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1)物理:4.3《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必修1)物理:4.3《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广东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8-18 08: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 探究牛顿第二定律
本节要求我们根据上节探究的关系定量分析质量、合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简单认识认识牛顿第二定律。
一.学法指导
(一)、加速度与力的定量关系
1.实验目的:采用变量控制法,保持滑块的质量不变,探究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力之间的定量关系。
2.实验与探究
(1) 实验过程:
① 让滑块在砝码拉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记录下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EMBED Equation.3 、砝码的质量m、两光电门间的距离s。
② 保持滑块质量不变,增加(或减少)祛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3次。
③ 用公式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
④ 数据分析:设计实验表格,将滑块质量不变时的实验数据记入表格并进行分析。由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当物体的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合力成正比。
(2) 重要说明:砝码受到的重力不等于滑块受到的拉力。通过对砝码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如果两者相等,砝码所受的合力将为零,下落过程应该是匀速直线运动,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加速度越大,即砝码的合力越大,砝码所受拉力与重力相差越大。要将砝码的重力近似看作是滑块所受的拉力,实验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应较小,即砝码的质量应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3) 利用实验数据作出a-F关系图象得到:当质量一定的时候,a-F关系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说明了在滑块质量不变时,加速度a与合力F成正比。
(二)、加速度与质量的定量关系
1.实验目的:变量控制法,保持滑块受力不变,研究其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2.实验与探究
(1) 实验过程:
① 保持祛码的质量不变,即滑块所受的拉力不变,记下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EMBED Equation.3 、。
② 在滑块上增加(或减少)橡皮泥来改变滑块的质量,重复进行几次,记下实验数据。
③ 用公式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EMBED Equation.3 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
④ 数据分析:设计实验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并作出—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EMBED Equation.3 图像,根据图像我们不难发现其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所有在合外力一定的前提下加速度和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二.例题分析
【例1】某同学在做“当外力一定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1) 请用图象来处理这些数。(2) 根据作出的图象,你能得列什么结论?
【解析】(1) 首先计算每组的值,再作出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EMBED Equation.3 —的图像,如图4-9所示。
(2) 由于得到的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EMBED Equation.3 —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在外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评注:图象具有能直观地看出两个物理量的关系和有效减小实验误差,并排除实验中的错误数据优点。描点作图时应使直线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大致对称分布在直线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应视为错误数据,不予考虑。
【例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为验证小车质量M不变时,a与F成正比,滑块质量M和砝码质量m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
A.M=500g,m分别为50g、70g、100g、125g
B.M=500g,m分别为20g、30g、40g、50g
C.M=200g,m分别为50g、70g、100g、125g
D.M=200g,m分别为30g、40g、50g、60g
若其它操作都正确,那么在选用一组值测量时所画出的a-F图线较准确,在选用此组值,m取______克时实验误差较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探究滑块质量M不变时,加速度与外力F的定量关系,是用祛码的重力代替滑块的拉力,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使m <评注:由于砝码的重力只是近似等于滑块的拉力,加速度越大,两者差别也会越大,为了尽量减小误差,应使砝码质量m与滑块质量M之间的关系满足m<<M。
三.跟踪训练
1.一物体由静止状态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由刻度尺测出______和秒表测出______,由公式______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2.加速度与物体的______、______之间有关系,要同时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采用______,即先保持______测量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3.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的关系”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是______,实验中通过改变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与小车______相同。
4.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设斜面与水平桌面夹角为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EMBED Equation.3 ,小车质量为M,忽略小车与斜面的摩擦,小车所受合外力为______,增大小车的质量,可以通过______来实现保持合外力的大小不变。若小车与斜面之间有摩擦,且摩擦力为f,则小车运动中所受的合外力为______。
5.气垫导轨实验装置主要由导轨、滑块、______、 ______、______等组成,滑块在导轨上运动,导轨上的小孔喷出的气流使滑块所受的______减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
6.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计算出加速度后,将测得的反映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资料记录在表1中,将测得的反映加速度a和质量M关系的资料记录在表2中。
(1) 根据表中所列数据,分别画出a-F图象,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EMBED Equation.3 —图象。21世纪教育网
(2) 从图象可以判定:当M一定时,a与F的关系为______,当F一定时,a与M的关系为 。
(3) 由a一F图象可知,M=______。
(4) 由—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EMBED Equation.3 图象可知,F=______。
7.在做物体的质量一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a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的大小关系实验时,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后,将计算出的加速度值记录在下面反映加速度a和力F的关系的表中
(1) 根据上表中所列数据,画出物体的a-F图象。
(2) 从图象可以判断出:当物体的质量M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的关系______
(3) 由作出的a-F图象可知:小车质量M=______ kg
8.某同学用如图4-10所示的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表所示:
(1) 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做出a-F图线
(2) 图线F轴上的截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于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来说,下面哪个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的加速度大,说明乙受到的合外力大
B.乙物体的速度比甲物体的大,说明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
C.由于乙物体的速度比甲物体的大,所以乙物体的加速度要比甲物体的大,
D.如果甲、乙两个物体受力方向相同,那么它们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10.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为了探究滑块质量M不变时,加速度与外力F的定量关系,砝码质量m和滑块质量M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中的哪一组可使实验的系统误差最小( )
A.M=500g,m分别为50g、70g、100g、125g
B.M=500g,m分别为20g、30g、40g、50g
C.M=200g,m分别为50g、75g、100g、125g
D.M=200g,m分别为30g、40g、50g、60g
11.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所受的拉力一定等于砝码的重力
B.要将砝码的重力近似看作滑块所受的拉力,滑块的加速度不应太大
C.实验中为了尽量减小误差,应使滑块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的质量
D.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应使滑块的加速度尽量大些
12.如果一位航天员漂浮在太空深处一个未知天体旁边,他用个人的力量能推动这个庞大的天体,使它产生加速度吗?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
第三节:探究牛顿第二定律
1、位移s;时间t;。2、质量m;所受合力F;控制变量法;其中一个量不变。3、匀变速直线;斜面的倾角;所受合力方向。4、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EMBED Equation.3 ;减少斜面倾角;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EMBED Equation.3 -F。5、电源;光电门;光电数字计时器;摩擦力。6、(1)图略;(2)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3)0.5Kg;(4)1.02N。7、(1)图略;(2)a与F成正比;(3)0.5。8、(1)图略;(2)小车在运动中所受的摩擦力;(3)小车质量的倒数。9、A10、B11、BC12、能~虽然航天员个人的力量有限,而未知天体的质量可能很大,但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所以庞大的天体仍能产生加速度,只是他的加速度很小,不容易察觉。
21世纪教育网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图4-9-
图4-1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