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古诗文默写
专项复习(四) 古诗文默写
一、直接型默写。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4.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1.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12.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1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16.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1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1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9.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20.小园几许,收尽春光。(秦观《行香子》)
21.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行香子》)
22.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25.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欧阳修《醉翁亭记》)
2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27.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张岱《湖心亭看雪》)
28.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二、理解型默写。
29.《行路难》(其一)中象征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30.《行路难》(其一)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3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抒发自己矛盾心情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34.李商隐的《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5.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6.《岳阳楼记》中传诵千古,表达范仲淹宏伟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7.《醉翁亭记》中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三、主题型默写。
38.友情,它是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心之所系;是刘禹锡“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互励互勉。
39.“无私奉献精神”是时代永恒的主旋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是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更是奉献。
40.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借月流露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借“乡书”“大雁”传递着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
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句子的衔接与补写
专项复习(三) 句子的衔接与补写
一、句子的衔接。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早有调查显示,一个人读书和获取知识的水平和他的收入是成正比的。我想,只有你的书读得足够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的信仰千百年来并不是仅仅靠宗教来支撑的,它就在唐诗宋词中,在爷爷、姥姥讲给你的故事里。在《三国演义》里,在《红楼梦》里,在《西游记》里,在无数的经典书籍中,至今依然被文人那种美丽的方块字写在字里行间。
①书读得多了,你在情感方面会是一个充沛的、获益很多的人,你的依靠会更充实
②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能寻找到我们的信仰和精神支柱
③你才会更有创意,才会更自信,你才会更有底气,才能获取更多的物质回报
④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A.③④①② B.③②④①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D)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的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
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
②玄妙灵动的狐女、机智勇敢的屠户,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
③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
④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经》的抑扬顿挫中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D)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④①②⑤③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D)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①“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引申义为改造、教化、培育等
②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
③包含着一种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
④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
⑤“文”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
A.④②③⑤① B.④③⑤②①
C.⑤①④③② D.⑤②①④③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
历史地看,春节的节日内涵是在漫长的时间浸润中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汉武帝时期制定《太初历》,将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为岁首,正月初一过春节的习俗由此逐渐形成
②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春节文化形成了以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的礼俗和规制
③所谓的“年味”,其实就蕴藏在这些过年的仪式感中
④作为传统农耕文明的结晶,“年”的最初含义是农业的时间标尺,一年就是谷物的一个生长周期
⑤根植进中华文明圈的深层文化认知结构里,凝结成中华儿女的精神根脉
A.①②⑤③④ B.④①②⑤③
C.③④⑤①② D.①②③④⑤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C)
自古以来,中国有着广大的诗歌需求,甚至有一种诗歌崇拜的氛围,在其背后,是因为中国有着广大的心灵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而其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境界也就是心灵层次,从而不断自我超越,最终达到安心
②而诗歌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心灵的学习或者说学问
③好的诗歌作品能让他人读了以后感到动心
④而这一点,也许正是当代人最需要和最渴求的
⑤体验诗中情感,领悟诗中意境,同样达到安心的效果
⑥诗歌的起源是感于心动于情,其过程是从心出发,用心写作,也可以说是一个修心的过程
A.⑤④②①③⑥ B.⑤②③④⑥①
C.②⑥①③⑤④ D.②⑤①③⑥④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
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
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
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
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地体验
A.②③⑥④①⑤ B.②⑥③④⑤①
C.④①⑤②⑥③ D.④⑤①②③⑥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得很远。
①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②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③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如果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④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⑤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⑥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A.⑤①②④⑥③ B.②④⑥⑤①③
