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2份,1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2份,1份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12 15:45:12

文档简介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量:120分钟 满分:15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 积累运用(37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酝酿(niàng ) 澄清(chéng ) 黄晕(yùn ) 着落(zhuó)
B. 济南(jǐ) 看护(kàn ) 萧瑟(sè) 应和(hé)
C. 贮蓄(chù) 莅临(wèi ) 发髻(jì) 粗犷(kuàng )
D. 吝啬(lìn ) 静谧(mì) 栖息(xī) 咄咄逼人(duó)
2. 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黎明 化妆 焕然一新 呼朋引伴
B. 静谧 摇蓝 再接再励 不计其数
C. 蜜情 健状 无精打采 不计其数
D. 干躁 宛转 谈笑风生 任劳任怨
3.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C.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我们要虚心请教老师,不耻下问。
D.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新中国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利伟……等。
B.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C.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说:“请大家做最后冲刺。”
D. 请以“盼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漂泊》,作者是一位毛里求斯华裔作家之手。
B. 张老师已经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都在牵挂着那些孩子。
C.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D. 能否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6.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3分)
A. “母”一共五画,最后三笔是“横、点、点”。
B. “建”和“这”都是半包围结构,都是先写被包围部分。
C. “水”“火”都是先写中间,再写两边。
D. “区”是三包围结构,最后一笔是竖折。
7. 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热烈而又粗犷 ②天上聚集几朵乌云
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
④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
⑤有时连一点儿雨的预告也没有
⑥你还来不及思索
A. ②⑤①④③⑥ B.④①⑤③⑥② C.②⑤⑥③④① D.④①②⑤⑥③
8. 古诗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
, 。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中将取代旧事物之意的诗句是
, 。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表明对朋友北边远行的忧虑、关怀之意的句子是: , 。
9. 综合性学习(8分)
1.古代诗文中有不少描绘自然风光的佳句,请按要求写出你最喜欢或熟悉的句子。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2.有人把老师作过很多比喻,如“把老师比作蜡烛,因为它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把老师比作小草,因为它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你把老师比作什么呢?说说理由。
我把老师比作 ,因为它 。
我把老师比作 ,因为它 。
二、阅读(53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1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曲中点明全篇主旨的一个词是: (2分)
2.前三句写景抒情的突出特点是:(4分)



3.全曲感情的基调是( )(3分)
 A、依恋 B、悲伤 C、惆怅 D、痛苦
4、本曲中在满目萧瑟的秋景中为何插入写“小桥流水人家”? (4分)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17分)
夏日池塘
羊白
炊烟是村庄的头发。池塘是村庄的眼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依水而居是先民传下来的智慧。但河流总是有限的,洪水也有它狂暴的一面。于是便有了池塘,像驯服的牛羊一样,卧俯在村庄一旁。
池塘是一面天然的镜子。上映鸟雀流云、天光月影,侧收庄稼房舍、牲畜人迹。朱熹有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老先生在讲读书的道理,但依然有丰盈的画面感,一派田园美景,清新怡人。
池塘是口大水缸。每到夏天,池塘的水位会涨高许多。池塘里不养鱼,但有野生的小鱼。池塘里不种莲藕,但有野生的菱角。我们小孩不等成熟,便采来玩,女孩子们会挂在脖子上当装饰。
由于水的滋养,池塘边的植被分外茂盛,除了各种水草,还有柳树、榆树、洋槐等,都是野长的,斜逸而出,就像是池塘的睫毛。
夏日里,我们一帮孩子寻猪草累了,就三秒钟脱光衣服,跳进池塘里游泳,捉迷藏,打水仗。在水里疯够了,我们会很享受地在岸边的树荫里乘凉,打扑克牌,或是兴致勃勃地讨论曾看过的电影里的人物,区分谁是好人或坏人,谁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池塘里除了有鱼有虾,还有各种水虫,水鸟。我们最喜欢的是翠鸟,觉得它很神秘。为了能看到它捕鱼的全过程,我们通常采用守株待兔的笨办法,偷偷躲在树后或是伏在草丛里,等待着它的到来,然后目不转睛地观察它的一举一动。为此,我们的身上总是少不了蚊虫的叮咬,可我们依然兴致勃勃,满不在乎。生活的艰苦,丝毫也不能夺取孩子们玩耍的天性。
有时池塘边的草丛里会出现蛇,这让我们觉得很刺激,便找来竹竿用各种方法去逗蛇。池塘里的蛇大多是草蛇,没有毒,因此我们并不害怕。但蛇被激怒竖起头的一刹那,我们会尖叫着后退,然后是有惊无险稀里哗啦地笑。彼此对峙一会儿,蛇不是钻进了草丛就是游进了池塘,而我们会坐下来煞有介事地展开讨论,讨论蛇和蛇毒,高山,大海,远方,城市等一些缥缈的话题。
后来我长大了,外出求学,家乡的池塘便渐渐远离了我的视线。
如今,每到炎炎夏日,烦闷难耐的时刻,我会站在城市的阳台上,手摇蒲扇,眺望远方。我的心里就有了一口晃动的大水缸。有了一面清凉光亮的镜子。
1. 文章围绕“夏日池塘”写了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2. 文章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3. 试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但蛇被激怒竖起头的一刹那,我们会尖叫着后退,然后是有惊无险稀里哗啦地笑。 ....




