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几种重要的盐(第2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6 几种重要的盐(第2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9-13 16:01:20

文档简介

第6节 几种重要的盐 第二课时 练习
选择题
1.把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再加入足量盐酸,最终会有沉淀生成的是(  )
A.KNO3和AgNO3 B.FeCl3和NaOH
C.Na2CO3和Ca(OH)2 D.Ba(OH)2和HNO3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3.甲、乙两化工分布在某排污渠两岸(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若甲厂附近a处水样经检测含有的阴离子是OH﹣、SO42﹣,c处水样经检测pH=7且只含有少量的NaCl.则乙厂排放到b处水中的物质可能是(  )
A.BaCl2、HCl B.H2SO4、Ba(NO3)2
C.MgSO4、NaCl D.H2SO4、MgCl2
4.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AgNO3溶液与NaCl溶液 B.烧碱溶液与稀硫酸
C.KNO3溶液与ZnSO4溶液 D.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
5.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B.X一定是CuCl2
C.Y可能是H2O D.Y可能是Na2SO4
6.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若每组中最后一种物质足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留下的不溶物种数最多的是(  )
①NaOH溶液、MgCl2溶液、HNO3溶液 ②Fe2(SO4)3溶液、NaNO3溶液、Ba(OH)2溶液
③CuCl2溶液、FeCl3溶液、锌粒 ④NaCl溶液、AgNO3溶液、盐酸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两种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Na2CO3溶液和稀盐酸 B.NaNO3溶液和H2SO4溶液
C.NaOH溶液和HNO3溶液 D.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
8.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以实现如图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
A.HCl NaOH BaCl2 Na2SO4
B.HCl  Ba(OH)2 Na2SO4 BaCl2
C.H2SO4Ba(OH)2 Na2SO4 BaCl2
D.H2SO4 NaOH BaCl2 Na2SO4
二.填空题
9.现有铁、氧化铜、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五种物质,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   个。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方程式   
10.分析、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1)用“三”总结化学知识如下:
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是:生成沉淀或生成   或生成水;
②燃烧的三个条件是有可燃物、氧气(或空气)和   .
③铁生锈的三种反应物质是:铁、水和   ;
(2)在C+2CuO 2Cu+CO2↑与CO+CuOCu+CO2两个反应中,C和CO都是将CuO还原为Cu的物质,故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①上述两个反应中还原剂的化合价变化规律:   .
②根据你的规律,判断反应Fe+H2SO4=FeSO4+H2↑中的还原剂是   .
11.(1)同学们根据复解析反应发生的条件,总结出得到CaCl2的不同途径,如:
①Ca(OH)2+YCln=CaCl2+Z↓,那么Z可能是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②CaX2+2YCln=CaCl2+H2O,则“YCln”属于   类的质.
(2)同学们又用类比的方法对CaCl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探究,总结出其能与下列物质中的   发生反应(填编号).
①HNO3②AgNO3③Na2CO3④Fe(OH)2⑤Mg⑥BaCO3.
12.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完成:
离子
OH﹣
Cl﹣
CO3﹣
SO42﹣
H+
﹣﹣



Na+




Ca2+




Ba2+




(1)碳酸钠和碳酸钾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   (填符号);检验方法和现象是:   ;
(2)从表中选择离子组成两种化合物,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①一个同时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②一个碱与盐的反应   。
三.实验探究题
13.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实验过程】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1)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稀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硫酸,振荡
加入足量稀硫酸后,溶液变   色
(2)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硫酸,振荡
无明显现象
(3)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钾溶液,再滴加
足量稀硫酸,振荡

