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空气 课时进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空气 课时进阶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9-13 17:16:09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基础提升
1.(2017秋?江都区期末)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中不符合此主题的是(  )
A.支付宝蚂蚁森林,在沙漠植树
B.关闭所有化工厂,减少环境污染
C.城市出行骑共享单车,节能减排
D.垃圾分类处理,变废为宝
解:A.支付宝蚂蚁森林,在沙漠植树,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符合主题;
B.关闭所有化工厂是不现实的,错误,
C.城市出行骑共享单车,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符合主题;
D.垃圾分类处理,变废为宝,减少资源浪费,符合主题;
故选:B。
 
2.(2018?沙坪坝区校级二模)冬天门窗紧闭的教室,同学们常有脸色发红、头昏的情况。此时教室里氧气含量最有可能是(  )
A.0.94% B.20% C.78% D.0.03%
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冬天门窗紧闭的教室里,由于同学们的呼吸作用,教室里的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会升高,氧气的浓度会降低。所以此时教室里氧气含量会低于21%,但不会太低,否则人会因缺氧而死亡,故冬天门窗紧闭的教室,同学们常有脸色发红、头昏的情况。此时教室里氧气含量最有可能是20%。
故选:B。
 
3.(2018?靖江市二模)在洗澡的浴室内,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2% B.18% C.30% D.78%
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在洗澡的浴室内,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则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
A、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低至2%,否则人类没法生存,故选项错误。
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为18%,故选项正确。
C、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为30%,故选项错误。
D、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为78%,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2018春?沙坪坝区校级月考)潜水员在水下作业,需要呼吸富氧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以是(  )
A.1:5 B.21:79 C.1:2 D.以上都有可能
解:A、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是1:5的属于普通空气的组成,故A错误;
B、21:79与空气的成分相差不大,不是富氧空气,故B错误;
C、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的平均氧气体积分数的空气称为富氧空气,即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1:2大约是33.3%,属于富氧空气,故C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AB不可能,故D错误。
故选:C。
5.(2017秋?漳州期末)装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久放在空气中会形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就是碳酸钙,所以说明了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故选:C。
 
6.(2018?淮安二模)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A、氮气占78%,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气占21%,故选项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占0.0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其它气体(包括水蒸气)和杂质占0.03%,水蒸气含量小于0.0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18?岳阳)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如用于食品的防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故选项说法正确。
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而不是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故选项说法错误。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能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2018?淮滨县校级模拟)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该实验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解:A、红磷足量,能把氧气全部耗尽,使实验结论精确,所以A正确;
B、若装置漏气时,氧气耗尽,空气及时补充,达不到实验的目的,故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以B正确。
C、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所以C正确;
D、红磷燃烧的现象应是大量的白烟,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由于剩余气体膨胀,测量的结果会小于,所以D不正确;
故选:D。
 
9.(2018?濠江区模拟)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
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
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
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⑤若白磷的量充足,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解:①生石灰遇水会放出大量热,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从而达到白磷的着火点;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烟;③白磷的量不足,氧气就不能耗尽,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小;④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热,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然后反应消耗氧气,试管内气压减少,活塞后向左移动;⑤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
故选:B。
 
10.(2017秋?海珠区期末)如图所示装置是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燃烧的红磷熄灭后,过一会儿,集气瓶内压强下降
C.燃烧足量的红磷,可使进入集气瓶的水占集气瓶体积的
D.燃烧的红磷一熄灭,就要立即打开弹簧夹,并记录水进入集气瓶的刻度
解: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以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否则测定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燃烧的红磷熄灭后,过一会儿,随着温度恢复至常温,集气瓶内压强下降,故选项说法正确。
C、燃烧足量的红磷,只能消耗装置内的氧气,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水不再继续进入,故选项说法错误。
D、没等装置充分冷却就打开弹簧夹,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1.(2017秋?临清市期中)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解:①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题中“易溶于水”的描述是错误的描述。
②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维持粮食、瓜果呼吸,常用作瓜果、粮食的保护气。此句描述是正确的描述。
③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但氧气不能燃烧,所以题中“用途火箭的高能燃料”的描述是对氧气的错误认识。
④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常用作金属焊接的保护气。此句描述属于正确描述。
故选:D。
 
