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回忆我的母亲
日积月累·储备知识
草原上的妈妈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有一位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好阿妈”的蒙古族妇女都贵玛,她的事迹像大旱逢甘霖一样,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向人们展现出一幅和谐、善良、友爱的生活画卷。
上世纪60年代初,3000名饥饿无助的上海孤儿来到内蒙古草原,那时年仅19岁的蒙古族姑娘都贵玛主动承担起抚养28名孤儿的义务。在那个少吃缺穿没药的年月,都貴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精心呵护着,使这些孩子健康成长。28名上海孤儿,没有一个因病致残,更无一人天折。
她历经坎坷,一生荣誉不断;她没有生育,却儿女成群;她家徒四壁,却经常为贫困牧民送去羊草。她是草原上最普通的一个家庭妇女,就像草原上的山丹花一样朴实,心也像山丹花一样红。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一、主题探究
朱德同志怀着真挚的深情,回忆了母亲 的一生,歌颂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崇高德,表达了作者
的坚定志向。
二、疑难探究
1.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2.本文在记叙的过程中穿插了一些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
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基础知识必达标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作者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 家、 家、 家。
2.读重点字
佃农( ) 祖籍( ) 妯娌( ) 衙门( )
聊叙( ) 私塾( ) 管束( ) 慰勉( )
3.识多音字
(1)济( )南各大高校人才济( )济,学子们心怀济( )世安民的大志。
(2)这儿一点也不暖和( ),我们几个人只好和( )衣而卧。
4.辨形近字
(1)这所私shú( )里的孩子们他都shú( )悉。
(2)自从chuò( )学之后,王兰兰总是chuò( )泣不止。
5.解关键词
(1)周济:
(2)为富不仁:
(3)( ):劳动的好手。
(4)( ):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5)( ):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6.感知课文
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具有优秀的品质。文章选取了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典型事例,表现了母亲的 ;母亲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她的 ;母亲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表现了她的 ;母亲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表现了她的 ;母亲对“我”事业的理解,表现了她 。
二、品读达标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句话表现了我”怎样的品质?
8.“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独立”一词表现了母亲哪方面的品质?
9.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文中谈到“无法补救的”和“能做到的”各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在“我能做到的”之后,还要写上“一定能做到的”?
11.“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B能力拓展巧提升
(时间:50分钟分数:50分)
一、基础提升(3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辍(chuò) 勉强(qiáng) B.外甥( sheng) 祖籍(jì)
C.私塾(sú) 佃农(diàn) D.和睦(mù) 慰勉(wèi)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我家)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
B.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龚。
C.我念过私熟。
D.血贱四五十里,哭声动天。
3.根据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6分)
(1)虽然自己不富裕,还 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A.救济 B.接济 C.周济
