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原子中的电子
温故知新
1.什么是核电荷数?
答: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2.核电荷数= = = .
质子数
电子数
原子序数
3. O原子中有 个质子, 个核外电子.
8
8
1、这8个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如何运动的?
2、它们在运动的过程中会不会发生碰撞呢?
在原子中,核外电子也是按照一定的“轨道”运动的。
这种“轨道”称为电子层
内层
外层
哪些电子在内层上运动?哪些在外层上运动?
阅读课本41页第一自然段内容,并填空
能量 的电子在内层运动;
能量 的电子在外层运动;
低
高
知识点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通常把电子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
第1电子层
· · · · · · ·
第2电子层
第3电子层
圆圈表示 ,
圈内数字为 ,
弧线表示 ,
弧线中间数字为 。
原子核
核电荷数(质子数)
电子层
该层电子数
知识点二、原子结构示意图
阅读课本41页第二自然段内容,并填空
右图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
低于第二电子层的能量
B
多学一点,追根溯源!
1、每层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不超过2n2个,
(其中n为电子层数)
例如:第一层,n=1时, 2n2=2
第二层,n=2时, 2n2=8 ……
2、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 个,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最多不超过 2 个。
3、电子排布时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也就是按照电子层由内到外排布。
1氢H 2氦He
3锂Li 4铍Be 5硼B 6碳C 7氮N 8氧O 9氟F 10氖Ne
11钠Na 12镁Mg 13铝Al 14硅Si 15磷P 16硫S 17氯Cl 18氩Ar
知识点三、稳定结构与得失电子
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全部排满的状态。
(最外层电子数是8,或2)
研究表明,原子都有形成稳定结构的趋势。
如何达到稳定结构呢?
阅读课本42页内容,并填空
Na原子最外层 1个电子,得到稳定结构;
Cl原子最外层 1个电子,得到稳定结构;
(填“失去”或“得到”)
失去
得到
阅读课本41页第三自然段内容,并填空
1.金属原子易 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2.非金属原子易 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3.稀有气体原子既不易 电子,
也不易 电子。
失
得
失
得
1.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2.非金属原子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知识点四、阳离子与阴离子
生活小常识:食盐的成分?
分子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电性 不显电性 不显电性
带正电 带负电
表示方法 Na、Cl Na+ Cl-
相同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以后形成的。
小结
原子、离子、分子之间的关系
原子
离子
分子
物质
构成
得失电子
几点说明
1.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在离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2.达到稳定结构的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也可能是离子。
3.由原子变为离子时,变化的只是最外层的
电子数,质子数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