C.②⑤①④⑥③ D.⑤①②③④⑥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有人认为,“文学反映时代”是一种过时的理念,现代文学更注重对人的个体生存和“内世界”的呈现,追求的是文学的超越性、永恒性而不是时代性。 , 。 。 。 , 。
①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深刻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国的真实现状
②优秀文学作品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意义,与反映时代并不矛盾
③“超越时代”不是悬浮在半空中超越
④它们至今仍具有超越性的影响
⑤某种意义上,越是时代的,才越是永恒的
⑥完全脱离现实感的作品无论在现世还是后世都是不会真正受到欢迎的
A.③⑥②⑤①④ B.③②①④⑥⑤
C.⑤③⑥④①② D.⑤③⑥①④②
二、句子的补写。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阅读经典要处理好三种关系。首先,要处理好深入和拓展的关系。①既要在专业领域里深入阅读,也要在其他领域里进行拓展阅读。其次,要处理好有意和无意的关系。既要有意识地主动阅读,也不要忽略无意间的随手翻阅。最后,②要处理好贮存和加工的关系。既要像蚂蚁那样精于贮存,还要像蜜蜂那样善于加工。
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故乡与游子,这似乎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心理学家分析,人自离开母体,来到这个纷繁扰攘的世界,①便有一种回归母体的冲动,每当遇到挫折,痛苦与烦恼,回归母体便成为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因而,②母亲时常成为作家、艺术家歌颂的对象,而故乡则是这种回归冲动的曲折反映。
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①农业和气象之间的关系密切,所以古代劳动人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为了记忆方便,②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编成了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除中国之外,全球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一亿人,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起了汉语呢?汉语是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之一,汉语又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系统,不同字体写出的方块字亦有不同的艺术美感,可以说,②汉语本身的特点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很有魅力。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建筑属于空间艺术,音乐属于时间艺术,二者有明显区别。然而,将二者联系起来已经成为人们艺术审美的共识。西方许多经典建筑都具有音乐美,①中国许多建筑也是如此(或:在中国,建筑中也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广东开平风采堂的立面构图、北京故宫的三重建筑群传达出起伏的节奏和韵律美,苏州园林的“体宜因借”、徽州民居的白墙黑瓦,都表现出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因此,②建筑艺术和音乐艺术有相同之处。
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基本规则简明易懂,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中国象棋是模拟的古代战争、直线战争、陆地战争、平面战争。①象棋在古代和现代有不同的价值。古代,象棋被列为士大夫的修身之艺,现在,则被视为一种怡神益智、有益身心的活动。②象棋的作用颇多,它集文化、科学、艺术、竞技于一身,不但可以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辩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而且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因此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7.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①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②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8.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辛勤读书,博采众长,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书写更美丽的人生和世界。但是,①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读书要学以致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把读书同积累经验相结合,使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和真知灼见;把读书同工作岗位相结合,使知识转化为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把读书同修养相结合,②使知识转化为优良品格和高雅气质。
9.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做到耐心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些年轻人,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也不缺乏“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抱负,但遇到困难和挫折时,①往往就会失去耐心,变得不冷静。不冷静就会冲动,冲动之后难免会犯错误,使实现雄心的道路变得艰难。如何才能做到遇事有耐心呢?我想,②冷静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是至关重要的。冷静的心态能让你对事物有最理性的认识,它能帮助你在正确的时间里做出正确的决定;而坚定的信念能将你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一个方向,能让你目标恒定,坚定自己的步伐,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专项复习(五)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文学常识。
1.《沁园春·雪》作者是毛泽东,是一首词(体裁),“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2.《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雨果,法国(国籍)作家,主要作品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4.《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5.《醉翁亭记》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6.《行路难》(其一)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唐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给予同情,故其作此诗答谢。
7.《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朝代)宋江(人名)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8.《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体裁)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9.《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清代(朝代)小说家。
10.曹雪芹,名霑,字梦阮,清代(朝代)小说家。《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二、名著阅读。
(一)《艾青诗选》
1.阅读《树》,完成后面题目。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这首诗的作者是艾青,诗歌开头“一棵树,一棵树”,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着意强调和突现一棵棵“树”的形象。“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写得生动可感,而且人格化。
2.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完成后面题目。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
贴在灶边的墙上,
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
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
(1)节选部分哪几个细节表现了大堰河深爱乳儿?请简要概括。
①年节里为乳儿切冬米糖;②把乳儿画的画贴在灶边墙上;③对邻居夸口赞美乳儿。
(2)大堰河做的梦,为什么不能对人说?既然“不能说”,为什么“我”知道她梦的内容?