12.(2018春?莱城区期末)下列对汽车尾气的分析,推测最合理的是(  )
A.发动汽车时,排气管有白雾,说明其中可能含有氧气
B.发动汽车时,排气管有白雾,说明其中可能含有五氧化二磷
C.汽车尾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其中含有稀有气体
D.汽车尾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其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硫
解:A、发动汽车时,排气管有白雾,说明其中可能含有氧气错误,因为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发动汽车时,排气管有白雾,说明其中可能含有五氧化二磷错误,五氧化二磷是白烟;故选项错误;
C、汽车尾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其中含有稀有气体错误,因为稀有气体无色无味;故选项错误;
D、汽车尾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其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硫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3.(2018?贺州)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通常使用的物质是(  )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蜡烛
解:A、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错误。
C、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错误。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4.(2017秋?罗山县期末)PM2.5是监测指标之一,下列做法不会增大PM2.5监测结果的是(  )
A.汽车排放尾气 B.使用氢能源电车
C.工厂排放烟尘 D.露天焚烧垃圾
解:A、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微小颗粒物,会增大PM2.5检测结果,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使用氢能源电车,不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不会增加PM2.5监测结果,故选项符合题意。
C、工厂排放烟尘,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监测结果,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监测结果,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2018?大冶市一模)下列物质中,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臭氧 D.可吸入颗粒物
解:A、一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
C、臭氧属于空气污染物,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D、可吸入颗粒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
故选:B。
16.(2018?南宁二模)下列各项中,没有列入雾霾监测范围的是(  )
A.PM2.5 B.SO2 C.NO2 D.CO2
解:A、PM2.5属于粉尘污染,故选项错误;
B、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故选项错误;
C、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7.(2018?秦淮区一模)下列气体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臭氧 D.一氧化碳
解:A、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
B、二氧化氮属于空气污染物,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C、臭氧属于空气污染物,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D、一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故选:A。
 
18.(2018春?商河县期末)目前,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等各种媒体及时了解全国各地的空气质量状况.现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可吸入颗粒物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水蒸气、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
解:空气质量报告中共涉及四项内容,它们分别是: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现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即空气污染物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
故选:D。
 
19.(2017秋?丰县期中)某学习小组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他们想选用以下药品进行实验:
(1)甲小组同学经讨论后认为,不能用木炭进行实验,原因是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
(2)乙小组的同学经讨论后认为也不能用铁丝进行探究,原因是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
(3)丙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除氧气外还一定有 氮气 .
解:(1)甲小组同学经讨论后认为,不能用木炭进行实验,原因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气体占据了氧气的空间,会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
故填: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乙小组的同学经讨论后认为也不能用铁丝进行探究,原因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故填: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3)丙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知,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氮气的体积分数是78%,因此减少的气体中除氧气外还一定有氮气.
故填:氮气.
 
20.(2017秋?崇仁县期中)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红磷过量 。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A 。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1
21
22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难溶于水 。
解:(1)为了减少误差,将氧气尽可能的消耗完全,应该加入过量的红磷;
(2)根据反应物接触越充分反应越完全,保证集气瓶中的氧气与红磷完全反应,所以应该选择A装置;确保成功测定空气主要组成,反应前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根据(2)中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出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根据进入水的体积为大约五分之一,可以判定剩余的气体难溶于水;
故答案为:(1)红磷过量;
(2)A;检查装置气密性;
(3);难溶于水。
  
21.(2018?北京模拟)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用激光引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红磷燃烧的作用是 消耗净装置内的氧气 。
(2)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 钟罩内的水面上升至刻度1处 。
解:(1)红磷燃烧消耗了装置的内的氧气,可以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填:消耗净装置内的氧气;
(2)足量的红磷耗尽了装置内的氧气,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待冷却至室温后,钟罩内的水面上升至刻度1处;故填:钟罩内的水面上升至刻度1处。
 