(2)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 是无法补救的。
A.惨痛 B.哀痛 C.沉痛
4.(★☆☆)把下面句子还原到文中的位置,正确的一处是( )(3分)
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得何等的好!
现在人们注重用传统经典来教育下一代。(A)一些家训,一些幼年启蒙读物重新受到关注。(B)其中有的是对行为举止的强调,今天看来虽然严格,但能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有的是对道德情操的熏陶,意旨深远,直指伟大民族的精神源头。(C)有了这样的认识,怎能不让人产生敬畏?(D)可喜的是,不少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
5.(2017·青岛)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6.(★★★)综合性学习。(13分)
母亲节来临之际,多家媒体联合我省中小学校特别推出了“寻找最美妈妈”大型公益活动。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活动一:悟“美”]下面的宣传语中隐含着“最美妈妈”评选标准中的两个关键词,请将它们提取出来。(4分)
在社会转型、价值体系重构的时代,“寻找最美妈妈”活动表达了社会对道德价值回归的期待,反映了时代对真善美的呼唤。
[活动二:鉴“美”]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或短语表明你的观点,完成学校组织的相关调查。(温馨提示:后面的活动均围绕你的观点展开)(1分)
的妈妈最美
[活动三:荐“美”]活动需要你推荐一位候选人,请为她写一则推荐词。(4分)
要求:(1)必须围绕你在“活动二”中表明的观点阐述推荐理由;(2)必须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3)不要在推荐词中出现候选人的姓名;(4)60字左右。
[活动四:赞“美”]你推荐的候选人荣获了“最美妈妈”称号,请给她写一则贺词。(4分)
要求:(1)仿照小诗画线部分拟写;(2)必须围绕你在“活动二”中表明的观点;(3)字数不必完全相同。
我们这群母亲 我的“最美妈妈
把和平的旋律 您
摇进世界的心脏
——[瑞典]沙克丝 ——爱您的×××
二、品读提升(19分)
(★★★)(2017·日照)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洋 葱
潘格
①最近小米的早晨常常从中午开始。阳光像儿子的小手,穿过层峦叠嶂的窗帘缝隙不依不饶地在米脸上游走。这个时候的小米只好爬起身,蓬头垢面地来到洗漱间。
②母亲剥着洋葱走过来。小米说,妈,昨晚我梦到我爸爸了。母亲的手轻微晃了一下,说,吃饭吧,过去的事不要总想了。
③从父亲走后,母亲一直是这个态度,不温不火轻描淡写。除此外,母亲还添了个毛病,爱买洋葱,紫皮的白皮的,一买就是一堆。小米越来越不明白,父亲跟母亲生活了整整37年,说走就走了,母亲怎么一点儿伤心难过都没有?关于父母的爱情,小米从他们各自的口中听到许多,这些记忆的片段经过小米的连缀和拼凑,已经足够让她坚信,父母的婚姻情比金坚牢不可破。但自父亲入土后,小米再没有看到母亲痛哭失声,再没有看到母亲锥心挖肝地念叨历历往事甚至没有从母亲口中听到关于父亲的只言片语。小米忽然觉得母亲一下子老了,变得迟钝、麻木,开始淡过去的人和事。
④为此,小米特意带母亲去医院做了检查,小米不敢想象母亲某天得了老年痴呆该怎么办。庆幸的是,母亲身体健康一如往常,没有丝毫脑萎缩的迹象。
⑤小米却过上了日夜颠倒的生活。父亲的走,来得太突然,像一把从黑暗深处猛然刺出的利刃,让
小米猝不及防。小米曾经为父亲的晚年设想过许多美好场景,如今,曾经设想的美好瞬间被撕碎,小米无数次在黑夜里哭着惊醒,然后泪流满面。
⑥小米越是思念父亲,越是不能原谅母亲的冷漠。每天,蓬头垢面醒来的小米对母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昨晚,我又梦见我爸爸了。
⑦小米希望母亲能够热切地问她:梦到什么了?你爸爸说什么了?令小米失望的是,母亲依旧漠然,什么也不追问。执拗的小米每天醒来第一句话就说:我梦到我爸爸了。
⑧说完这句话,小米就出门。日子总是要过的上班、开会、见客户、接孩子、开家长会,中年女人的切生存和生活压力一丝不落地降临在小米身上。忙碌纷繁的生活润物无声地治好了小米的失眠,小米的早晨不再从中午开始,小米也不再蓬头垢面。
⑨现在的小米又恢复成自信、干练、英姿飒爽的米。对父亲的思念,偶尔如同涨潮的海水,丝丝缕缕浸湿小米的眼眶。小米会在听到某曲音乐时泪落如雨,会在拥堵的车流中因看到很像父亲的身影而抱着方向盘痛哭失声。
⑩母亲依旧漠然,整天坐在椅子上剥洋葱,弄得满屋子洋葱味儿,呛眼呛鼻,大人孩子每每眼泪汪汪,日子慢慢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父亲去世的阴影渐渐淡化。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子吧,失去了一个人,流过一些泪,以为永远不会好的伤口会慢慢愈合,时间真是最好的疗伤剂啊!忘了从哪天起,小米醒来再也没有说那句说了无数次的话。
谁能想到,再次说起这句话的人,竟然是母亲那是小米搬进新房子不久后的一天,弟弟在电话那头兴高采烈地喊:妈!刚生了!恭喜您得了个大胖孙子!双喜临门,一大家子人免不了凑一起欢天喜地地大吃一顿。饭桌上,母亲开口就对小米说出了那句话。
小米震惊极了,更让小米震惊的是,母亲紧跟着又说了一句:其实我天天梦见你爸。小米不知道母亲为什么突然说出这样的话,从父亲走后,母亲从来没有提起关于父亲的只言片语!小米压抑着狂跳的脏,问母亲:你都梦见我爸什么了?