不能说是因为大堰河自知地位低下,没有资格参加乳儿的婚礼;大堰河深爱乳儿,不愿让人知道自己和乳儿的关系,怕给乳儿带来不好的影响。“我”知道母亲的梦,是因为儿子理解母亲,两人之间有突破血缘、突破阶级的母子深情;儿子结婚成家是母亲的最大梦想,参加儿子婚礼是母亲的最大幸福。
3.阅读《镜子》,完成后面题目。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
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1)这首诗歌中的“镜子”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简要赏析。
本诗中的“镜子”是直言刚烈之士的典型,“平面”展现了镜子出身普通,“真实”“不隐瞒缺点”“谁都从中发现自己”表现了镜子的率直与忠诚。
(2)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地刻画了人们对于直言之士的种种态度,鞭挞和嘲讽了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弘扬了正直无私的品格。
(二)《水浒传》
1.《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聚义厅”,后改为“忠义堂”,《水浒传》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水浒传》中,梁山泊先后有三任寨主,晁盖之前是王伦,晁盖之后是宋江。
3.梁山好汉有一个共同特点:除暴安良,豪侠仗义,他们虽是异姓,但亲如兄弟,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义”。
4.(泉州中考)阅读《水浒传》(第六十回)选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
晁盖因何事受重伤致死?后来“捉得射死我的”人是谁?简述此人没有做“梁山泊主”的两个原因。
晁盖因征讨曾头市,被史文恭射伤致死。后来“捉得射死我的”人是卢俊义。此人没有做“梁山泊主”的原因:①宋江手下李逵等人不服;②宋江与卢俊义抓阄分别攻打两座城池,先攻破者为梁山泊主,结果宋江先攻下两座城池。
5.(苏州中考)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梁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鲁智深得知林冲被高俅所害,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将他护送到沧州。为此遭高俅追杀,只得在二龙山落草,最后投奔梁山。
6.鲁智深是《水浒传》中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下图就是其中一个精彩的场面,请仔细观察,完成题目。
(1)用一句话概括图片内容。
鲁智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根据该故事情节简要概括鲁智深的性格特征。
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等。
7.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林冲道:“你看我命苦么!等了三日,甫能等得一个人来,又吃他走了。”小校道:“虽然不杀得人,这一担财帛可以抵当。”林冲道:“你先挑了上山去,我再等一等。”……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只见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林冲正没好气,……抢将来斗那个大汉。
(1)这段文字选自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人。
(2)语段中“那汉子”是谁?林冲“斗那个大汉”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①那汉子是:杨志
②原因:林冲投靠梁山,王伦担心他会强占梁山,于是刁难林冲交纳“投名状”。
③结果:二人不分胜负,被王伦等人制止(或“杨志前往东京,林冲如愿坐了梁山第四把交椅”)。
三、题型专训。
1.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众多英雄人物上梁山的过程大致有三种类型:出身底层不满社会黑暗,因一事触发义无反顾奔上梁山;有较好地位却被统治阶级逼得走投无路而迫上梁山;为了兄弟情义同上梁山。请任选其中一类,结合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和具体情节,做简要分析。
【示例一】鲁智深三拳打死了欺侮金翠莲父女的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后因在野猪林救林冲而得罪高俅,只能落草二龙山,最后投奔梁山。鲁智深本出身社会底层,因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而惹了官司,最后一步步走上梁山。【示例二】林冲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遭高俅和高衙内陷害,被发配沧州。后来,高俅又买通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林冲忍无可忍杀死陆谦,雪夜投奔梁山。林冲本有较好的出身和家庭,但为黑暗势力所迫,走投无路,被逼上梁山。
2.《水浒传》中,梁山泊为了招徕英雄,可谓“智计百出”,请从下列情节中任选一个,简要说说其如何体现了“智”。
①戴宗智取公孙胜 ②吴用智赚玉麒麟
【示例一】为了破高廉的妖法,宋江派戴宗和李逵去寻找公孙胜。到了公孙胜家时,公孙胜母亲却说公孙胜不在家。戴宗又派李逵前去,吩咐他去闹,但不要伤害其母。李逵扬言要烧了公孙胜的家当,并用斧头砍翻一堵墙,作势要砍公孙胜的母亲,公孙胜无奈才现身。后公孙胜带二人见罗真人,李逵又惹祸,在戴宗的再三请求下,罗真人派黄巾力士救出李逵,最后公孙胜和他们一起前往高唐州。【示例二】吴用为了让卢俊义落草,扮作算命先生,来到卢处为其卜卦,言其将有“血光之灾”,又利用卢的恐惧心理,送他四句暗藏“卢俊义反”的卦歌,卢俊义依言到梁山泊躲避,结果被告发,走投无路,卢俊义被“逼”上梁山。
3.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形象丰满、个性多面的人物,请选择下面一位人物并结合具体情节,介绍其多面性格。(每个人物至少写出两种以上的性格特点)
①宋江 ②杨志
【示例一】我选宋江,宋江为人仗义,从他冒死给犯下死罪的晁盖通风报信帮助他逃脱官府的捉拿可以看出。同时他又是一个愚忠愚孝之人,总想着被招安,高俅带兵攻打梁山被擒,他却低声下气地乞求高俅息怒,希望促成招安。【示例二】我选杨志。首先作为三代将门杨令公后人的杨志是很高傲的,从林冲挽留他在梁山落草时他的断然拒绝可以看出。同时他也是个性格暴躁的人,从在押解生辰纲的途中他多次鞭打挑夫赶路可以看出。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擅长变化成别人的模样,请选择下列任意一组,说明孙悟空都变成了谁,并简要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①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西游记》第十八回)
②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西游记》第四十二回)