4. 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23分)
雨季心思
杨机臣
①雨多成洪,洪如猛兽,给人带来灾难。缺雨成旱,旱如烈火,能把农人的希望一把火焚掉。听南方水灾四起,我庆幸生了个好地方,不用担洪水灭顶之忧。可是,又生思虑,由于久不见雨. 人心生烦。便无端地想起几乎忘掉了的雨声。心里好笑,什么不好想,单单想雨声!
②记得小时乡里什么都缺,惟不缺雨。
③来到伏季是雨季,不知不觉雨就来了。天下雨,人躲进屋里,大人放下外面的活,忙起家里的活. 孩子闲着爬在窗台隔着窗棂看雨。很快,院子里打起一片水泡,一个水泡溅起. 传出一声水泡响。院里水泡密密麻麻,砸得一院子叽哩咕叽响。雨密了,连了一片,听不到有节奏的水泡声,接下来是一片哗哗响,那是水泡的重叠与连接。接着屋檐下雨水流成了水帘,由上而下瀑来。下面摆了一溜住家过日子的家什,水流砸在上面发出的水声不一样。砸在水桶上,水声清脆; 砸在酱坛子上,声响沉闷; 砸在鸡窝上,声音低沉; 砸在空地上. 溅起水涡,响声哗哗……一阵风吹来,把水流的水珠摇向窗户纸上,叭叭的响声像是一阵鞭响。纸湿透了,水流进了屋子,孩子急忙拿来破布堵住雨水。
④奇妙的雨声,令你兴奋,能随着雨声幻想许多让人高兴的事儿。人若是困了,想睡觉,下雨天最好睡,此时的雨声是催眠曲,尽管外面是风雨交加,雨声响得清楚,却不耽搁睡觉,反而睡得更香。经过了连续劳作的农人. 平日里舍不得大白天睡觉,只有到了雨天,才是睡大觉的好时光。雨天睡觉并不需要在炕上或者床上,只要有个地方不漏雨,铺个小草帘,保准躺下就呼噜,常常是呼噜声盖住了雨声。有时被雨声惊醒,翻个身继续打起呼噜。有时下一天雨,有人能连饭不吃一睡一天。都说下雨的天好睡觉,只有知冷知热的人才知道,哪里是雨天好睡觉,那是把人累的。
⑤夜里下雨水声更大,却不影响睡觉。那时很少见到夜里下雨了,谁家因雨声吵得睡不着。即使再严重的神经衰弱,夜里下雨了,也不用起来吃安眠药,保证睡得比平日香。所以有不少睡不着觉的人盼下雨。
⑥这些年雨水确实太少了,夜里听雨声的时候自然不多。听不到雨声,心里常发慌,甚至睡觉也不安稳。突然一天夜里,我听到了雨声,敲打着盆盆罐罐叮当响了一晚上,闻着久违的雨声,心里一舒服,觉睡得很香……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是楼上二楞子洗澡忘关太阳能水箱了,水顺着雨水管道经过五六层楼流在屋檐下隔壁二大妈的垃圾桶上……
⑦打这儿起,每当睡不着的时候,心里便盼望着可又害怕雨声。
1. 通读全文,看看作者围绕“心思”写了儿时雨季中的哪些情趣,请用简明的语言分点归纳。(5分)



2. 第①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4分)



3. 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既“盼望”着雨声又“害怕”那雨声呢?(5分)




4. 同样的标点符号,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阅读下面的句子,请分别说出省略号在句中所蕴含的意思。(3分)
(1)砸在空地上,溅起水涡,响声哗哗……

(2)闻着久违的雨声,心里一舒服,觉睡得很香……


(3)水顺着雨水管道经过五六层楼流在屋檐下隔壁二大妈的垃圾桶上……
5. 将第③自然段和朱自清《春》中的一段文字作比较,然后回答问题。(6分)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 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两个文段中“雨”的特点。(2分)


(2)从描写的角度,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写雨的异同。(4分)




