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13 10:0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
1.1973年苏州市挖掘出重大考古遗址——吴中区唯亭镇东北的草鞋山遗址。据考证,此遗址距今有6 000多年。同一时期,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农具,并发现了200多个贮藏了食物、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窖穴,这表明半坡人过着以什么为主的定居生活( )
A.农耕 B.工业
C.商业 D.狩猎
3.某考古学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在这里发掘过一座完整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小罐罐,打开一看,竟然是小米,只是没有米瓤。”文中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和“小米”可能是( )
A.干栏式房屋,稻谷 B.半地穴式房子,粟
C.砖木瓦房,高粱 D.吊脚楼,玉米
4.有人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彩陶,中国历史发展的源,华夏传统文化的根。下列远古居民中能够制造彩陶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5.据《历史学科专题讲座》介绍:它是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考古发现,作为长江下游新石器早期的重要文化遗存,动摇了“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摇篮”的传统观点,“它”指(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6.“周围一带系沼泽地,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从材料可以推断出所反映的原始人类应该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7.歌谣“骨木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情况( )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8.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图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这可以用来证明河姆渡人( )
A.使用磨制石器
B.会建造房屋
C.生活在长江流域
D.会耕作土地
9.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10.原始农业为古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磨制工具的发展
④火的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下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朝代 D.铁器时代


12.右图是近年来我省考古的重大发现——三亚海棠湾的英墩遗址贝壳堆积。据考证,此遗址距今约有6 000年。同一时期,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13.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该处原始居民可能( )
A.种植粮食作物 B.制造玉器
C.发明舟车 D.铸造青铜器
14.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干栏式房屋 ④挖井饮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这处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16.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
A.黄河中游 B.长江下游
C.珠江三角洲 D.辽河流域
17.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生活习惯
C.生产工具 D.劳动技术

18.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19.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20.我国原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培育出粟(俗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粟的遗存,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1.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而半坡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因是( )
A.生活习惯 B.地理与气候
C.生产生活能力所致 D.历史传统
22.下列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不同表述正确的是( )
A.半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
B.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
C.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
D.半坡聚落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聚落会制造彩陶
23.下列哪一叙述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 )
A.“女娲造人”的传说
B.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骨耜”“猪纹陶钵”
C.电影《荆轲刺秦王》
D.小说《封神榜》
24.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坡、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在人们居住条件改变中起决定因素的是(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种植技术的发展
C.建筑技术的进步 D.饲养水平的提高
A
二、综合题
26.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肥沃的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材料二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黄河、长江流域有代表性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名称。(各写一个即可)


(2)材料二说明人类的居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图一、图二分别是什么结构的房子,分别属于哪一居民?



(4)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南北方房屋的样式为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1-5CABDD 6-10CCDCA
11-15BCABD 16-20BACBD
21-25DBCBA
(1)黄河:半坡遗址;长江:河姆渡遗址。
(2)人类由居住野外洞穴到盖房定居。
(3)图一:干栏式建筑属于河姆渡居民;
图二: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属于半坡居民。
(4)不同: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区多雨潮湿,夏季高温,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上,干栏式房屋既可防潮,又便于通风降温;半坡人居住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而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