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信息技术第1单元第1课认识机器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信息技术第1单元第1课认识机器人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8-09-13 08:2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信息技术第1单元 授课日期 月 日
课题 第1课 认识机器人 主备人
课时内容 复备人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能够初步了解机器人的概念; (2)可以找出生活中的机器人; (3)能够描绘出生活中机器人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机器人的历史和分类; (2)掌握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于新科技的学习兴趣,促发求知欲。 4.行为与创新: (1)考虑机器人课堂教学的现代特征,形成发展性思维。
教学及训练 重难点 教学重点:机器人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教学难点:机器人的一般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导学案 复备栏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境导入: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 ,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见面礼。你们看,这是什么?(演示机器人表演) 同学们,机器人的表演很精彩吧?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机器人。 (板书课题)二、自学交流,初探问题新授:1.初识机器人 师:那究竟什么是机器人呢? (板书:1.初识机器人) 课件出示:机器人(Robot)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者生物相似的智力,如感知能力、动作能力、规划能力等。 请学生朗读。 师:从字面我们可以知道,机器人具有哪些特点呢? 生答。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机器人”一词的起源吗? 课件出示: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在发表的科幻作品《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首次提到了Robot一词,原意是“奴隶”或者“强制性劳动”。 课件出示: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了一个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的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学生读一读) 师:了解了机器人的定义,我们再来欣赏一段机器人视频吧。 观赏一机器人视频。(李咏机器人) 2.机器人的发展 师:我们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对机器人有过幻想和追求。 (板书:2.机器人的发展) 课件出示:西周时期有能歌善舞的“机器伶人”,三国时期诸葛亮创造了“木牛流马”,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人发明了最原始的机器人“自动机”。 师:到了近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特别是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非常快。有些机器人不仅有感觉,还能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等。 课件观赏一组机器人图片及视频。 学生小组讨论, 说一说生活中的机器人。三、交流展示,解决问题3.机器人的分类师:看了这么多机器人,我们可以根据机器人的使用范围进行分类。 (板书:3.机器人的分类) 学生自学课本P3-P6,交流。 师生共同梳理机器人分类情况。 学生看图认一认机器人。 4.机器人的组成 师:机器人为什么这么聪明和厉害呢? 我们一起来了解机器人的组成吧! (板书:4.机器人的组成) 课件出示:(机器人组成情况图示)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包含控制系统、电子单元、传感器、驱动器、机身等。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机器人各部分的组成。 简要交流。四、当堂检测,拓展延伸探究屋:机器人和人类之间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交流)讨论坊: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最想要一个怎样的机器人。 (想象及设计描述) ?师提示“机器人开发的三大准则” 简要小结:?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师生交流。(德育渗透)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PAGE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