五、作文(60分)
有人说,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夏日的雨,是大嫂,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每个人对于都有着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请以“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PAGE



5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蓝、黑色水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酝酿(niànɡ)  窠巢(kē)  贮蓄 (chú) 黄晕(yùn)  发髻(jī)
B.水藻(zǎo) 看护(kàn) 花苞(bāo) 棱镜(lén) 应和(hé)
C.卖弄(lòng) 风筝(zhēng) 粗犷(kuàng) 菜畦(qí) 澹澹(dàn)
D.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吝啬(sè) 竦峙(zhì)
2.下列词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是( )(4分)
夺夺逼人 抖擞精神 繁华嫩叶 呼朋引伴
淅淅沥沥 花枝召展 星汗灿烂 多姿多彩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C.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簑,戴着笠的。
D.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每当霓虹幻彩的时候,人们呼朋引伴,扶老携幼,打太极,做游戏,其乐融融。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B.节日的解放碑,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C.今年六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呈现“飙升”的态势。
D.自从白公馆、渣滓洞实行免费开放以来,接待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6.默写填空(9分)
(1)《次北固山下》中,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暗示自然哲理的句子是是: , .
(2) ,吹面不寒杨柳风。
(3)我寄愁心与明月, .
(4)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5)《观沧海》中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雄浑景象的句子是
, ; , 。
7. 综合性学习(9分)
春是四季之首,“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走进春天,去感悟春天的美好。
【活动一】古诗.春天
春天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美文佳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带”春”字的古诗句.(2分)
, .
[活动二] 摄影.春天
春天到了,小明同学去踏春,欣赏春天的美景,拍摄了三张照片,想要各用一个成语给照片取题目,请你帮他从下列成语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序号填入括号里。
备用成语:A.春暖花开? B.桃李芬芳? C.春回大地(3分)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 ?)????????? ( ???)???????????? (??? )
【活动三】绘景.春天
请你运用“视觉角度”或者“听觉角度”从第二幅和第三幅中任选一幅图进行描绘,不少于60个字。(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共16分)
济南的冬天(16分)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A 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B 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C 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 D 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8.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1分)


9. 根据课文,在文段横线上填上一组动词:A B C D 。(4分)

10. 选文第一段和第三段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并请摘录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4分)



11.从写作特色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下面两句话。(4分)
(1)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2)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12.文中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有什么作用?(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共18分)
?一五一十
赵春亮
①伫立在门外,听着尖厉的寒风狼一般呜呜地啸叫,孩子压抑的哭声断断续续传到耳中,女人心里开始隐隐作痛。
②返回屋内,女人先将刚才打罢孩子丢在地上的布鞋规规矩矩摆放在床脚,才拉过他,柔声问:“儿子,刚才被妈打疼了吧?”孩子眼噙着泪花摇摇头,不说话。女人又说:“打你是想让你记住,做人就得一五一十,来不得半点虚假。”孩子点点头:“妈妈,我只是想让你高兴。”女人一把搂过儿子说:“儿子,你的成绩已经很棒了,你不该自己改分数的。”
③擦干眼泪,女人才想起,日子一晃已经跌进了腊月,年味也开始在山村弥漫。在男人没回来之前,得把家里拾掇一下,让在建筑工地上受苦了一年的男人能过个舒舒心心的年。女人眯着眼想:得买几张年画儿,新添几双筷子,还得再买口炖肉的铁锅,顺便再给儿子买点零食……
④女人从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50元的票子,决定去趟镇里。
⑤前天下了一场小雪,山坡上全白了,山路逶迤在大山半腰,像是一条黑色的腰带。路有些湿滑,女人索性步行,反正也没事,权当活动活动筋骨,顺便欣赏一下雪景。行人很少,冷风一吹,女人觉出一些冷意,顺势将围巾裹得更严实了一点。
⑥快到镇上时,女人朝兜里掏了一把,立刻就惊出了一身冷汗。衣兜竟然漏了一个大窟窿,哪还有钱的影子?该不是装其他衣兜里了吧?女人将全身上下翻了个遍,仍是没有。今天路上的行人不多,即便丢在路上,也未必就被人捡起,女人心存侥幸扭头便往回走,循着原路回去兴许能找到。女人再没有了来时的心定气闲,开始有些慌乱,两眼不住地在地面逡巡,幻想着那张绿色的钞票能突然出现在眼前。
⑦男人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场景浮现在女人眼前,女人一阵心疼,眼泪开始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怎么能这么不小心呢?50元,抵得男人干上小半天了。儿子平时嘴馋,每次去镇上总是望着商店里花花绿绿的零食流口水,自己狠了几次心都没舍得给他买。这下可好,新崭崭的50元大钞竟然就这么无声无息消失了。女人感觉热乎乎的眼泪终于淌了下来,瞬间便被冷风吹得没了一丝温度。
⑧离家越来越近,北风仍是不徐不疾,希望也越来越渺茫。一张薄薄的钞票丢在地上,风一吹,说不定早飞到哪里去了呢!女人越发懊恼、失望和自责。女人不由地将搜寻范围扩大到路边的雪窝和树丛中。
⑨就在女人将要绝望时,路边一抹红色突然跃进视线,一张红彤彤的钞票竟然静静地躺在路边的雪地上,像是一簇燃烧的火苗。走进一看,天啊,分明是一张百元大钞。
⑩女人弯腰捡起钞票,心中不由暗暗高兴。老天爷,你让我丢了一张五十的,却又来了一张一百的,是对我的补偿吗?可转念一想,自己的50元终究还是丢了,这个丢了100元钱的人岂不是更加着急?女人头脑中不由地想起刚才教儿子的那些话:做人就得一五一十。这样想着,女人静静地立在风中,她坚信,那个丢钱的人和自己一样,一定会循着原路寻来的。
?直到天擦黑,女人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儿子从屋里扑出来,大声说:“妈,你骗我,你又出去揽活了吧?还说去给我买零食?”女人笑了,心里想,等会儿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给儿子讲讲今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件事。这时,只听儿子又说:“钱都没拿,你还说去镇上?”
?女人一怔,赶紧跑进屋里。看见那张绿色的钞票果然安静地躺在桌子上,女人瞬间觉得自己好幸福啊,搂着儿子大笑,眼泪又快流出来了。

