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比的应用(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5比的应用(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9-14 17:58:46

文档简介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课题
比的应用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
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培养学生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难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
修一段路,已经修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的比是4 :5。
(1)可以把已修的米数看作( 4 )份;
(2)剩下的就有( 5 )份;
(3)这段路共有( 9 )份;
(4)已经修的是剩下的( 4:5 );
(5)剩下的是已修的( 5:4 );
(6)已经修的占这段路( 4:9 ):
(7)剩下的占这段路的( 5:9 )。
问题导入:
1、谈一谈自己认为合理的素食与荤食的比,并说出比值。
结论:
合理的素食与荤食的比为:
2:5,比值为0.4;3:5比值为0.6。
2、强强平均每天吃的食物总量约为1200克。主食和副食的质量比是2:3,荤、素食物的总量约为700克,素食是荤食的五分之二。
①强强每天吃的主食、副食各是多少克?
②荤食、素食和其他食物各有多少克?
③强强的食物结构合理吗?
引出课题:比的应用。
合理的素食与荤食的比为:
2:5,比值为0.4;3:5比值为0.6。
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为下面的导入做铺垫。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比的认识。复习前面学过知识并引出今天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熟知的饮食说起,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解决问题。
1、强强每天吃的主食、副食各是多少克?
要点提示:根据提示做一做。
每天主食占总量的( );副食占总量的( )。
解答:
2+3=5
主食:1200×=480(克)
副食:1200×=720(克)
答:强强每天吃的主食有480克,副食有720克。
2、和周围同学讨论下,比的应用是如何解答的?
结论:
方法与步骤:
①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
②求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③运用分数乘法列式计算,求出各部分数。
④答题并检验。
3、荤食、素食和其他食物各有多少克?
探索一下:根据比的应用解题方法和步骤做一做吧。
4、强强的食物结构合理吗?
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强强的饮食是合理的。
5、讨论:说一说自己平均每天吃的食物总量约为多少克,主食和副食的质量比是多少。试着计算一下自己的每天吃的主食和副食的质量吧!
提问:
每天的食物总量大约是1500g,主食、副食的比是2:3,我吃的主食和副食各是多少克呢?
回答:
1500×2/(2+3)=600(克)
1500×3/(2+3)=900(克)
你吃的主食是600g,副食是900g。
课堂练习。
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答案:
2、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照3:5:2混合成的。要配制这样的什锦糖500千克,需要奶糖、水果糖、和酥糖各多少千克?
答案:
总份数:3+5+2=10
奶糖:500×3/10=150(千克)
水果糖:500×5/10=250(千克)
酥糖:500×2/10=100(千克)
答:需要奶糖150千克、水果糖250千克、酥糖100千克。
我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答案:
第一种方法:
每份的体积:500÷(1+4) = 100(ml)
浓缩液的体积:100×1 = 100(ml)
水的体积:100×4 = 400(ml)
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
第二种方法:
总体积平均分成的份数:1+4 = 5
浓缩液的体积:500×1/5=100(ml)
水的体积:500×4/5=400(ml)
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
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0厘米,一条腰与底边长度的比是3:4,这个三角形的底边是多少厘米?
答案:
腰:腰:底=3:3:4
80×4/(3+3+4)=32(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底边是32厘米。
三、拓展提升。
有甲、乙两个粮食库,原来甲粮库存粮的吨数与乙粮库的比是4:5,如果从甲粮库调 2/7 到乙粮库,乙粮库存粮的吨数比甲粮库存粮多46吨。原来甲、乙粮库各存粮多少吨?