【示例一】我选①。在这一回目中,孙悟空变成了高员外的女儿高小姐。高员外家有个妖怪女婿,孙悟空担保自己可以捉到妖怪,晚上孙悟空变成高小姐的模样骗住妖怪让他自报家门,原来是等候取经人的猪八戒,悟空在云栈洞打败八戒,唐僧收八戒为徒。【示例二】我选②。在这一回目中,孙悟空变成牛魔王。因为斗不过口吐三昧真火的红孩儿,悟空就变化成红孩儿的父亲牛魔王的样子想要救出被困的唐僧。可是红孩儿产生怀疑,就问悟空变的假牛魔王:“父亲可记得孩儿的生日?”悟空因为回答不出便被识破。后来幸得观音出面降服了红孩儿,救出唐僧。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西游记》中的唐僧虽没有孙悟空那样鲜明的性格,但其追求佛法,坚定执着的信念,令人难忘。请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分析其性格特点。
【示例】①追求佛法,执着坚定。唐僧取经途中,意志坚定,如经过女儿国时,他不以色乱,女儿国国王百般挽留,蝎子精百般诱惑,唐僧都不予理会,一心向佛,只愿取回真经。②坚守戒律,立场坚定。黎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欲“坐山招夫”,实则是试探师徒四人禅心是否坚定,只有八戒意动神摇,进内堂去撞天婚,被捉弄绑在树上。唐僧、悟空、沙僧三人经受住了考验。
(2)《水浒传》第四十三回中有个人物叫李鬼,现在特指混淆视听的人,也成了假冒的代名词。请简述小说中有关李鬼假冒的故事情节。
李逵下山接老娘,没想到碰上一个冒充自己的强盗,名叫李鬼。李鬼被戳穿后,谎称自
己家中有老母无人养赡,没办法才脸涂黑墨,出来干这短命的营生。因黑旋风在江湖上名头厉害,神鬼皆怕,想借李逵的名号吓人,得些财物,孝养老母,实不曾杀害一人。李逵听了心软饶了他性命。后来李逵去讨些饭吃,没想到又碰上李鬼,他还和兄弟们合计在饭里下毒,想毒死李逵。这个诡计正好被李逵听见,他大怒,杀死了李鬼。
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词语与病句
专项复习(二) 词语与病句
一、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1.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意思写词语。
(1)红妆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2)敬业乐群:专心于学业,与朋友和睦相处。
(3)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4)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门径。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5)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6)饱食终日:一天到晚吃得饱饱的,形容无所事事。
(7)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8)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9)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10)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的宏伟壮丽,场面非常盛大豪华。也形容诗文辞藻华丽。
(11)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2)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13)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14)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15)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16)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17)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18)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19)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20)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21)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22)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23)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24)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25)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C)
(1)将受到历史________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2)武侠剧经久不衰是因为其本身拥有________的优势,在纵横江湖的故事情节中,有儿女情长,也有家国天下,能够极大地满足年轻读者的多元需求。
(3)群众用________的目光看着那个贪得无厌的腐败分子。
A.治理 落地生根 蔑视
B.制裁 落地生根 轻视
C.制裁 根深蒂固 蔑视
D.治理 根深蒂固 轻视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
渐近故乡时,天气又________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________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________起来了。
A.阴暗 萧索 荒凉 B.阴晦 萧索 悲凉
C.阴暗 萧瑟 悲凉 D.阴晦 萧瑟 荒凉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 敏感 焦躁
B.与众不同 敏锐 浮躁
C.标新立异 敏感 浮躁
D.标新立异 敏锐 焦躁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和敬业乐群的态度,都是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
B.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阅读,特别是深度阅读,是人们保持判断力和思想定力的不二法门。
C.小军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D.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文言文阅读品类繁多,但图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