13.请根据选文第③-?段,完成下表内容。(4分)
?
情节 “女人”的情感
准备买年货,出发去镇里。 心定气闲
快到镇上时,发现钱丢了。 ?A
B 暗暗高兴
想到失主急,静立风中等。 ?C
回到家里时,见钞躺桌上。 D

14.联系语境,说说文中画横线词语的含义。(4分)
(1?)做人就得一五一十,来不得半点虚假。

(2)女人笑了,心里想,等会儿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给儿子讲讲今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件事。


15.从修辞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路边一抹红色突然跃进视线,一张红彤彤的钞票竟然静静地躺在路边的雪地上,像是一簇燃烧的火苗。



16.结合全文,说说第?段中“女人瞬间觉得自己好幸福”的含义。(3分)



17.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小说中“女人”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三.古诗阅读,完成18—19题。(6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前三句采用什么写法?描绘的景有什么特点?(4分)


19.小令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分)



四.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家人的体贴入微,老师的循循善诱,同学的朝夕相处,生活的幸福愉快、拼搏进取的学习经历……请以“记忆中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3、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






























































(
600
)
60































参考答案

1.D 2.“夺”改“咄”;“华”改“花”;“召”改“招”;“汗”改“汉”3.A 4.B 5.C
7.活动一略;活动二B.A.C 活动三略
8、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美景(或:薄雪后小山的美景)(1分)
9、顶,镶,穿,露。
10.从上到下(或者从高到低)(1分)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1分) 从下到上(1分) 河面,空中,半空中,天上(1分)
11、“卧”字写村庄,写雪,写他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照应前文“安静地睡着”。(1分),营造了一种安适、恬静的氛围。(1分)/“不忍得”将水人格化,将水富有了灵气(1分);突出了绿 ,写出了“绿”的可贵、可爱、美丽。(不仅突出了水清,柳绿,还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1分)
12、和“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1分)点了题,抒发了作者对特定季节下济南特有的美景的热爱与赞美(1分),简洁有力,给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1分)
13.(3分,每空1分)
A.慌乱自责??? B.返回原路找,捡到百元钞???? C.急人所急
D. 幸福激动
14.(4分,每小题2分)
(1)?做人就要诚实,清清白白。(意思接近即可)
(2)?把今天发生的事情清清楚楚没有遗漏地讲给儿子听。(意思接近即可)
15.(3分)
示例: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元大钞在雪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引人注目(1分)。表现了“女人”发现百元钞票时的惊喜。(1分)
16.(3分)
示例:(1)自己的钱没有丢;(2)儿子诚实懂事;(3)捡到百元大钞并归还失主。(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17.(3分)
示例:(1)诚实。教育儿子要诚实,自己做人也诚实。
(2)善良,急人所急。在寻找自己丢失的钱时捡到百元大钞,静等失主回来。
(3)勤劳,节俭,热爱家庭。经常在外揽活,不舍得给儿子买零食,心疼丈?夫。
(写出两点并能结合内容分析,即可得4分)。
18. 白描;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萧瑟悲凉。(4分)
19,抒发了游子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