答案:
解:设甲粮仓原来有X吨存粮,则乙仓库的存粮为5/4 X吨。
(5/4 X+2/7 X)-(1-2/7)X=46
23/28X=46
X=56
5/4×56=70(吨)
答:甲粮库存粮56吨,乙粮库存粮70吨。
分步分析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①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
②求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③运用分数乘法列式计算,求出各部分数。
④答题并检验。
独立完成本题。
自己提出关于比的应用问题,让同学解决所提问题。
做比的应用练习。
使学生学会用线段图理解问题。引导学生解决比的问题。
总结比的应用步骤,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第二个问题设计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旨在让学生根据步骤能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自己提问,能深刻理解比的应用。让同学回答所提问题,有助于对比的应用加深理解。
考查比的应用。每班人数为分配树的比。
考查比的应用。
考查:生活中比的应用。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
考查比的应用。
课堂小结
1、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2、按比例分配应用的步骤
总数量->求平均分的总分数->求每部分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求出每部分是多少。
板书
1.5 比的应用
比的应用的解题步骤:
1、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
2、求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3、求每部分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答题并检验。
《比的应用》练习
选择题。
1、一根小棒锯成3段需要30秒,那么锯成6段需要( )秒。
A、60 B、75 C、90
2、将甲班人数的调入乙班,则两班的人数相等,原来甲、乙两班的人数比是( )。
A、6:5 B、3:2 C、不能确定
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4,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比是( )。
A、0.4:1 B、5:2 C、2:5
最小的质数与它的倒数的比的比值是( )。
A、1 B、4 C、0.25
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8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10天完成。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
A、8:10 B、5:4 C4:5
填空题。
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4:3:2,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 ),( ),它是( )三角形。
2、在3:8中,把比的前项加上9,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 )。
3、用35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一个腰和底的长度比是3∶1,则腰长(  )厘米。
4、如果A是B的15倍,那么A∶B等于(  )。
5、走完同一段路,甲用12分钟,乙用8分钟,甲与乙的速度比是(  )。
应用题。
1、老师给班里买了90本儿童读物,按4:5分别借给一组和二组,这两个组各借书多少本?
2、三条绳长的和是84米,三条绳的比是3:4:5,三条绳各长多少米?
3、粮食公司有三个汽车队,甲队有6辆货车,乙队有7辆货车,丙队有8辆货车,每辆载重量相等,有378吨粮食运往外地,按运输能力分配,各队应运粮食多少吨?
4、养殖专业户养鸡、鸭共6000只,鸡和鸭的比是1:11,鸡、鸭各多少只?
5、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1:4,这两个锐角各多少度?
6、学校把栽480棵树的任务,按着六年级三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组,一组有47人,二组有38人,三组有35人,三个组各应栽树多少棵?
7、42名同学到面积分别是60和80平方米的菜园去帮忙种菜。如果按面积大小分配人员,这两处菜园各应去多少名同学种菜?
8、学校把540本画册按4:5借给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每个年级各分到画册多少本?
9、一个三角形铁框,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个铁框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10、公园里柳树和杨树的棵数比是5∶3,柳树和杨树共40棵。柳树和杨树各有多少棵?

参考答案
选择。

填空。
答案:80° 60° 40° 锐角
答案:24
答案:15
答案:15∶1
答案:2:3
应用题。
答案:
90÷(4+5)=10(本)
一组:4×10=40(本)
二组:5×10=50(本)
答:一组借得40本,二组借得50本。
答案:
3+4+5=12
84÷12=7(米)
7×3=21(米)
7×4=28(米)
7×5=35(米)
答:三条绳长分别长21米、28米、35米。
答案:
6+7+8=21(辆)
378÷21=18(吨)
甲队:6×18=108(吨)
乙队:7×18=126(吨)
丙队:8×18=144(吨)
答:按运输能力分配,甲队应运粮食108吨,乙队应运粮食126吨,丙队应运粮食144吨。
答案:
1+11=12
