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世说新语》二则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傅(fù) 俄而(é) 雪骤(zhòu)
B.柳絮(xù) 凝(níng) 韫(rùn)
C.无奕女(yì) 差可拟(chāi) 撒盐(sǎ)
D.欣然(xīng) 尊君在不(fǒu) 寔(shí)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舍弃)
3.下列语句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4.文学常识填空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 组织编写的一部 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谢道韫把“大雪纷纷”比作“柳絮因风起”,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隽永。
C.《世说新语》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十六门。《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
D.“家君”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6.根据《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谢道韫咏雪形神兼备
下联:
综合探究
7.[2017·郴州]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1)【礼仪板报我设计】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三个板块名称。
①
②
③
(2)【礼貌用语我知晓】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
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派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 ① (久违、久仰)大名!”
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 ② (莅临、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定认真 ③ (阅读、拜读)!”
① ② ③
(3)【礼节风俗我评说】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提升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撒盐/空中差/可拟
B.白雪/纷纷何/所似
C.未若/柳絮/因风起
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0.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认为作者写上这句话的用意何在?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聍②,左右皆蹈节。巴童怡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①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辣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则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选自《郁离子》)
[注]①夔(bó):我国古代西南方的少数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②眝(zhǜ):睁大眼睛。③佁然:呆呆的样子④褫(chǐ):剥去,脱下。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耻己之不如也
(2)思所以败之
(3)乃袖茅栗以往
1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蠢然而蚁集,见物则争趋之。
13.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2分)
14.你认为两文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郗超①与谢玄不善。苻坚②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选自《世说新语·识鉴》)
[注]①郗超:字景兴,一字嘉宾,高平金乡(今属山东)人,曾为大司马桓温谋主,权重一时。②苻坚:字永固略阳临渭(今属甘肃)氐族人,是十六国时前秦第三代君主,在位期间任用王猛等汉族官吏,推行教化,励精图治,统了北方。后来野心膨胀,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伐晋兵败淝水。此后前秦元气大伤,北方重又分裂。③淮阴:指淮河以南地区。④济事:成功。⑤桓宣武府:桓温的幕府。⑥履展:泛指鞋子。
这里喻指小事。⑦容:也许,或许。⑧元功:大功。此指谢玄在淝水之战中的战功。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朝议遣玄北讨
(2)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16.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已经像恶狼一样吃了梁州、岐山,又看老虎在淮南。
B.已经吃了梁州、岐山的狼,又在看淮阴的虎。
C.已经像恶狼似的吞并了梁、岐一带,又虎视眈眈地想攫取淮阴地区。
D.已经吞噬了梁州、岐山的狼,又看了淮阴的老虎。
17.国家危亡之时,郗超力排众议,支持谢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片段写作
18.课文中两篇短文叙事完整,语言简练。请你写则小故事,要做到语言简洁,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及解析
1.[解析]A B项,“韫”应读“yùn”;C项,“差”应读“chā”;D项,“欣”应读“xīn”。
2.[解析]A “儿女”一词在文中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解析]C 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陈太丘与友/期行。
4.刘义庆 志人
5.[解析]D“尊君”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
6.示例: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
7.(1)示例:①礼貌用语大串联 ②礼节规矩我传承 ③礼仪知识我知晓 ④生活处处有礼仪⑤知书达礼赢天下
(2)①久仰 ②莅临 ③拜读
(3)示例一:我赞成。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示例二:我不赞成,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喜欢吃,又不好拒绝,会觉得尴尬。
8.[解析]C A项,正确停顿为:撒盐空中/差可拟,B项,正确的停顿为:白雪纷纷/何所似。D项,正确停顿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10.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11.(1)以……为耻
(2)用来……的方法(手段等)
12.骚动紊乱,像蚂蚁一样聚集在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去争抢。
13.都抓住了对方身上存在的问题或弱点。
14.甲文主张讲究“诚信”和“礼仪”;乙文主张治军要强素质整军纪,倡导节制利欲,从军为国为民.
[参考译文]
[乙]僰族人(善于)调教猴子,给它们穿上衣服教它们跳舞,(使它们)旋转得很圆,转动得很有角度(章法),配合音律节拍(默契)。四川的(一个)儿童看了很妒忌它们,为自己不如们而感到羞耻,想着用什么方法破坏它们,就在袖子里放了茅栗子前往。宴席开始,猴子们出来(表演),众人都专心观看,左右的猴子舞蹈得都很合节拍。四川的儿童故作无意,挥袖丢出茅栗,将它们扔到地上。猴子(见了)扯掉衣服上前争挖,酒壶撞倒了,桌案也掀翻了。僰族人(怎么)呵斥也不能制止,非常 沮丧。郁离子说:“当今用没有纪律约束的军队去打仗的,骚动紊乱,像蚂蚁一样聚集在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去争抢,他们和猴子有什么区别呢?”
15.(1)讨伐 (2)掩盖
16.C
17.他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宽容大度的人
[参考译文]
郗超与谢玄关系不好。苻堅准备攻打东晋,(他)已经像恶狼似的吞并了梁、岐一带,又虎視眈眈地想攫取淮阴地区时朝廷决定派遣谢玄领军北伐,人们对此颇有不同看法。只郗超说:“他必定能成功。我过去曾经与他一起在桓湿的幕共事,看他用人都能人尽其才,即使遇到极细小的事,也都能理得当。由此推断,他必定能建立功勋。”大功告成后,当时人都赞叹郗超的先见之明,又敬重他不以自己的好恶来掩盖人的长处。
18.示例:
在一个动物园里,饲养员每天都要喂一大盆肉给大蟒蛇吃。
这一天,饲养员突然想看看给大蟒蛇吃鸡会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就将一只鸡关进大蟒蛇的笼子里。
这只鸡突然遭遇飞来横祸,一时束手无策。可它想,反正是死,为什么要坐着等死?也许搏斗一番还有活命的机会呢!这样想着,它使劲地飞起来,狠狠地对着大蟒蛇猛啄起来。大蟒蛇被这突如其来的猛攻弄得措手不及,被啄得眼睛都睁不开了,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一个小时以后,大蟒蛇被这只鸡啄死了。
第二天,饲养员看到这情景,大吃一惊,他被鸡的勇敢感动了,于是把这只鸡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