 
能力提升
22.(2018?无锡)化学革命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见图)。
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
C.波义耳的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该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解:A.波义耳的实验中装置不是密封的,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B.在加热的条件下,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色氧化汞粉末,故错误;
C.波义耳的实验中,金属汞加热后生成氧化汞,质量增加,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
D.在加热的过程中,金属汞与装置内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固体,随着氧气的消耗,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当氧气被完全消耗后,液面不再上升,故正确。
故选:D。
23.(2017秋?大英县校级月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
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 B (填编号).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D.木炭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 足量 .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 A (填编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检查装置气密性 .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表:(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8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五分之一 的结论.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
解:(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固体,因此应该选择红磷作测定氧气含量的药品;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足量.
故填:B;足量.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合理的是A,这是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红磷在集气瓶中下部有利于氧气完全反应;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检查装置气密性.
故填:A;检查装置气密性.
(3)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平均为:(20mL+21mL+19mL+20mL+22mL+18mL)÷6=20mL,因此大多数同学都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五分之一;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24.(2015秋?江宁区月考)某校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
(1)小光小组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 C 
(A)蜡烛  (B)硫粉  (C)红磷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足量 。
(2)小明小组设计了如图2的两套实验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序号) A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首先应保证该装置 气密 性良好。
(3)小芳设计了如图1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 , 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1/5 。由此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1/5 ,还可推论出氮气 难 (填“易”或“难”)溶于水,其化学性质 不活泼 (“活泼”或“不活泼”),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
解:(1)只有红磷既能消耗氧气,又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故选C;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应保证红磷足量。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B装置中燃烧匙的位置偏上,红磷燃烧时,不能把集气瓶下部的氧气耗尽,因此不能选B,应选A;由于本实验涉及气体的消耗和气压的变化,因此首先应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1/5;由此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还可推论出氮气难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故答案为:(1)C;足量;(2)A;气密;(3)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1/5;1/5;难;不活泼;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5.(2015秋?灌云县月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 B 。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足量 。水B水A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A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检查装置气密性 。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 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4
20
28
19
(3)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容器内体积减小、压强减小 。
【分组讨论】
(4)第三组同学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明显比其他组同学少,原因是(答一条) 红磷的量太少、装置漏气 
第五组同学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明显比其他组同学多,原因是(答一条) 弹簧夹没有夹紧或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5)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实验总结】
(6)小组的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药品要能在空气中燃烧时只消耗氧气;生成物是固体 。
解:(1)蜡烛和硫磺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中有气体,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有红磷在空气中与氧气反生成固体物质,不影响空气成份的测定,故选B;也只有红磷足量或过量,才能完全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
(2)保证集气瓶中的氧气与红磷完全反应,故选A;确保成功测定空气主要组成成分。
(3)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容器内体积减小、压强减小,外界气体在压强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
(4)若红磷的量不足,导致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反应掉;若装置漏气,导致空气进入集气瓶内;若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集气瓶内的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弹簧夹没有夹紧或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没有立即塞紧瓶塞,造成气体受热膨胀,逸出一部分;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
(5)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6)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选择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并且在空气中只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的物质不能是固体。
故答案为:
(1)B;足量(或过量)
(2)A;检查装置气密性。
(3)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容器内体积减小、压强减小
(4)红磷的量太少、装置漏气等
弹簧夹没有夹紧或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5);
(6)药品要能在空气中燃烧时只消耗氧气;生成物是固体
 
26.(2017秋?河口区期末)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1所示为初中常用的测定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 将空气中的氧气全部反应掉 。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剩余容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红磷的量不足  (写一条即可)。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该装置改进后的优点是 更环保,结果更准确 。
解:(1)实验中要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将空气中的氧气全部反应掉。
(2)理论上实验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剩余容积的,误差偏小的原因有: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漏气(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③未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④弹簧夹右边的导管中存有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内;⑤红磷熄灭时,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没有完全耗尽,只是氧气的浓度达不到红磷燃烧的要求而已(合理即可)。
(3)图2所示实验始终在密闭仪器中进行,改进后的优点是:避免了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同时避免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导致的部分空气外逸,更环保,结果更准确。
故答案为:
(1)将空气中的氧气全部反应掉;
(2);红磷的量不足;
(3)更环保,结果更准确。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基础提升
1.(2017秋?江都区期末)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中不符合此主题的是(  )
A.支付宝蚂蚁森林,在沙漠植树
B.关闭所有化工厂,减少环境污染
C.城市出行骑共享单车,节能减排
D.垃圾分类处理,变废为宝
 