母亲淡淡地说:什么都梦见了.小米追问: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过呢?母亲还是淡淡地说:有什么好说的?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难不成要记一辈子?那会儿你连房子都没有,你弟弟婚都没结,我再带头哭天喊地?我不能哭,我得带好这个头儿,让你爸在那边放心!
小米沉默了许久,问:妈,那能告诉我你为什那么爱买洋葱吗?
母亲拿起一颗洋葱,轻轻撕下外皮,空气中立刻弥漫出浓烈的气息。母亲的眼泪滴下来,打在乳白的洋葱上,像清晨草尖的露珠。母亲轻声说,想你爸的时候,就借着剥洋葱哭上一会儿……
(略有删改)
7.在小米看来,父亲去世后,母亲前后有怎样的表现?(3分)
8.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8分)
(1)母亲的手轻微晃了一下,说,吃饭吧,过去的事不要总想了。(从人物描写角度)
(2)母亲的眼泪滴下来,打在乳白的洋葱上,像清晨草尖的露珠。(从修辞角度)
9.小说以《洋葱》为题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4分)
10.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
C直击中考提素养
(2017·孝感)综合性学习
孝感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中等城市,请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并按照要求完成孝文化专题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近两千年来,孝感孝子层出不穷,仅明清县志记载,孝感有名有姓的孝子就多达493名。在《十四孝》中,孝感有三孝,即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和哭竹生笋的孟宗。武汉黄陂有木兰庙(曾隶属孝感),当地人都认为代父从军、保卫和平、赤诚报国的花木兰是一个大孝女。
材料二数年前,孝感女孩、全国道德模范谭之平,在赡养父亲和继母的同时,刻苦学习。大学毕业后,她竭尽心力,艰苦创业,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后,尽力助养残疾儿童和孤寡老人,她用爱心和事业心丰富着孝道的时代内涵
材料三孝感市大悟县梁龙、梁小龙兄弟俩为了让瘫瘓的母亲得到更好的治疗,带着母亲来到上海,弟弟白天照顾母亲,晚上打工赚钱;哥哥白天读书、打工晚上照顾母亲。梁龙、梁小龙家庭因兄弟齐心协力践孝道、相互扶持渡难关撑起一个家而荣获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1.解“孝”字:右图是金文中的“孝”字,是由“子”字和省略笔画的“老”字组合而成。请结合字形解释“孝”字的含义。
2.明“孝”道:时代在发展,“孝”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富和发展,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填充横线上的内容。
大孝爱国,孝是保卫和平、赤诚报国的庄严使命;
中孝立业,孝是竭尽心力、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
, 、 。
3.践“孝”行:为响应孝感市“打造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倡议,班级设计了两项“我和孝文化”实践活动主题 请开动脑筋,另外设计两项活动主题活动。
主题一:探寻孝感地名由来
活动主题二:开展孝文化主题演讲
活动主题三:
活动主题四:
D国学知识勤积累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孟郊《游子吟》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白居易《母别子》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蒋士铨《岁暮到家》
以上是写母爱的诗句,请你再写出一个描写母爱的名句。
策略指导·有章可循
分析人物形象
文章中主 物身上所表现出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面貌往往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现,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分析文章中所写的人物。
1.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2.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3.从描写方法中认识人物性格。作品对人物进行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4.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形象的典型意义往往要根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来思考,而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往往也与其典型意义有关。
5.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参考答案及解析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 将继续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
