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4课 洋务运动2.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①内忧——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
②外患——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均遭失败。3.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4.领导者: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1.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一、洋务运动的兴起5.旗号:“自强”(前期)、“求富”(后期)。6.内容:①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③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②以“求富”为旗号,兴办各种新式民用工业。19世纪洋务运动分布示意图19世纪60——70年代“自强”(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时间:
口号:
典型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曾国藩)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第一个近代化军工厂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远东第一大船厂二、洋务运动的内容洋
务
派
创
办
的
军
事
工
业上海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1861年创立,是我国最早的官办的制造近代军事武器的兵工厂。曾国藩、李鸿章1865年创办,是我国近代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1866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福州船政局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性质和特点(2)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时间:
口号:
典型代表:19世纪70——90年代“求富”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李鸿章洋务派后期创办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中国第一家近代化钢铁厂开平煤矿洋
务
派
兴
办
的
民
用
工
业上海汉阳开平开平煤矿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武昌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的性质和特点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矿务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1.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法操练士兵 2.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80年代初,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指挥 (3)建立新式海陆军北洋海军福建海军南洋海军旅 顺威海卫筹 划 海 防(4)培养新式人才
京师同文馆 1862年创设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学堂,它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型学堂。
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于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1.创办新式学堂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学堂1.创办新式学堂这些留学生成为中国第一代新型的外交、科技和军事人才。2.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破产标志)三、洋务运动的结局——破产(1)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2)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3)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4)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根本原因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符。四、洋务运动的破产原因封建制度肌体西方科学技术创办民用企业创办海军创办新式学堂不触动封建制度,仅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是中国没有走向富强的根本原因创办军事企业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科技,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近代新式人才,推动了中近代化教育的发展历史进步性创办新式学校
选送留学生出国新式海陆军五、洋务运动的评价结局:历史局限性: 重 军事 ; 轻 政治失 败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没有革除封建专制统治的弊端。三、洋务运动的评价历史局限性:历史进步性: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也无法实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目的:主要内容1. 创办军事工业
2. 创办民用工业
3. 筹建新式海陆军(新式洋枪队;南洋、北洋、福建)4. 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评价时间:口号:代表:洋
务
运
动维护清朝统治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自强、求富中央代表:奕? 地方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张之洞性质:积极性:主张:“师夷长技”即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局限性: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一场运动:
两个口号:
三支海军:
四个内容:
五个代表:巧妙记忆洋务运动自强 求富南洋、北洋、福建1.创办军事工业; 2.创办民用工业; 3.建立新式海陆军; 4.创办新式学堂奕? 、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小结: 内忧外患陷困境,地主阶级忙自救,19世纪60至90, 师夷长技办洋务,自强求富为口号,奕?曾李又左张,军事民用和学堂,富国强兵未达到,资本主义得发展,启动中国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