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登高》ppt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22 23: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 登 高杜甫欢迎各位老师光临指导英德中学:孙晓航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4.讨论阅读《蜀相》,进一步把握杜甫的创作风格。 教学目标:1、 朗读吟诵。
2.? 情景再现。
3.?加强背诵。
4、 对比阅读。?
学习方法:?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诵读指导登 高理解作者,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住杜陵附近的少陵,故世称杜少陵,诗中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迁居巩县(今属河南)。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入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身受深重的时代苦难,因而能对下层人民的疾苦寄予诚挚的关怀和同情。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人誉其诗为“诗史”。
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够汲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反复咏叹、沉郁顿挫的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律诗在唐代诗人中最为出色,他首创的“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中唐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对后世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影响很大。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背景介绍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风、天、猿啸、渚、沙、鸟 急高哀清白飞急风、高天、哀啸、清渚、白沙、飞鸟,
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这些景物给人造成什么感觉?急风高天哀猿飞鸟冷(心灵的)人渺小、孤单悲凉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风 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
着读出这两个字; 天 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 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 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 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
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朗读指导颔联 这两句写了哪两种景,它可能引发诗人怎样的情思?这两句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木长江对比、衬托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生命的晚秋短暂无穷历史长河永不停息朗读指导“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
“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是写什么?抒情。直接倾诉内心的重重愁苦。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多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颈联、尾联朗读指导“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
“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朗读指导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 “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我们读的时候,要把欲罢不能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的情绪表达出来小结写
景首联颔联仰望云天秋风俯视江水渚洲仰望无边落叶俯视不尽江水颈联尾联 悲秋作客多病登台苦恨霜鬓新停酒杯抒 情情景交融
气象宏伟试分析前两联的写景与后两联的抒情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景物的色调:清 白冷色调景物的状貌:急 高 哀 回苍凉的氛围景情长年漂泊、老病孤愁悲凉而不哀怨、感伤而不消沉苍凉、雄浑、沉郁、悲壮风格鉴赏要点一、情景交融写景(凄凉萧条)抒情(忧国伤时)鉴赏要点 二、认识杜甫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创作的准备期: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 绝句
??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忧国忧民——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春望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组诗“三吏”、“三别”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阅读《蜀相》思考下列问题:
1、你最喜欢的诗句是哪句?
为什么?
2、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自境界全出。参考此说法,说说《蜀相》中“映街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自”“空”跟境界的关系密切。碧草映街黄鹂隔叶赏心悦目之景自空无人欣赏感物怀人默写名句1、《春望》中表达作者“念家”的两句诗--——————,———————。
2、《登高》中的颔联:—————,—————。
3、《蜀相》中的尾联:—————,————。诗歌鉴赏考点接触:①从炼字角度:着重分析该字词的表达效果,对主旨所起的作用。如2003年高考,要求对《过香积寺》一诗的诗眼进行赏析。
②从名句角度:着重分析该句的情感哲理所在,对主旨所起的作用。(包括默写)
③从修辞的角度。
④从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⑤从表现手法. 研究学习 在网上查找有关杜甫的生平以及作品,结合课内所学,写一篇小论文。
参考题目:
(1)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
(2)谈杜甫诗歌的对仗艺术
(3)杜甫的后期诗歌创造谢谢各位老师光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