2.(2018?沙坪坝区校级二模)冬天门窗紧闭的教室,同学们常有脸色发红、头昏的情况。此时教室里氧气含量最有可能是(  )
A.0.94% B.20% C.78% D.0.03%
 
3.(2018?靖江市二模)在洗澡的浴室内,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2% B.18% C.30% D.78%
  
4.(2018春?沙坪坝区校级月考)潜水员在水下作业,需要呼吸富氧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以是(  )
A.1:5 B.21:79 C.1:2 D.以上都有可能
5.(2017秋?漳州期末)装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久放在空气中会形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6.(2018?淮安二模)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7.(2018?岳阳)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8.(2018?淮滨县校级模拟)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该实验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9.(2018?濠江区模拟)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
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
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
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⑤若白磷的量充足,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10.(2017秋?海珠区期末)如图所示装置是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燃烧的红磷熄灭后,过一会儿,集气瓶内压强下降
C.燃烧足量的红磷,可使进入集气瓶的水占集气瓶体积的
D.燃烧的红磷一熄灭,就要立即打开弹簧夹,并记录水进入集气瓶的刻度
11.(2017秋?临清市期中)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12.(2018春?莱城区期末)下列对汽车尾气的分析,推测最合理的是(  )
A.发动汽车时,排气管有白雾,说明其中可能含有氧气
B.发动汽车时,排气管有白雾,说明其中可能含有五氧化二磷
C.汽车尾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其中含有稀有气体
D.汽车尾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其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硫
 13.(2018?贺州)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通常使用的物质是(  )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蜡烛
14.(2017秋?罗山县期末)PM2.5是监测指标之一,下列做法不会增大PM2.5监测结果的是(  )
A.汽车排放尾气 B.使用氢能源电车
C.工厂排放烟尘 D.露天焚烧垃圾
 
15.(2018?大冶市一模)下列物质中,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臭氧 D.可吸入颗粒物
16.(2018?南宁二模)下列各项中,没有列入雾霾监测范围的是(  )
A.PM2.5 B.SO2 C.NO2 D.CO2
 
17.(2018?秦淮区一模)下列气体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臭氧 D.一氧化碳
 
18.(2018春?商河县期末)目前,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等各种媒体及时了解全国各地的空气质量状况.现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可吸入颗粒物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水蒸气、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
 
19.(2017秋?丰县期中)某学习小组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他们想选用以下药品进行实验:
(1)甲小组同学经讨论后认为,不能用木炭进行实验,原因是   .
(2)乙小组的同学经讨论后认为也不能用铁丝进行探究,原因是   .
(3)丙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除氧气外还一定有   .
 
20.(2017秋?崇仁县期中)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1
21
22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

  
21.(2018?北京模拟)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用激光引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红磷燃烧的作用是  。
(2)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   。
 
 
能力提升
22.(2018?无锡)化学革命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见图)。
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
C.波义耳的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该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23.(2017秋?大英县校级月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
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   (填编号).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D.木炭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   .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编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表:(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8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的结论.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合理的是A,这是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红磷在集气瓶中下部有利于氧气完全反应;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检查装置气密性.
24.(2015秋?江宁区月考)某校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
(1)小光小组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   
(A)蜡烛  (B)硫粉  (C)红磷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2)小明小组设计了如图2的两套实验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序号)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首先应保证该装置   性良好。
(3)小芳设计了如图1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由此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还可推论出氮气 难 (填“易”或“难”)溶于水,其化学性质 不活泼 (“活泼”或“不活泼”),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25.(2015秋?灌云县月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   。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 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4
20
28
19
(3)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   。
【分组讨论】
(4)第三组同学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明显比其他组同学少,原因是(答一条)
   
第五组同学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明显比其他组同学多,原因是(答一条) 
 
(5)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实验总结】
(6)小组的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
26.(2017秋?河口区期末)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1所示为初中常用的测定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   。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剩余容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即可)。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该装置改进后的优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