(解析:C.“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引用与原意不符,为贬义词,不能用在褒义的语境中。)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常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B.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C.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D.《红楼梦》是一座富丽堂皇、精工细作的艺术大厦,我们看到了缔造者的匠心。
(解析:B.“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不能形容旅游信息。)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A.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在学习上取得丰功伟绩。
B.此次旅游曲终幕落,我们虽已身在回程,但对喀纳斯湖那不可名状的美仍然神驰心往。
C.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其清晰真切。
D.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解析:A.“丰功伟绩”指伟大的功绩,学习不到此种程度;C.“眼花缭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与后面的“清晰真切”矛盾;D.“忘乎所以”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做出不适宜的举动,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孔子的文化影响博大精深,根深蒂固,如同一棵千年老树,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里。
B.预防腐败比惩治腐败更重要,制度建设比事后追责更重要,所以反腐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杜绝腐败。
C.一家书店对于城市的意义不言而喻,世界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有一句话:“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
D.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环境间不容发。
(解析:D.“间不容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不合语境,可改为“刻不容缓”。)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生物学能有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众多科学家倾其一生孜孜不倦的研究。
B.“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还涉及众多产业和巨量的要素调动,不可能一蹴而就。
C.绿化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们要继续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将这项工作做好做实。
D.他们从小感情深厚,自搬家分离以后,十多年未见,今日再聚首,两人怀古伤今,重逢之情溢于言表。
(解析:D.“怀古伤今”指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不合语境。)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在参天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B.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C.村长在会上郑重其事地宣布,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村内将举行一系列的活动,以传承中国农村风俗习惯。
D.2018年春晚听了王菲和那英时隔二十年再次合作的《岁月》,大家都叹为观止。
(解析:D.“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不能用来形容听到的事物。)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他是一个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选手,这次在青奥会上夺冠,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
B.宋老师几十年来,始终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对工作精益求精,因而受到了学校的多次表彰奖励。
C.我国体育健儿在韩国平昌冬奥会上前仆后继,勇夺奖牌。
D.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现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解析:C.“前仆后继”指前面的倒下了,后同的紧跟上,语境中是表达不断取得好成绩,不合语境。)
1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面对记者咄咄逼人的追问,发言人先是闪烁其词,继而哑口无言,拂袖而去。
B.现在穿越剧毫无历史观可言,整体思想内涵没有提升,人物设置更是随心所欲,对历史文化不尊重,不足以提倡。
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D.在乒乓球世锦赛中,丁宁针对对手的特点随机应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赢得胜利。
(解析:C.“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不能指艺术品。)
二、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1.下列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已三年稳居世界第一,对全球快递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
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应将“连续”和“已”调换位置。
(2)今年3月份至8月份,北京的PM2.5浓度连续6个月制造历史同期最低。
修改意见:用词不当,将“制造”改为“创造”。
(3)七集大型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全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进。
修改意见: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精神”。