试管内出现大量气泡
(4)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
足量稀硫酸,振荡
试管内   
【实验结论】
(1)硝酸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   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14.某同学利用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之间的下列反应,探究酸、碱、盐之间能发生哪些反应:
A.HCl+Ba(OH)2 B.HCl+Na2CO3C.BaCl2+Na2CO3
(1)在实验A中,确定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最好借助的指示剂是:   ;
(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在实验C中证明反应发生的实验现象:   ;
(4)将上述三个反应完成后所得到的物质混合在同一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得到无色澄清的废液.综合分析有关反应和实验现象推断,所得废液中一定含有   的溶质;
(5)关于(4)中废液的用途中不合理的是   .
A.利用废液制备氯化钠溶液:加入适量硫酸钠溶液制备氯化钠
B.检验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向其中加入过量废液检验其中是否有碳酸钠
C.检验某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完全变质:把固体溶解后,向其中加入过量该废液,观察现象.
四.解答题
15.利用下面三组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的实验,记录结果如下,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甲是   ;
(2)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经检验,无色溶液D中的阳离子只有一种,则物质X是   ;
(4)无色溶液A、B、C、D、E、F中,能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7.C
8.C
二.填空题
9.5;CuSO4+2NaOH=Cu(OH)2↓+Na2SO4。
10.(1)①气体;
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1.(1)①Mg(OH)2.②酸.
(2)②③.
12.(1)CO32﹣;将样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使生成的气体进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出现浑浊现象,该样品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2)①BaCO3+H2SO4=BaSO4↓+H2O+CO2↑;
②Na2CO3+Ca(OH)2=CaCO3↓+2NaOH(答案合理即可)。
实验探究题
13.【实验过程】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1)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稀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硫酸,振荡
加入足量稀硫酸后,溶液变无色
(2)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硫酸,振荡
无明显现象
(3)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钾溶液,再滴加
足量稀硫酸,振荡

试管内出现大量气泡
(4)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
足量稀硫酸,振荡
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1)Ba(NO3)2+H2SO4=BaSO4↓+2HNO3;
(2)沉淀、气体或水。
14.(1)酚酞试液;
(2)Na2CO3+2HCl═2NaCl+H2O+CO2↑;
(3)产生白色沉淀;
(4)NaCl、BaCl2;
(5)C.
四.解答题
15.(1)BaSO4;(2)NaOH+NH4Cl═NaCl+H2O+NH3↑;(3)Na2CO3;(4)AF.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 第6节 几种重要的盐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几种重要的盐 第二课时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年级上
学习
目标
知道盐的分类
根据根据溶解口诀判断盐、碱的溶解性
根据物质的性质列举制取盐的方法
重点
1、根据根据溶解口诀判断盐、碱的溶解性
2、根据物质的性质列举制取盐的方法
难点
2、根据物质的性质列举制取盐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盐的组成:
不同的阴阳离子结合成不同的盐
常见盐有哪些?
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碳酸钙:CaCO3、食盐:NaCl
加深对盐的组成的理解
讲授新课
思考:盐的种类很多,如何对盐进行分类呢?
盐的分类
1、按离子种类分

按所含阳离子分
钾盐:KCl、KNO3、K2SO4
钠盐:NaCl、NaNO3、Na2SO4 等
镁盐:MgCl2、MgSO4 、MgNO3 等
按所含阴离子分
硝酸盐:KNO3、NaNO3 MgNO3 等
碳酸盐:K2CO3 Na2CO3 MgCO3 等
根据溶解性分
可溶性盐
不可溶性盐
根据酸碱盐溶解性表总结分析酸碱盐的溶解性。
练习:判断物质的溶解性
Zn(OH)2、2.AgCl、3.NaNO3、4.K2CO3、5.BaSO4 6.BaCl27.CaCO3、8.Na2CO3、9.CuCl2、10.AgNO3、11.BaCO3、12.Mg(OH)2 、13.H2SO4、14.H3PO4
实验探究:在盛有 Na2CO3 溶液的试管里加入 CaCl2 溶液,可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式:
Na2CO3溶液和CaCl2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 CaCO3和NaCl。这个反应的原理是怎样的?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2Na+ CO32—
CaCl2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Ca2+ 2CI—
Na2CO3+CaCl2 = CaCO3↓+ 2NaCl
这种反应类型的特点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
复分解反应
定义: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练习:(1)下列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吗?看看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规律?
2、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3、复分解反应模型表示:AB + CD = AC + BD
(2)中和反应是否是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而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即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一般是复分解反应
知识小结:
反应
反应物条件
生成物条件
酸+金氧→盐+水

