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目标(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1、理解并掌握正切函数图像的推导思路及画法,
2、准确写出正切函数的性质,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作图,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2、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1、利用三角函数线画y=sinx,x?[0,2?]的图象o1A.......作法:(1) 等分(2) 作正弦线(3) 平移(4) 连线一、复习引入2、如何由 的图象得到
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图象的最高点图象的最低点3、五点作图法增区间减区间对称中心:奇函数4、性质对称轴:AT正切线ATATATAT1:正切线二、知识准备2:正切函数的周期类比
13:正切函数的定义域作法:(1) 等分:(2) 作正切线(3) 平移(4) 连线把单位圆右半圆分成8等份。类比
2三、作正切函数图像渐近线利用正切函数的周期性,把图象向左,右扩展,得到正切函数叫做正切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正切曲线是被相互平行的直线
所隔开的无穷多支曲线组成的类比
32、怎样得到整个定义域上正切函数图像?3、正切函数图象的简单画法:三点两线法。“三点”:“两线”:●●●1-1类比
4yx1-1?-?0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 RT= ?奇函数 函数y=tanx类比
5四、正切函数性质无减区间
(1)正切函数是整个定义域上的增函数吗?问题探究:(2)正切函数在定义域上有最值吗?●●●●●●●●●四、正切函数性质(3)正切函数有对称轴,有对称中心吗?例1、比较下列数的大小。解: 五、典例剖析例1、比较下列数的大小。解:结论1:比较正切值大小,关键是:
转化
(1)把相应的角 转化 到y=tanx的同一单调区间内,(2)再利用 y=tanx的单调性解决。例2、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值的范围●结论2:解三角不等式方法:数形结合图像法(1)作图像研究一个周期上的解,(2)利用周期扩展换元法结论3:六、课堂检测A 是奇函数
B 在整个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C 在定义域内无最大值和最小值
D 平行于 轴的的直线被正切曲线各支所截线段相等
1.关于正切函数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七、课堂总结1.知识方面:
七、课堂总结2.应用题型:
(1).正切值比较大小
(2).解三角不等式(3).求函数性质3.思想方法:
(1).类比
(2).转化
(3).换元(4).数形结合《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
1、掌握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积极参与,师生交流讨论, 加深学生对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
理解与应用
将函数的思想方法贯穿在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中,不断加深对函数
概念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理解并掌握正切函数图像的推导思路及画法,
2、准确写出正切函数的性质,并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作图,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2、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实践第一的观点,增强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切函数的图象及其主要性质
教学难点:
正切函数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像》选自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第三节。它是继正余弦函数之后的又一种三角函数,其研究方法与前面正余弦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研究方法类似,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融通和应用,也是学生对学习函数规律的总结和探究。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也是之后学好《已知三角函数求值》的关键;这也为后面学习解析几何中,直线的斜率与它的倾斜角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做好知识储备.
2、教材处理
正切函数与正弦函数在研究方法上类似,我采用类比的方式,先让学生回忆正弦曲线的作图过程与方法,进而启发、引导学生发现作正切曲线的一种方法。
首先让学生探讨正切函数的周期性,让学生自己画图象,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增强动脑、动手绘图的能力,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注意到画正切曲线的细节。然后使用几何画板作图,使正切曲线变的形象、直观。在得到图象后,单调性是一个难点,为此设计了思考题,帮助学生理解性质,并用比较大小的题型启发学生从代数和几何两种角度看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整体思想解决了正切型函数的性质。
本节课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图象与性质的自主探究,体现了生生、师生的团结合作,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挖掘。通过例题的分析,学生的分析问题及严密推理能力得以提高,学生逐步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高一上学期对于函数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图技能;而且前两节学生刚刚学习了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所以学生能够通过类比推理画出正切函数的图象,并通过观察图象,能总结出正切函数的性质。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在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问题教学法为主,以类比法、讨论法的教学方法,将所学内容进行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交流、多讨论,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本节课中正切曲线的画法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用了几何画板作图。这样可以直观的显示当角度变化时正切线的变化和平移,给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可以更好的研究其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生,可以让学生经历观察、类比推理、绘图、探索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处理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如何作出正弦函数的图像?
3、五点作图法
4:
二、知识准备
1:任意角的正切线
2:正切函数的周期
3:正切函数的定义域
-----------------------------------
三、作正切函数图像
(二)、 1.
2.根据正切函数的周期性,将上图像向左向右延伸得到正弦函数的图像
从图中可以看出:正切曲线是被相互平行的直线:
-----------------------------------所隔开的无穷多支曲线组成的
3、正切函数图象的简单画法:
“三点”:
“两线”:
四、正切函数性质
1.
2. 问题探究
(1)正切函数是整个定义域上的增函数吗?
(2)正切函数在定义域上有最值吗?
(3)正切函数有对称轴,有对称中心吗?
结论:
1. 正切函数对称中心:---------------------
五、例题讲解
例1、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结论:比较两个正切值大小,关键是相应的角化到y=tanx的同一( )区间内,再利用y=tanx的单调( )性解决。
例2解不等式:
结论2:解三角不等式方法:
例3、
解:
六、课堂检测
课堂小结
1.知识方面:
2.思想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