(4)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不少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优质农产品付更高的价格。
修改意见:成分残缺,删去“随着”或“使得”。
(5)忧国家治理,养浩然正气,这是中央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所在,是壮大和巩固主流思想舆论,培育“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的题中应有之义。
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将“壮大”和“巩固”调换位置。
(6)在本次比赛中,四川男排为了一举夺得冠军,尽谴全部主力队员上阵。
修改意见:语义重复,删去“尽”或“全部”。
(7)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农垦队员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修改意见:否定不当,删去“不”。
(8)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修改意见:句式杂糅,后半句应改为“水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其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
(9)三位学生虽然都是外校的学生,但他们的表演对我校的师生并不陌生。
修改意见:不合逻辑,将“他们的表演”和“我校的师生”调换位置。
(10)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修改意见:一面对两面,应在“能”后加“否”。
2.下列语段中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①为了给百姓创立更为优良的就医环境,卫生部准备在全国推广“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模式。②所谓“先诊疗后结算”,是指患者在门诊诊疗时,先交纳押金,统一待本次所有诊疗结束后再去结账。③实施“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模式,患者就诊时间可节省大约20%以上。
(1)第①句用词不当,应将“创立”改为“创造”。
(2)第②句语序不当,修改方法是:将“统一”放到“结账”前。
(3)第③句语义矛盾,删去“以上”或“大约”。
3.下列语段有四句话,有两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①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根本在于探索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和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是关键,②要严格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的规模,③增加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④尽早推进与清洁能源相配套的排放标准。
(1)第①句句式杂糅,修改意见:去掉“根本在于”或“是关键”。
(2)第④句搭配不当,修改意见:把“推进”改为“制定”或“实施”。
4.下列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学分类为基础,①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目的,加快形成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评价,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人才评价制度,②努力形成人人努力成才、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1)①处画线句成分残缺,应在“评价”后加上“机制”。
(2)②处画线句语序不当,将“人人努力成才”和“人人渴望成才”调换位置。
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语音与汉字
专项复习(一) 语音与汉字
一、单元训练。
第一单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莽莽(mǎng) 稍逊(xùn) 风骚(sāo)
今朝(zhāo) 汹涌(yǒng) 成吉思汗(hán)
吹刮(ɡuā) 枉然(wǎnɡ) 呢喃(ní nán)
飘逸(yì) 鲜妍(yán) 娉婷(pīng)
摇曳(yè) 丰润(rùn) 谐奏(zòu)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天jiāo(骄) 妖ráo(娆) 原chí(驰)là(蜡)象
nínɡ(凝)望 文cǎi(采) 顿失tāo tāo(滔滔)
màn(漫)游 liú(流)盼 红zhuānɡ(装)素ɡuǒ(裹)
3.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1)十月的香山遍布红叶,在秋风夕阳下溢彩流光,显得分(fèn)外美丽。
(2)天边的云彩犹如姑娘的头巾,又似那泛着红晕(yùn)的脸庞。
(3)不为五斗米折(zhé)腰的人,哪里都有,你说话做事千万不要伤害别人的尊严。
(4)季先生在世时常被呼为“国学大师”,但这对于一位专力研究印度古代语言学的学者来说,不啻张冠李戴——倘若把季先生头顶上“国学大师”的冠(ɡuān)冕,理解成“国之学术大师”,差可接受。
第二单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承蜩(tiáo) 妄想(wànɡ) 强聒不舍(ɡuō)
咽气(yàn) 骈进(pián) 彬彬有礼(bīn)
教诲(huì) 解剖(pōu) 矫揉造作(jiǎo)
缀满(zhuì) 瞥见(piē) 恍若月宫(huǎnɡ)
惊骇(hài) 恪守(kè) 自惭形秽(huì)
箱箧(qiè) 广袤(mào) 俯拾即是(shí)
宽宥(yòu) 云霓(ní) 抽丝剥茧(bō)
汲取(jí) 贸然(mào) 相得益彰(zhānɡ)
箴言(zhēn) 尴尬(ɡān) 李代桃僵(jiānɡ)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容shè(赦) 旁wù(骛) 大发雷tínɡ(霆)
喉lónɡ(咙) 亵dú(渎) táo(淘)神费力
羡mù(慕) 杜jué(绝) 金ɡē(戈)铁马
秘jué(诀) 赞yù(誉) 不可mínɡ(名)状
fà(珐)琅 晨xī(曦) 眼花liáo(缭)乱
洗jié(劫) 绸duàn(缎) 富丽堂huánɡ(皇)
liú(琉)璃 jīn(襟)怀 自吹自léi(擂)
fánɡ(妨)碍 遵xún(循) 鸠占què(鹊)巢
游yì(弋) niǔ(扭)捏 形xiāo(销)骨立
3.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1)老禅(chán)师微言大义,令弟子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2)我国紧密型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步伐较慢,主要原因在于职业教育院校和行业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协调(tiáo)和统筹。
