圈 B. 赤道 C. 南回归线 D. 南极圈
7.从河流流向分析,M所在大洲的地势特点是
A. 东高西低 B. 北高南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部低四周高
8.在一次国际青少年网络交流中。图中四个国家的学生分别对本国的地理特征作出了如下 描述,错误的是
A. 甲——经济实力雄厚,旅游业发达.居民主要是白种人
B. 乙——素有“骑在羊背上国家”、“坐在矿车里国家”之称
C. 丙——农业发达,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D. 丁——北部是广阔的热带草原,南部是茂密的热帮雨林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根据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9.左图数据说明了我们“家园”的( )
A. 海陆分布 B. 质量
C. 高低起伏 D. 大小
10.右图显示“家园”的海陆面积比约( )
A. 7:3 B. 8:2 C. 2:8 D. 4:6
世界上的事物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如板块在运动,海陆在变迁。读局部板块图,完成下列各题。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为阿尔卑斯山脉、B为喜马拉雅山脉 B. 甲为亚洲板块、乙非洲板块
C. 丙为印度洋板块 D. C为地中海、D为红海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B. B山脉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C. C海位于板块挤压地带,几千万年后这个海域可能消失
D. D海位于板块张裂之处,几千万年后这个海域可能成为新的大洋
阅读三个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①②③大洲分别是
A. 亚洲、非洲、欧洲
B. 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C. 北美洲、欧洲、亚洲
D. 南美洲、非洲、南极洲
14.贝贝乘轮船从②大洲西部前往巴西,走最短航线须经过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 印度洋
15.读图发现,①大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②大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可以支持下列哪个结论
A. 大陆漂移假说 B. 全球上要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C. ①大洲西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 ①②两大洲热带面积广大
小柳同学搜集了一些关于海陆变迁的证据:①在上海市的西部自北向南可以找到一条断断续续的古贝壳沙带,这是五六千年前的古海岸线;②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③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④澳门总面积因沿岸填海造陆不断扩大。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说明桑田可以变成沧海的实例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因人类活动引起海陆变迁的实例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北京时间2006年5月27日6时53分,一场里氏6.2级的强震袭击了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人口稠密的日蕙市及周边地区。这是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之后,印尼遭遇的重大自然灾难。据此并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8.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亚欧板块与( )
A. 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B. 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
C. 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D. 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19.图中的甲海峡是( )
A. 直布罗陀海峡 B. 白令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D. 霍尔木兹海峡
20.每年通过甲海峡到日本的货船,运量最大的货物是( )
A. 煤炭 B. 石油 C. 农产品 D. 汽车
二、综合题。(共50分)
21.(题文)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将于2018年11月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读“G20国家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 A、B两国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
(2)从“G20国家分布图”中可知,没有成员国分布的大洲是________。
(3)从经济发展水平看,C所在大洲大部分属________国家。
(4)若我国领导人乘专机到阿根廷参加2018年G20峰会,需要经过的大洋D为____洋,该洋沿岸多火山、地震,试分析原因。
(5)B国所在大洲有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_____________,请从气候角度分析该河水量大的原因。
(6)E国所在的东南亚地区处在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_______海峡是经过这个路口的“咽喉”,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7)F国所在的西亚地区和我国江南地区纬度相近,但景观差异很大。请简要分析原因。
22.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呈“S”型的大洋乙是_________。
(2)A洲和B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
(3)全部位于北半球且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_________(填字母)。
(4)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丙是_________。
(5)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_。(填字母)
23.读“陆半球地图”,回答问题。
(1)A大洲居民以________人种为主。
(2)从发展水平看,B大洲大多为____________国家。
(3)七大洲中,“陆半球地图”没有显示的大洲有大洋洲和_________。
(4)简述C大洲地势与河流的关系_________。
(5)在某次军事演练活动中,彼得船长驾船从D点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行驶了500千米后,发现只能回到D点的正东面。请用地理知识向彼得船长解释不能回到D点的原因:______。
24.暑假时,上海中学生小明随家人搭乘轮船去伦敦看英超足球比赛。轮船航线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问题。
(1)轮船从上海出发,依次经东海、台湾海峡、南海、A__________海峡、印度洋、红海,B__________运河、地中海、大西洋到达伦敦。
(2)暑假期间,上海正常情况下降水量属于 (“较多”、“较少”、“一般”)的季节。
(3)途经B运河时,发现有大量的油轮同行,这些油轮中所装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地区,该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湾及其沿岸地区,请用斜线在图中标出该海湾的位置。
(4)世界最高峰C是 。
(5)①②③三个大洲中,发达国家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是 。(填代号)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下图示意“世界海陆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图中④表示的大洲描述正确的是
A. 平均海拔最低 B. 最湿润的大洲
C. 平均海拔最高 D. “热带大陆”之称
2.图中A表示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答案】
1.D
2.A
【解析】