1.课文围绕“母亲勤劳的一生”这一线索,按时间顺序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素地组织为一个整体。如课中记叙了庚子年(1900)受灾农民吃大户,乙未年(1895)除夕被迫分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母亲送子读书等。虽然文章所记叙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事件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
2.文章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了一些对人物、事件的议论,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这是传记类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这些议论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揭示事件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一、1.朱德选集 朱德 革命 政治 军事
diàn jí zhóu yá liáo shú wèi
(1)jǐ jǐ jì (2)huo hé
4.(1)塾 熟 (2)辍 啜
5.(1)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2)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3)好劳动(4)任劳任怨(5)宽厚仁慈
6.勤劳俭朴 宽厚 仁慈 坚强 对革命的支持
二、7.表现了“我”作为老一辈革命家宽广、博大的胸襟。
8.表现了母亲的坚强、能吃苦和勤劳能干。
9.母亲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10.指在母亲去世前未能见上母亲一面;指“两个尽忠”的内容。
用递进句式表达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和对革命必将胜利的信心,进一步表明作者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11.在这样的语境中,作者准确地用了一个“竟”字,含义非常深刻:既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及自己的终生遗憾,又表现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
B一、1.D [解析]A项中“强应读“ "qiǎng,B项中“籍”应读“jí”,C项中“塾”应读“shú”。
2.A [解析]B项中“龚”应为“粪”,C项中“熟”应为塾”,D项中“贱”应为“溅”。
3.(1)C (2)B
4.C [解析]仔细阅读这段话,可以发现这是一段议论性质的文字,论述“现在人们注重用传统经典来教育下一代”。题目中所给的句子是论据,用来论证论点应当放在C处。
5.A [解析]B项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项动宾搭配不当,应将“突破”改为“实现”;D项否定词误用,应去掉“不再”。
6.[活动一]道德价值 真善美
[活动二]示例一:勤劳示例二:有爱心
[活动三]示例一:勤劳的妈妈最我的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她用双肩扛起生活的重她用双脚踏出富裕的道路,她用双手创造幸福的明天。示例二:有爱心的妈妈最美。我的妈妈是个有爱心的人。敬老院里,有她温暖的话语;街道社区里,有她甜美的笑容;义工队伍里,有她忙碌的身影。
[活动四]示例一:把勤劳的美德/融人我的血液
示例二:用无私仁爱的善举/唤醒人们的良知
二、7.父亲去世后,母亲先是态度不温不火,轻描淡写点儿伤心难过都没有;添了个毛病,爱买洋葱。后来等小米搬进新房子,弟弟有了儿子,双喜临门时,母亲变了,说“天天梦见你爸”并解释了先前表现的原因。
8.(1)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母亲听到小米说“昨晚我梦到我爸爸了”时内心的痛苦然而她说“吃饭吧,过去的事不要总想了”,意在转移 话题,又表现了母亲性格的坚韧和爱的深沉伟大。(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滴落的眼泪比作“清晨草尖的露珠”,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眼泪的清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行为的理解和感叹之情,富有表现力。
9.(1)洋葱是母亲掩饰自己痛苦的道具,凸显母亲性格的坚韧。(2)贯穿全文的线索。(3)设置悬念。(4)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了文章标题的作用。爱买洋葱是父亲去世后母亲新添的毛病,为什么有这样的毛病,设置悬念;结尾母亲说明爱剥洋葱的原因,揭开谜底,与前文照应,因而它又贯穿全文,是行文的线索;同时洋葱又是母亲掩盖自己痛苦的道具,凸显母亲性格的坚韧;以此为题,别致新颖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10.(1)在父亲去世之后,母亲有痛苦却以剥洋葱掩盖为的是“带好这个头儿”,可见母亲是一个识大体、懂轻重的人。(2)从母亲把爱埋在心底,以洋葱掩盖眼泪,可知她是一个深沉坚韧的人。(3)从她为了不让孩子看到自己流泪,特意买洋葱剥,可知她是一个细的人。(4)从母亲为了两个孩子,自己虽然天天梦见父亲,但带头不沉迷在痛苦中,可见她是一个深爱父亲和孩子的人。(5)从母亲在父亲去世时不说明买洋葱的原因,到小米搬进新房,弟弟有了儿子之后才说明情况,可见她是一个用心良苦的人。
C 1.“孝”就是子女尽心尽力扶持(或:帮助、侍奉、赡养)老人(或:父母)。
2.示例:小孝撑家(或:持家、爱家、护家) 孝是齐心协力(或:侍奉家人)、相互扶持的敬老情怀(或:美好品德)
3.示例:采访知名孝子、举办孝文化专题讲座、写身边的孝行故事、办孝亲敬长手抄报、给父母写感恩书信等。(任选其二)
D 示例: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冰心《繁星》《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