(3)几年没见,他的头发竟变得雪白,背也已经佝偻(lóu)。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从大多数人谈到工作时乏味麻木的表情推算,估计大概这样的幸运儿不多。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rú养或反之的腐shí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轻觑(qù) 挟持(xié) 麾下(huī)
(2)根据拼音写汉字。
rú(濡)养 腐shí(蚀)
第三单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谪守(zhé) 怒号(háo) 淫雨霏霏(yín)
浊浪(zhuó) 隐曜(yào) 薄暮冥冥(mínɡ)
皓月(hào) 潜形(qián) 伛偻提携(yǔ lǚ)
谗言(chán) 琅琊(lánɡ) 岸芷汀兰(tīnɡ)
弈者胜(yì) 阴翳(yì) 觥筹(ɡōnɡ chóu)
喧哗(xuān) 林壑(hè) 山肴野蔌(yáo)(sù)
更定(ɡēnɡ) 毡子(zhān) 毳衣炉火(cuì)
金樽(zūn) 投箸(zhù) 沆砀(hànɡ dànɡ)
宫阙(què) 低绮户(qǐ) 婵娟(chán juān)
侧畔(pàn) 多歧路(qí) 琼楼玉宇(qiónɡ)
2.根据拼音写汉字。
qiān(迁)客sāo(骚)人 满目xiāo(萧)然
心kuànɡ(旷)神yí(怡) 波lán(澜)不惊
qiánɡ(樯)倾jí(楫)摧 静影沉bì(璧)
chǒnɡ(宠)辱xié(偕)忘 一碧万qǐnɡ(顷)
yǐn(饮)少zhé(辄)醉 泉香酒liè(洌)
第四单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阴晦(huì) 恣睢(suī) 寒噤(jìn)
褴褛(lán) 伶仃(dīnɡ) 拮据(jié)
黛色(dài) 撬开(qiào) 找茬(chá)
折本(shé) 瓦楞(lénɡ) 阔绰(chuò)
嗤笑(chī) 别墅(shù) 煞白(shà)
流氓(mánɡ) 嘟囔(nɑnɡ) 眺望(tiào)
掺杂(chān) 乱窜(cuàn) 戳破(chuō)
稠密(chóu) 镰刀(lián) 撩逗(liáo)
2.根据拼音写汉字。
祭sì(祀) 潮xùn(汛) è(愕)然
鄙yí(夷) sè(瑟)索 隔mó(膜)
伶lì(俐) 女xù(婿) 牡lì(蛎)
shà(煞)白 mì(觅)食 xī(嬉)闹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箫索 惶恐 莫名其妙
B.苛税 端祥 与日俱增
C.朦胧 驱除 歇斯底里
D.应酬 赔偿 郑重奇事
(解析:A.“箫”应写作“萧”;B.“祥”应写作“详”;D.“奇”应写作“其”。)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wǎnɡ)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2)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zhàn)桥上去散步。
(3)他望着父亲,眼里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qiè)。
(4)只要对她说上几句恭wéi(维)话,她心中的恼怒就会烟消云散。
(5)圆明园的稀世珍宝就这样被英法联军糟tà(蹋)了,真是暴殄天物。
第五单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懒惰(duò) 脊梁(jǐ) 玄虚(xuán)
中伤(zhònɡ) 灌溉(ɡài) 诓骗(kuānɡ)
省悟(xǐng) 停滞(zhì) 步骤(zhòu)
遁词(dùn) 豢养(huàn) 机械(xiè)
折扣(zhé) 鲁钝(dùn) 压榨(z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A.渺茫 视察 不足为锯 前仆后继
B.虚妄 推敲 走投无路 画龙点津
C.慨叹 盲从 徙有其表 锲而不舍
D.塑像 墨守 不攻自破 根深蒂固
(解析:A.“锯”应写作“据”;B.“津”应写作“睛”;C.“徙”应写作“徒”。)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此时不需要多余的台词,观众已经可以通过音乐对玄奘的内心世界和他舍(shě)身求法的精神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
(2)绝望是懦(nuò)夫的幻想。
(3)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jí(汲)取有益的见解。
(4)过去西方老是对我们丑化乃至wū miè(诬蔑),说我们专制,说我们没有自由、人权等。
第六单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朴刀(pō) 怨怅(chànɡ) 逞能(chěnɡ)
聒噪(ɡuō) 心窍(qiào) 五更(ɡēnɡ)
愧赧(nǎn) 提辖(xiá) 发怔(zhèng)
带挈(qiè) 勾当(ɡòu) 筵席(yán)
报帖(tiě) 纶巾(guān) 侥幸(jiǎo)
恁地(nèn) 拙病(zhuō) 殆尽(dài)
2.根据拼音写汉字。
diān(颠)倒 作yī(揖) 拜yè(谒)
chà(岔)气 存xù(恤) 吹xū(嘘)
愧nǎn(赧) pī(砒)霜 银zhù(箸)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歇息 腼腆 箪食壶桨 剜口割舌
B.踹气 商酌 尖嘴猴腮 茅塞顿开
C.厮觑 疏懒 不省人事 喏喏连声
D.逞辩 盘缠 万惯家私 无可奈何
(解析:A.“桨”应写作“浆”;B.“踹”应写作“喘”;D.“惯”应写作“贯”。)
二、题型专训。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B)
A.折腰/折扣 冠冕/弹冠相庆 成吉思汗/汗血宝马
B.娉婷/驰骋 摇曳/生拉硬拽 强聒不舍/恬不知耻
C.分外/分寸 调和/水调歌头 百废俱兴/兴风作浪
D.赞誉/誊写 撩逗/眼花缭乱 自惭形秽/岁月如歌
(解析:A.zhé/zhé,ɡuān/ɡuān,hán/hàn;B.pīnɡ/chěnɡ,yè/zhuài,ɡuō/tián;C.fèn/fēn,tiáo/diào,xīnɡ/xīnɡ;D.yù/ténɡ,liáo/liáo,huì/su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
A.安宁/宁可 铮亮/铮铮作响 俯拾即是/拾级而上
B.绸缎/稠密 恪守/络绎不绝 政通人和/曲高和寡
C.积攒/攒成 剥削/抽丝剥茧 间不容发/黑白相间
D.遵循/遁词 蹂躏/矫揉造作 薄暮冥冥/死不瞑目
(解析:A.nínɡ/nìnɡ,zhènɡ/zhēnɡ,shí/shè;B.chóu/chóu,kè/luò,hé/hè;C.zǎn/cuán,bō/bō,jiān/jiàn;D.xún/dùn,róu/róu,mínɡ/mínɡ。)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C)
A.散乱/散步 更定/半夜三更 水落石出/丢三落四
B.襟怀/寒噤 纽扣/扭捏作态 岸芷汀兰/孤苦伶仃
C.项圈/圈养 睡觉/不知不觉 峰回路转/转来转去
D.显赫/容赦 游弋/金戈铁马 觥筹交错/踌躇满志