2.图中A是太平洋,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
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一路”经过的甲地区,气候湿热,最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 小麦 B. 玉米 C. 水稻 D. 青稞
4.“一带”经过的乙地区,深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 种植业 B. 畜牧业 C. 林业 D. 渔业
5.“一带”经过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澳大利亚 C. 巴西 D. 俄罗斯
【答案】
3.C
4.B
5.D
【解析】“一带一路”是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三大洲的贸易路线,沿线经过的地区差异很大,自东向西经过许多国家。
5.“一带”经过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大部分地区纬度高,冬季漫长而寒冷,故选D。 络交流中。图中四个国家的学生分别对本国的地理特征作出了如下 描述,错误的是
A. 甲——经济实力雄厚,旅游业发达.居民主要是白种人
B. 乙——素有“骑在羊背上国家”、“坐在矿车里国家”之称
C. 丙——农业发达,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D. 丁——北部是广阔的热带草原,南部是茂密的热帮雨林
【答案】
6.A
7.C
8.D
【解析】
7.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8.丁是巴西,北部是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根据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9.左图数据说明了我们“家园”的( )
A. 海陆分布 B. 质量
C. 高低起伏 D. 大小
10.右图显示“家园”的海陆面积比约( )
A. 7:3 B. 8:2 C. 2:8 D. 4:6
【答案】
9.D
10.A
【解析】
【分析】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
9.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图1生动说明了地球的大小。故选D。
10.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约为7:3。故选B。
小柳同学搜集了一些关于海陆变迁的证据:①在上海市的西部自北向南可以找到一条断断续续的古贝壳沙带,这是五六千年前的古海岸线;②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③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④澳门总面积因沿岸填海造陆不断扩大。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说明桑田可以变成沧海的实例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因人类活动引起海陆变迁的实例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16.C
17.D
17.海陆变迁的原因包括海平面上升、地壳下沉和人类的活动,以上四个例子中,澳门的填海造陆属于人类活动影响海陆变迁,故选D。
北京时间2006年5月27日6时53分,一场里氏6.2级的强震袭击了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人口稠密的日蕙市及周边地区。这是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之后,印尼遭遇的重大自然灾难。据此并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8.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亚欧板块与( )
A. 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B. 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
C. 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D. 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19.图中的甲海峡是( )
A. 直布罗陀海峡 B. 白令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D. 霍尔木兹海峡
20.每年通过甲海峡到日本的货船,运量最大的货物是( )
A. 煤炭 B. 石油 C. 农产品 D. 汽车
【答案】
18.C
19.C
20.B
【解析】东南亚地区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处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18.由图可知,此次印度尼西亚地震的震中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故选C。
19.图中甲海峡是位于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选C。
(4)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读图可知: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丙是印度洋。
(5)七大洲中,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
23.读“陆半球地图”,回答问题。
(1)A大洲居民以________人种为主。
(2)从发展水平看,B大洲大多为____________国家。
(3)七大洲中,“陆半球地图”没有显示的大洲有大洋洲和_________。
(4)简述C大洲地势与河流的关系_________。
(5)在某次军事演练活动中,彼得船长驾船从D点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行驶了500千米后,发现只能回到D点的正东面。请用地理知识向彼得船长解释不能回到D点的原因:______。
【答案】(1)白色 (2)发展中(3)南极洲(4)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导致河流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5)经线等长,纬线不等长。(或:经线等长,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解析】(1)读图可知,A是欧洲,主要人种是白种人。
(4)读图可知,C是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导致河流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5)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由于经线等长,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所以不能回到出发点。
点睛:该题考查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读图分析即可。
24.暑假时,上海中学生小明随家人搭乘轮船去伦敦看英超足球比赛。轮船航线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问题。
(1)轮船从上海出发,依次经东海、台湾海峡、南海、A__________海峡、印度洋、红海,B__________运河、地中海、大西洋到达伦敦。
(2)暑假期间,上海正常情况下降水量属于 (“较多”、“较少”、“一般”)的季节。
(3)途经B运河时,发现有大量的油轮同行,这些油轮中所装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地区,该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湾及其沿岸地区,请用斜线在图中标出该海湾的位置。
(4)世界最高峰C是 。
(5)①②③三个大洲中,发达国家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是 。(填代号)
【答案】(1)马六甲 苏伊士
(2)较多
(3)波斯(1分) 在图上正确标出位置1分
(4)珠穆朗玛峰
(5)②
【解析】(1)轮船从上海出发,依次经东海、台湾海峡、南海、A表示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B表示的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到达伦敦。
(5)①②③三个大洲中,发达国家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是②表示的欧洲西部。
【点睛】本题考查东北半球有关知识,尤其要注意中东石油输出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