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 中国有句名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谚语也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这句谚语的意思是什么?
职业不分贵贱,任何一种职业都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当然前提是——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作者简介背景资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在我国封建社会,人们奉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条,主张“学而优则仕”,以显亲扬名、出人头地,鄙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作者正是为了矫正世风,才发表了这样的演说。本文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
乐业”的主旨。
2、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
种论证方法。 要求:认清对象,确立主旨思路清晰,节奏明快感情充沛,说理充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 要求: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看法的语句。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
可敬的。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1 .请归纳每一段的段意;
2 .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请逐一找出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提出本文中心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
的不法二门。2、分析主眼,指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3、引用孔子的话强调有业的必要性。4、用百丈禅师的故事强调“有业”的必要性。5、总结3、4段,强调“有业”是做人的根本。6、解释“敬业”的含义,分析“敬业”的原因。7、论述怎样做到“敬业”。8、论述“乐业”的原因阐述职业中的乐趣所在。9、总结全文,指出“敬业乐业”是人类合理的生
活。①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②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③主一无适便是敬。——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就是敬业。
④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自知。——天地虽大,万物虽多,我只知道有蝉翼罢了。
⑤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坐在这座山上,又想着那座山,结果一事无成。⑥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⑦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希望做职分外的事。
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⑨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做人要是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有业 敬业 乐业自主学习 深入领会 1、本文主要论述了哪三个问题?文章
最后说“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合理
的生活应该怎样?2、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先引用孔子的话从反面论述无业之人不可
造就,再举百丈禅师的例子从正面论述有
业之人有德,最后指出有业是做人的根本。自主学习 深入领会3、什么是敬业?为何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敬业?“敬业”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因为职业没
有高低贵贱,“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劳作
便是功德”;忠实。4、为什么要乐业?职业中有哪些乐趣?职业中的劳苦是免不掉的,故而要乐业;职业
中的乐趣有:“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从刻苦
中将快乐的分量加重”、“因竞胜而快乐”、“把许
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烦恼”。语文实践 制作卡片敬业乐群。 《礼记》
安其居,乐其业。 《老子》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庄子》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礼记》将本文引用的经典、格言摘抄下来,读读记记。主旨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结构 第一部分(1)提出论点——敬业乐业
第二部分(2~8)论证中心论点。
第一层(第2~5段)提出有业之必要。
第二层(第6~7段)论述“要敬业”。
第三层(第 8 段)论述“要乐业”。
第三部分(9)归结全文课堂总结课堂总结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引用经典、格言)
正反论证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旁骛(?? ? ) 强聒不舍(? ? ? )
亵渎(??? ) 言行( )相顾 骈进(?? ) 禅师(?? ? )????
厌恶(?? ? ) 佝偻( )
容赦( )课堂练习2、填入句中横线上的字完全正确的是(??? )①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__,便是敬。②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__易明。
③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__有无业游民,……没有办法。
④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__想杜绝了,省却无限烦恼。
A.骛 致 唯 妄?? B.鹜 致 惟 忘
C.骛 至 惟 妄?? D.鹜 至 唯 忘课堂练习3、根据词语解释,在后面的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 )②道理极容易明白。???????????? (????? )③做事专心致志,一点儿也不分心。(????? )④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 )⑤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课堂练习4、精读课文第八自然段(1)本段要说的中心话题是:
(2)本段的中心论点是: (3)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4)本段中设例的作用是: (5)本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6)说说本段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