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卷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本试题卷共6页,有3大题,36小题。全卷满分为100分 。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40分)
1.科学并不是那么的神秘。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平常的事情里就蕴含着科学道理,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下列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 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2.根据你的了解,下列器材用来较精确测量液体体积的是 ( )
A. B. C. D.
3.在实验室的仪器中,可用来直接加热固体或液体的玻璃仪器是 ( )
A.酒精灯 B.试管 C.量筒 D.烧杯
4.在下列单位换算中,推导过程和结果都正确的是 ( )
A.1.5m=1.5cm×100=150cm B.1.5m=1.5m×100cm=150cm
C.1.5m=1.5m×100=150cm D.1.5m=1.5×100cm =150cm
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熄灭酒精灯 B.闻气味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D.滴加试液
6.有一天晚上的大风将教室未及时关上的窗户玻璃打破了,为配到大小合适的玻璃,你认为该用下列哪种刻度尺进行测量比较好( )
A.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三角尺 B.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
C.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 D.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
7.实验前,小明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马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B.小明说:“我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了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C.小灵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D.小高说:“你们这样只能减少实验误差,不可能没有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8.小明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厘米、2.43厘米、2.42厘米、2.44厘米、2.64厘米,你觉得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
A. 2.42厘米 B.2.428厘米 C. 2.43厘米 D.2.47厘米
9.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 ( )
A.零下5度 B.负摄氏5度 C.零下5摄氏度 D.零下5度
10.下图是四位同学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操作为 ( )
11.量筒做得细而高(如右图所示),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 )
A.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12.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就去先测量小英后测量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
A.37.3℃和38.4℃ B.37.1℃和38.4℃
C.37.1℃和37.4℃ D.37.3℃和37.4℃
13.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B.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
C.体温计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D.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14.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粗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 )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C.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15.下列关于实验室安全守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情况处理器材所在的位置,应牢记在心
B.没有老师的指令,不得试嗅或直接接触任何化学试剂
C.如果有腐蚀性的药品溅到皮肤,一般应立即用缓缓的水冲洗
D.实验结束后,应将固体垃圾、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并用水冲走
16.做某实验需要量取80mL的酒精,最好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 )
A.20mL的量筒 B.50mL的量筒
C.100mL的量筒 D.70mL的量筒
17.铝块能否被磁铁吸引呢?有同学说:“可以拿磁铁试一试。”就“试一试”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观察 B.实验 C.假设 D.作结论
18. 把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 )
A 75℃ B 55℃ C 15℃ D 35℃
19.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不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20.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2oC,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102 oC,现测得气温为20 oC,那么室内实际的气温是 ( )
A.18 oC B.20 oC C.22 oC D.24 oC
二、填空、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2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叫 ,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有 ________
22.完成下列换算:
2米= 毫米 ,15立方米= 立方厘米 ,2微米= 毫米
23、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大家要学会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来检验自己的观点。下列仪器中,①烧杯 ②滴管 ③酒精灯 ④玻璃棒 ⑤药匙 ⑥试管,
用来加热的是_______,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常用来搅拌的是_______。常用来配制溶液用的是_______(以上各空填序号)
24小王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得到数值,但忘记写上单位,请你补上合适的单位:
(1)铅笔的直径为0.9 (2)圆珠笔的长度为13.6 _____ __
(3)中学生身高为1.63 (4)一张人民币的纸张厚度约0.1_________
25.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50厘米,这本书共有30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26.木尺受潮后会膨胀,用受潮的木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
27.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 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28.如下图所示,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厘米3,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
处相平。若第二次俯视读数,则石头真实值将比测量值 (填“相等”、“偏大”或“偏小”)。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第30题图
29. 温度计(甲)的读数是 ℃,读作________________;
温度计(乙)的读数是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
30.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3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
(2)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 ℃。
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32.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他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 ℃,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 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
33. 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
第 (填字母)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
34.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
A.估计被测物液体的温度;
B.取出温度计;
C.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D.让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则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他在测量过程中的操作如图甲所示.
(1)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加热过程中测出的温度值偏________.(选填“高”或“低”);
(3)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液体的温度是________.
35.小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1)取4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土壤,并编号;
(2)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的4块, 每块马铃薯上都带有芽眼。 将这4块马铃薯分别埋进4个花盆土壤中,处于适宜的、相同的深度;
(3)将这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表),进 行观察并记录;
编号
环 境 条 件
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3
低温(O℃),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4
低温(O℃),黑暗中,适量浇水
请问:将l号和3号花盆进行比较,可以研究 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请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36. 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SO2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SO2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吗?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
取4个相同的饮料瓶,分别编为1、2、3、4号并贴上标签,1~3号瓶内各充有不同浓度的SO2气体,4号瓶不充入SO2。然后在瓶内分别放入1 片大小相同的菠菜叶,迅速拧紧瓶盖,放在窗口处。随时观察叶片变化,记录现象和数据。再以油菜、青菜为材料,重复上述实验。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如表格(“---”表示实验时间内无变化)。
编号
SO2浓度
菠菜/油菜/青菜受害时间(分)
出现黄斑
较多黄斑
大面积变黄
整体变黄
1
0.28
3/17/13
6/25/20
10/32/24
20/46/31
2
0.42
2/7/11
4/22/18
9/28/22
15/34/28
3
0.56
1/5/6
3/10/12
7/15/16
13/24/20
4
0
---
---
---
---
(1)4号瓶的作用是 ▲
(2)对实验所用的饮料瓶除了要气密性良好以外还有什么要求? ▲ 。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同种植物的受害程度与 ▲ 有关。
(4)由实验可知,以上三种植物中最适合用来监测大气中SO2浓度的是 ▲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D
C
D
D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B
C
D
C
B
D
D
A
二、填空、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21. 刻度尺 、 量筒和量杯___。 22. 2000 、 1000000 、 0.002 _。
23. ③ 、 ⑤ 、 ______②______ 、 ____④_____ 、 _______①_______。
24. 毫米 、 厘米 、_ 米 ___、 毫米 。
25. 0.01cm 。 26. 偏小 。27. a 、 外焰 。
28._ 4 , 凹液面中央最低处 , 偏小 _。
29. -22 、 零下二十二摄氏度 、 38 、 三十八摄氏度
30. A , 1mm , (2.20-2.24)。
31. (1) 热胀冷缩 ;(2) 0 。
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32. (1) 30 , 12 。 (2) D 。
33. A、C , 5立方厘米 。
34. ACDEB
(1)_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_____;
(2)_____ 高 ___. (3)____ 69℃ ____.
35.(3) ___温度 ;(4) 每组应选取多个马铃薯(或再改变温度) 。
36. (1)_____作对照(组) (2) 无色透明
(3) _ SO2浓度、受害时间 (4 )_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