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课件+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课件+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14 19:39:56

文档简介

201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发展和灭亡的基本史实;
2.理解并掌握《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部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史实。?
4.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拜占廷帝国灭亡对我们的启示
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意义,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难点: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一)阅读教材第47-48页 找出下列问题:
1.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农业的发展,帝国的兴盛;
2.《罗马民法大全》编纂的目的,组成部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材料二: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材料三:《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去统一全国民法的第一次成功。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一)阅读教材第48-49页找出下列问题:
1.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和史实;

2.拜占庭文化的形成和影响

(二)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一: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
请同学们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课堂达标检测
1.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2.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58年。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
A.压力山大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 D.阿拉伯帝国
3.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4.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材料评价的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B.阿拉伯文化
C.伊斯兰文化 D.拜占庭帝国
5.《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
A.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
B.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
C.法典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
D.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附答案)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东罗马帝国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农业的发展: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帝国的兴盛: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2.查士丁尼编纂法典:
(1)编纂法典的目的: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3)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二)合作探究
进步性: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原因:
(1)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2)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着多个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3)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国势日渐衰弱。
(4)14世纪初,拜占庭受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
2.拜占庭文化的形成和影响
拜占庭文化的形成: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西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拜占庭文化的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二)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拜占庭文化的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课堂达标检测:DCDDB
201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
课题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道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发展和灭亡的基本史实;
2.理解并掌握《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部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史实。?
4.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拜占廷帝国灭亡对我们的启示
重点
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意义,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难点
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罗马帝国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灭亡》地图。问同学们还记得这张地图吗?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还延续了上千年,它是怎么做到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阅读罗马城的象征图《罗马帝国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灭亡》地图
用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7-48页
找出下列问题:1.知道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农业的发展,帝国的兴盛;
2.《罗马民法大全》编纂的目的,组成部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东罗马帝国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农业的发展: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帝国的兴盛: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2.查士丁尼编纂法典:
(1)编纂法典的目的: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3)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材料二: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材料三:《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去统一全国民法的第一次成功。
进步性: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学生分组合作探讨问题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总结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8-49页找出下列问题:1.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和史实;
2.拜占庭文化的形成和影响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原因:
(1)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2)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着多个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3)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国势日渐衰弱。
(4)14世纪初,拜占庭受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
2.拜占庭文化的形成和影响
拜占庭文化的形成: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西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拜占庭文化的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一: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
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拜占庭文化的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观看PPT,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请同学们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通过这一环节,是同学们对本课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课件28张PPT。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同学们还记得这张地图吗?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还延续了上千年,它是怎么做到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导入新课学习目标1.知道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发展和灭亡的基本史实;
2.理解并掌握《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部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史实。?
4.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拜占廷帝国灭亡对我们的启示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7-48页
找出下列问题:1.知道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农业的发展,帝国的兴盛;
2.《罗马民法大全》编纂的目的,组成部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东罗马帝国,
也叫拜占庭帝国 1.东罗马帝国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农业的发展: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帝国的兴盛: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查士丁尼483年生于农民家庭。其叔父靠军队发迹,并最终爬上东罗马君主宝座。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了叔父的权位,正式成为东罗马皇帝。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 查士丁尼(Justinian I)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对内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编纂法典。罗马帝国分裂之后,法制体系比较混乱,不利于帝国的统治。528年,查士丁尼任命大法官特里波尼安建立一个由10名国内著名的法学家组成的专门委员会,着手将罗马历代皇帝的法令和敕令汇编成集。2.查士丁尼编纂法典:
(1)编纂法典的目的: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3)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
教材内容梳理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指导学习法律文献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材料一:《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材料二: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材料三:《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去统一全国民法的第一次成功。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影响。进步性: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合作探究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8-49页找出下列问题:1.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和史实;
2.拜占庭文化的形成和影响
东罗马帝国,
也叫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入侵拜占庭帝国外族入侵9世纪后,帝国版图日益缩减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侵(1096—1270)是一场罗马教皇、西欧封建领主和城市富商向地中海东部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先后共8次,历时近200年。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土军用重炮轰城,但因城防坚固,金角湾又有铁链封锁,一筹莫展。后来,用木板铺路,上 涂油脂,把七十多艘战船从木板路上运入金角湾。然后,迅速架起浮桥,从海路两面同时攻城,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在战争中,土军烧杀劫掠,很多宏伟建筑毁于一旦,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1.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原因:
(1)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2)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着多个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3)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国势日渐衰弱。
(4)14世纪初,拜占庭受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教材内容梳理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合作探究: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和影响材料一: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拜占庭文化的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圣索非亚大教堂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圣索非亚大教堂)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罗马民法大全》课堂小结1.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D 课堂达标检测2.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58年。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
A.压力山大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
D.阿拉伯帝国C 3.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D 4.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材料评价的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B.阿拉伯文化
C.伊斯兰文化  D.拜占庭帝国D 5.《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
A.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  
B.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
C.法典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
D.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