(解析:A.sǎn/sàn,ɡēnɡ/ɡēnɡ,luò/là;B.jīn/jìn,niǔ/niǔ,tīnɡ/dīnɡ;C.quān/juàn,jiào/jué,zhuǎn/zhuàn;D.hè/shè,yì/ɡē,chóu/chóu。)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妖娆 储藏盒 原驰蜡象 红妆素裹
B.窗棂 青纱衫 断章取义 理至易明
C.旁骛 蒙汉药 大发雷霆 言不及义
D.赃物 萤火虫 淘神废力 富丽堂皇
(解析:A.“妆”应写作“装”;C.“汉”应写作“汗”;D.“废”应写作“费”。)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A.杜绝 妨碍 自吹自擂 质之不理
B.嬉闹 喧哗 附庸风雅 仓惶逃窜
C.琉璃 婵娟 不知所措 鸠占雀巢
D.箴言 隐晦 彬彬有礼 形销骨立
(解析:A.“质”应写作“置”;B.“惶”应写作“皇”;C.“雀”应写作“鹊”。)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祭祀 伶俐 李代桃僵 漠不关心
B.隔膜 萧索 相得宜彰 分文不值
C.阔绰 糟塌 郑重其事 衣衫褴褛
D.端详 剪影 与日俱增 莫名奇妙
(解析:B.“宜”应写作“益”;C.“塌”应写作“蹋”;D.“奇”应写作“其”。)
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
专项复习(七) 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
一、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谪守巴陵郡 谪:贬官
(2)增其旧制 制:规模
(3)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美好
(4)横无际涯 际涯:边际
(5)朝晖夕阴 晖:日光
(6)南极潇湘 极:至、到达
(7)迁客骚人 迁:贬谪、降职
(8)连月不开 开:指天气放晴
(9)日星隐曜 曜:光芒
(10)樯倾楫摧 倾:倒下 摧:折断
(11)薄暮冥冥 冥冥:昏暗
(12)去国怀乡 去:离开 国:指国都
(13)至若春和景明 景:日光
(14)沙鸥翔集 集:停息
(15)锦鳞游泳 鳞:代指鱼
(16)岸芷汀兰 汀:小洲
(17)长烟一空 一:全
(18)宠辱偕忘 宠:荣耀 偕:一起
(19)把酒临风 把:持、执
(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21)或异二者之为 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语气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 “具”同“倶”,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咐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1)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 今义:细小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古义:景象 今义:观看
(3)越明年
古义:到 今义:跨过(阻碍),跳过
(4)增其旧制
古义:规模 今义:制度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替君主担忧。
(5)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二、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
(2)峰回路转 回:曲折、回环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居高面下
(4)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
(5)日出而林霏开 霏:弥漫的云气
(6)云归而岩穴暝 暝:昏暗
(7)野芳发而幽香 芳:花
(8)伛偻提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9)泉香而酒洌 洌:清
(10)山肴野蔌 蔌:菜蔬
(11)杂然而前陈者 陈:陈列,摆开
(12)宴酣之乐 酣:尽兴地喝酒
(13)弈者胜 弈:下棋
(14)觥筹交错 觥:酒杯
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2)归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返回)
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3)乐 山水之乐(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快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动用法,以……为乐)
(4)谓 太守自谓也(命名)
太守谓谁(为,是)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词语意思。
(1)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2)翼然临于泉上(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3)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4)故自号曰醉翁也(名词作动词,取名,称呼)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啊。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6)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8)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三、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拥毳衣炉火 拥:裹、围
(2)余拏一小舟 拏:撑(船)
(3)雾凇沆砀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哪能 更:还
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余住西湖
古义:人称代词,我 今义:剩下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今义:白色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词语意思。
(1)大雪三日(名词作动语,下大雪)
(2)与余舟一芥(名词作状语,像一根小草般微小)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只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
(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天、云、山、水,浑然一体,上上下下白茫茫一片。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在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