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距今约 年。
3、北京人发现的地点是 ,距今约 年使用 石器,过着 生活,会使用 ,还会保存火种。 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 向 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 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你还记得我吗?能否制造工具元谋人170万北京周口店龙骨山70万—20万打制群居天然火学会用火早期猿人现代人类人类起源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分布着许多原始农耕文化遗址。让我们走进具有代表性的遗址,体验一下原始农耕生活的甘与苦吧!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2016年秋最新人教版七上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1.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上有什么不同?原因?2.原始农业的兴起区域、标志、意义?3.本节学到的历史之最?学习目标思考: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 时间:
2. 兴起地区:
3. 发展变化:1)水稻: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2)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 遗存约在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一、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骨耜
耜: sì 原始翻土农具“耒耜”的下端,形状像今的铁锹和铧,最早是木制的,后用金属制。使用的工具:石器经过磨制,被后人称为“新石器”新石器时代看图学史半坡居民的生活(北方、黄河流域)活动时间
约6000年前活动地点
陕西西安半坡村半坡原始居民石磨炭化的粟和菜籽骨锥磨制石器半坡遗址出土文物 半坡原始居民开始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用石铲、石刀等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种植粟(sù)、麻和蔬菜(农业方面表现)。 半坡原始居民用麻纺织麻布。陶纺轮人面鱼纹彩陶盆鱼纹彩盆 彩陶在红底上绘各种生动图案,美观实用。有些还有刻画符号。 这个是取水用的“小口尖底瓶”。瓶腹大、两侧有系绳的耳环、底尖,空瓶放置时是倾斜的。汲水时手提绳子将瓶子放置在水中,因为瓶子是空的,重心在瓶子的中上部,于是瓶子马上会倒置在水中;随着水不断地注入瓶中,瓶子的重心就会转移到瓶子的中下部,瓶口也会朝上立起来,整个过程是由瓶子自动完成的,不需要人为去摇动。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时间:
2.地点:
3.生产工具:
4.农作物:
5.原始饲养业:
6.定居生活:
7.原始手工业:
约五六千年前陕西西安(北方黄河流域)磨制石器(石刀)、耒耜粟猪、狗半地穴式房屋彩陶、纺线、织布、制衣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南方、长江流域)活动时间
约7000年前活动地点
浙江余姚河姆渡镇河姆渡原始居民看图学史石磨盘和石球
(稻谷加工)多角沿釜
(炊具 相当于现在的锅)陶灶陶灶陶猪刻画猪纹黑陶钵 河姆渡原始居民饲养(水)牛、猪和狗等家畜。为便于通过河流湖沼,他们用木头制成简陋的小船。在遗址中发现了木质的船桨和陶质的微型舟。许多资料表明,采集和渔猎在他们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小陶舟河姆渡居民的生活1.地点:
2.时间:
3.生产工具:
4.农作物:
5.定居生活:
6.原始饲养业:
7.原始手工业:浙江余姚( 南方长江流域)约七千年前磨制石器、骨耜水稻干栏式房屋陶器、玉器、乐器猪、狗、水牛 半坡 河姆渡 半地穴式 干栏式 判断下面分别是哪个遗址的房屋,请说明各自特点和判断依据。黄河流域,冬较冷夏较热,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长江中下游,气候温暖潮湿,干栏式房屋利于通风、防潮。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异同观察与比较半坡原始居民与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主要不同呢?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呢?主要不同:原始农耕、原始生活
不同原因:地理自然环境不同,一南方湿润多雨,一北方干旱少雨。二、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现,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三、兴起和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