生成沉
淀或气
体或水
酸+碱→盐+水

酸+盐→酸+盐
酸是强酸
碱+盐→碱+盐
碱和盐可溶
盐+盐→盐+盐
碱和盐可溶
练习:下列反应能否进行,能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不能的说明理由。
1、ZnCO3 + HNO3 =
2、 KOH + MgSO4 =
3、NaCl + H2SO4 =
4、CuCl2 + AgNO3 =
5、Cu(OH)2 + BaCl2 =
6、 Ba(OH)2 + CuSO4 =
7、NaCl + KNO3 =
8、BaSO4 + AgNO3 =
9、FeSO4 + Ba(NO3)2 =
有些盐是天然存在的,如:食盐、纯碱等。
但有些是用化学方法制取。
盐的制取
思考与讨论:根据酸的共性和碱的共性,以及盐的有关性质,你知道可以用哪些方法制取盐?
侯式制碱法(联合制碱法)
侯德榜(1890~1974)出生在福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早在青少年时 期,他就有强烈的献身科学事业的愿望。他是我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著名 的科学家、化工专家,他的名字将在中国化学 工业史册上永远闪光。
制碱过程:
1)NH3+H2O+CO2=NH4HCO3
(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 (溶解度一般,因为不断添加原料达到溶液饱和才沉淀)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练习:
学生根据盐的组成对盐进分类
学生分析总结:
钾钠铵盐均易溶,
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硫酸盐微溶是银钙,
溶碱钾钠钡钙铵,
大多酸溶水中间 .
学生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出现白色沉淀
方程式:Na2CO3+CaCl2 = CaCO3↓ +2NaCl
学生观察并得出答案
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讨论得出答案:
Zn(NO3)2+H2O+CO2↑
K2SO4+Mg(OH)2↓
×(生成物中没有↓、↑或水)
2AgCl↓+Cu(NO3)2
×(Cu(OH)2不溶于水)
BaSO4↓+Cu(OH)2↓
×(生成物中没有↓、↑或水)
×(BaSO4不溶于水)
BaSO4↓+Fe(NO3)2
制取盐的途径:
酸+金属=盐+氢气
2、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3、酸+碱=盐+水
4、酸+盐=新酸+新盐
5、碱+盐=新碱+新盐
6、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盐+盐=新盐+新盐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将知识应用自然
增强学生学习方法的的总结
通过实验掌握知识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并承上启下
讨论后总结,加强学生对学过知识的应用
化学史介绍加强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和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堂小结
酸、盐、碱的溶解性
钾钠铵盐均易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硫酸盐微溶是银钙,
溶碱钾钠钡钙铵,大多酸溶水中间
二、复分解反应:
反应
反应物条件
生成物条件
酸+金氧→盐+水

