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诗词五首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课件(20张PPT+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21诗词五首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课件(20张PPT+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2016)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12 18:20:59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古典诗歌 菩萨蛮21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的长江黄河,至今滋养着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随口吟咏一首诗词或其中的名句,都会让我们心中激荡,充满诗意。下面我们一起诵读辛弃疾的一首词《菩萨蛮》。1.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
2.把握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3.体会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
南)人。他的词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
放为主,热情洋溢,他的词抒写力图恢
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
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阶级集团的屈
辱投降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
咏祖国山河之作。有《稼轩长短句》。 宋孝宗淳熙二年、三年,作者在江西为官,曾多次上书,陈述抗金复国方略,都未被采纳。他来造口登临时,联想起中原沦陷,百姓涂炭的史实,抚今追昔,于忧愤中写下了这首即景明志、表现对中原的怀念和壮志未酬的苦闷的词。zhè gū
pú sà菩萨 鹧鸪名句积累
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导思1.请描述这首诗为我们描写的画面。画面导思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情感关键词:
诗情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菩萨蛮》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原文: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郁孤台:在江西赣州。
行人:这里指逃避战乱的难民。
长安:此处借指宋的故都汴京。
注释: 清江:即赣江,江西最大的河流。可怜:可惜。 郁孤台下赣江的流水,中间有多少逃避战乱的百姓的伤心泪。向西北方遥望故都汴京,可惜又被群山遮住了视线。青山遮不住百姓的心,江水仍然向东流。黄昏的江边我正愁绪满怀,却又从山的深处传来鹧鸪鸟如同“行不得也哥哥”的叫声。
译文: 1.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主要运用了什么修
辞?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者用“东流
去”的赣江水比喻军民抗金收复失地的决心。这
两句紧承上阕,含蓄地传达了词人抵抗外敌,光
复山河的坚定意志。
是什么直接勾起了诗人心里的愁?
【答案】鹧鸪。提示:这句诗“愁”有什么含义呢?是愁其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 “闻鹧鸪”,表示要像鹧鸪“但南不北”(只忠于南方,不思北方)那样投奔南宋,留在南方,绝不在北方向金人屈膝,坚定了自己的报国志向。2.【难点探究】词的最后两句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这两句词人直接表露自己的心迹。 “愁”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的体现;后一句 则表示要留在南方,决不向北方金人屈服,坚 定了自己的报国志向。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上片追昔抚今
爱国之情清江水行人泪
望长安叹家园下片抗敌意志不断
报效决心坚定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词人抒发了抚
今追昔、望故乡不得回的悲愤之情,表现了军民
恢复中原不可阻挡的意志和信心,同时也表现出
壮志难酬之感受。 以小见大,寓意深刻。
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中事则包举
国家之悲、今昔之感,在写景中,我们可以感
受到作者对国事的挂念、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
恢复中原的信心。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辛弃疾的《菩萨菩》,倾听了他在动荡的南宋发出的收复祖国河山忧国忧民的呐喊,也深切体会到他那种“把吴钓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沉重叹息,!这声呐喊,这一声叹息,响彻云霄,响彻我们的心灵,成为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辛弃疾一人呢?从远古走来,我们看到了“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也看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看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也看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林则徐,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他们一直以天下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支撑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鼓舞着我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