6000÷12=500(只)
鸡:500×1=500(只)
鸭:500×11=5500(只)
答:鸡500只,鸭5500只。
答案:
180°-90°=90°
1+4=5
90°÷5=18°
18°×1=18°
18°×4=72°
答:这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18°和72°。
7答案:
60:80=3:4
42÷(3+4)=42÷7=6(人)
6×3=18(人)
6×4=24(人)
答:这两处菜园分别要去18人和24人。
8答案:
4+5=9
540÷9?=60(本)
三年级:60×4?=240(本)
五年级:60×5?=300(本)
答:三年级分到画册240本,五年级分到画册300本。
9答案:
180°÷(1+2+3)=30°
30°×1=30°
30°×2=60°
30°×3=90°
答:这个铁框的三个角分别是30°,60°,90°
10答案:
40÷(5+3)=5(棵)
柳树:5×5=25(棵)
杨树:5×3=15(棵)
答:柳树有25棵,杨树有15棵。
课件29张PPT。1.5 比的应用浙教版 六年级上新知导入修一段路,已经修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的比是4 :5。
(1)可以把已修的米数看作( )份;
(2)剩下的就有( )份;
(3)这段路共有( )份;
(4)已经修的是剩下的( );
(5)剩下的是已修的( );
(6)已经修的占这段路( ):
(7)剩下的占这段路的( )。4594:55:44:95:9新知导入食物金字塔谈一谈谈一谈,自己认为合理的素食与荤食的比,并说出比值。强强平均每天吃的食物总量约为1200克。主食和副食的质量比是2:3,荤、素食物的总量约为700克,素食是荤食的 。__52新知导入荤食、素食和其他食物各有多少克?强强每天吃的主食、副食各是多少克?强强的食物结构合理吗?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后,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新知讲解思考一下强强平均每天吃的食物总量约为1200克。主食和副食的质量比是2:3。强强每天吃的主食、副食各有多少克?
新知讲解2+3=5每天主食占总量的 ,副食占总量的 。 要点提示:根据提示做一做!__52__53新知讲解答:强强每天吃的主食有480克,副食有720克。主食:1200× =480(克)

副食:1200× =720(克)
2+3=5解答过程:__52__53和周围同学讨论下,比的应用是如何解答的?新知讲解方法与步骤:1、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
2、求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3、求每部分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答题并检验。课堂总结新知讲解探索一下:根据比的应用解题方法和步骤做一做吧。素荤荤素素素素新知讲解素食是荤食的 2 ,
5
也就是素食和荤食的质量比是2:5。
2+5=7(份)要点提示:新知讲解2+5=7解答过程: 素食:700× =200(克)
荤食:700 × =500(克)
答:强强每天吃的荤食有500克,素食有200克。__75__72强强的饮食是合理的,大家也要合理饮食哦!新知讲解讨论:说一说自己平均每天吃的食物总量约为多少克,主食和副食的质量比是多少。试着计算一下自己的每天吃的主食和副食的质量吧!新知讲解每天的食物总量大约是1500g,主食、副食的比是2:3,我吃的主食和副食各是多少克呢??课堂练习 1、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课堂练习(1)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人)(2)一班应栽的棵数:280 ×(3)二班应栽的棵树:280 ×(4)三班应栽的棵数:280 ×=90(棵)=94(棵)=96(棵)47
140 45
14048
140答:一班应栽94棵,二班应栽90棵、三班应栽96棵。课堂练习2、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照3:5:2混合成的。要配制这样的什锦糖500千克,需要奶糖、水果糖、和酥糖各多少千克?课堂练习总份数:3+5+2=10?=150(千克)?=250(千克)?=100(千克)答:需要奶糖150千克、水果糖250千克、酥糖100千克。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每份的体积:500÷(1+4) = 100(ml)(2)浓缩液的体积:100×1 = 100(ml)(3)水的体积:100×4 = 400(ml)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课堂练习我把总体积平均分成5份,浓缩液占其中的1份,也就是总体积的( ),其余的是水,占了4份,也就是总体积的五分之四 。 1+41(1)总体积平均分成的份数:1+4 = 5(2)浓缩液的体积:(3)水的体积: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 100(ml)?= 400(ml)课堂练习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0厘米,一条腰与底边长度的比是3:4,这个三角形的底边是多少厘米?答:这个三角形的底边是32厘米。腰:腰:底=3:3:4?拓展提升?答:甲粮库存粮56吨,乙粮库存粮70吨。???X=56?课堂总结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讨论一下,按比例分配应用的步骤。分什么,有多少?总数量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 )怎样分?求平均分的总分数求每部分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求出每部分是多少。转化成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完成教材第17页的1-3题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