生成沉
淀或气
体或水
酸+碱→盐+水

酸+盐→酸+盐
酸是强酸
碱+盐→碱+盐
碱和盐可溶
盐+盐→盐+盐
碱和盐可溶
板书
几种常见的盐
三、盐的分类
盐 可溶性盐
不可溶性盐
四、复分解反应
课件20张PPT。第6节 几种重要的盐
第二课时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新知导入2、常见盐有哪些?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碳酸钙:CaCO3、食盐:NaCl盐的种类很多,如何对盐进行分类呢?1、盐的组成:金属阳离子+酸根阴离子Na+ Cl-
Cu2+ SO42-
Al3+ NO3-AlCl3
Al2(SO4)3
Al(NO3)3新知讲解三、盐的分类按所含阳离子分按所含阴离子分钾盐:KCl KNO3 K2SO4 等钠盐:镁盐:硝酸盐:碳酸盐:NaCl NaNO3 Na2SO4 等MgCl2 MgSO4 MgNO3 等KNO3 NaNO3 MgNO3 等K2CO3 Na2CO3 MgCO3 等新知讲解一、什么是盐?溶碱钾钠钙钡铵大多酸溶水中间钾钠铵盐均易溶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碳酸盐只溶钾钠铵硫酸盐微溶是银钙
按溶解性 盐可溶性盐不溶性盐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溶解性口诀钾钠铵盐均易溶, 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硫酸盐微溶是银钙,
溶碱钾钠钡钙铵, 大多酸溶水中间 .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根据溶解性口诀,判断下列物质的溶解性。1.Zn(OH)2 2.AgCl
3.NaNO3 4.K2CO3
5.BaSO4 6.BaCl2
7.CaCO3 8.Na2CO3
9.CuCl2 10.AgNO3
11.BaCO3 12.Mg(OH)2
13.H2SO4 14.H3PO4 不溶不溶不溶不溶不溶不溶溶溶溶溶溶溶溶溶新知讲解在盛有 Na2CO3 溶液的试管里加入 CaCl2 溶液,可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式:出现白色沉淀 Na2CO3+CaCl2 = CaCO3↓ +2NaClNa2CO3溶液和CaCl2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 CaCO3和NaCl。这个反应的原理是怎样的?新知讲解Na2CO3溶液和CaCl2溶液反应原理 Na2CO3 溶液中
含有的离子 CaCl2溶液中
含有的离子 2Na+CO32— Ca2+2CI—Na2CO3+CaCl2 = CaCO3↓+ 2NaCl这种反应类型的特点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 四、复分解反应
1、定义: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新知讲解(1)下列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吗?看看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规律?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Na2CO3+Ca(OH)2 = CaCO3↓ +2NaOH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2、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3、复分解反应模型表示:AB + CD = AC + BD(2)中和反应是否是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而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即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4、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一般是复分解反应注:反应进行的环境:大多数在( )中进行生成沉
淀或气
体或水酸应是强酸 两者均可溶 两者均可溶无无水溶液新知小结复分解反应模型表示:AB + CD = AC + BD新知讲解下列反应能否进行,能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的说明理由。 1、ZnCO3 + HNO3 =
2、 KOH + MgSO4 =
3、NaCl + H2SO4 =
4、CuCl2 + AgNO3 =
5、Cu(OH)2 + BaCl2 =
6、 Ba(OH)2 + CuSO4 =
7、NaCl + KNO3 =
8、BaSO4 + AgNO3 =
9、FeSO4 + Ba(NO3)2 =
×(生成物中没有↓、↑或水)×(Cu(OH)2不溶于水)×(生成物中没有↓、↑或水)Zn(NO3)2+H2O+CO2↑K2SO4+Mg(OH)2↓2AgCl↓+Cu(NO3)2BaSO4↓+Cu(OH)2↓BaSO4↓+Fe(NO3)2×(BaSO4不溶于水)新知讲解四、盐的制取有些盐是天然存在的,如:食盐、纯碱等。但有些是用化学方法制取。根据酸的共性和碱的共性,以及盐的有关性质,你知道可以用哪些方法制取盐? 1、酸+金属=盐+氢气 制取盐的途径:7、盐+盐=新盐+新盐8、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6、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5、碱+盐=新碱+新盐 4、酸+盐=新酸+新盐3、酸+碱=盐+水2、酸+金属氧化物=盐+水知识拓展侯式制碱法(联合制碱法)侯德榜(1890~1974)出生在福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早在青少年时 期,他就有强烈的献身科学事业的愿望。他是我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著名 的科学家、化工专家,他的名字将在中国化学 工业史册上永远闪光。
制碱过程:(1)NH3+H2O+CO2=NH4HCO3
(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 (溶解度一般,因为不断添加原料达到溶液饱和才沉淀)
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课堂练习1.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CO2+ H2O===H2CO3
B.2HCl+Ca(OH)2===CaCl2+ 2H2O
C.2KMnO4△(=====)K2MnO4+MnO2+O2↑
D.2Na+2H2O===2NaOH+H2↑
2.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
A.HCl B.KNO3 C.K2CO3 D.FeCl3BC课堂练习3.下列各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最终能产生沉淀的是 ( )
A.FeCl3和KOH B.Na2CO3和CaCl2
C.MgCl2和AgNO3 D.Ba(NO3)2和K2CO3
4.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g+、Na+、Cl-、NO3(-)
B.Na+、K+、OH-、SO4(2-)
C.K+、Na+、CO3(2-)、Cl-
D.Ba2+、Mg2+、NO3(-)、Cl-CD酸、盐、碱的溶解性 课堂总结 钾盐(含K+)、钠盐(含Na+)大部分碳酸盐如CaCO3、BaCO3、MgCO3等铵盐(含NH4+)、硝酸盐(含NO3-)硫酸钡BaSO4、 氯化银AgCI如Fe(OH)3、Cu(OH)2、Mg(OH)2等KOH 、NaOH 、Ba(OH)2
Ca(OH)2 、NH3.H2O生成沉
淀或气
体或水酸应是强酸 两者均可溶 两者均可溶无无课堂总结复分解反应模型表示:AB + CD = AC + BD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
完成作业本盐的分类,制取作业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