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衣袋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装满昆虫的衣袋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15 10:3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一课时导入 在池塘的深处,水甲虫在活泼地跳跃着,它的前翅的尖端带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是帮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带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在水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蛛”在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不对,那不是“蚌蛛”,其实那是豉(chǐ)虫们在 开舞会呢!
——节选自《昆虫记》
导入 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和文学家,他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以及为生活和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最后编写成书。
《昆虫记》这本书是融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体,以人性对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也因此获得“科学诗人”的赞誉。这些写“虫子”的书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
初读圣莱昂 裤兜 螺壳 蠕虫
昆虫 纺织娘 观察 责骂
中毒 垃圾 殿堂
小溪纵横 鸟栖虫居 鼓鼓囊囊
着迷 迷恋 痴迷
逮蝴蝶 甜滋滋 暮色笼罩
初读 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再读再读课文,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求:仔细阅读课文,建议你划一划、想一想、注一注,再试着用课文中的内容加以说明。

再读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再读 一看到小虫子,法布尔就( ) 、( )了,他完全( )到昆虫的世界里了……

再读 一看到小虫子,法布尔就(如痴如醉) 、(忘乎所以)了,他完全(沉浸)到昆虫的世界里了……

再读 思考讨论:
你从课文中哪些自然段中能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呢?你能从课文里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吗?

精读 走进圣·莱昂,只见这儿到处(???? ),(???? ),附近的丛林中(???? ),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跑来跑去,好一派迷人的风光。春天一到,各种各样的野花(???? ),漫步林中,(???? ),让人不由得(???? )。

精读 默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画出文中能让你看出“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语句,并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精读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精读想象情境,练习说话:你能想象吗?当小法布尔的父母找到他,发现他是在捉纺织娘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小法布尔又会怎么说,怎么想呢?
提供提示语:
妈妈听了法布尔的话,又好气,又好笑,她嗔怪说:
爸爸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生气地说:
小法布尔两眼依然发着光,不以为然地说:
虽然父母批评了他,小法布尔依然(????? ),他轻轻地抚摸着小纺织娘,偷偷地笑了。

第二课时精读5-10自然段学习课文五至十自然段,要求:
①默读课文五至九自然段,用心体会,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用“——”画出相关的句子,还可以在引起你注意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
②适当地做批注,谈谈自己读了这些句子,想到了什么。

精读 每天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自己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精读 每天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自己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精读 刚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吼着:“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
母亲也在一旁厉声地责备:“拣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小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

精读 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精读 在具体描写时,作者通过描写捉甲虫的动作,描写父母责骂的语言,描写小法布尔遭到责骂以后的表现——偷偷玩,生动地向我们描绘出一个可爱的对昆虫充满热爱的小孩子的形象,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精读第三部分 法布尔出生在贫苦的农村家庭,靠自己打工,才上了小学,中学.终于通过努力当上了中学教师.他一直保持着研究昆虫的热情,自学成才,写了许多关于昆虫的论文,虽然收入不高,却节省每一分钱,购买用于昆虫的坛罐箱笼一点一点阔增设备,甚至花了毕生的积蓄,买了一处偏僻的老旧民宅,全家搬到这里,研究昆虫,可以说他将自己的一生都致力于研究昆虫上,耗尽毕生的心血财富,可以说,对研究昆虫到了一种如痴如醉的境地。
精读第三部分 若干年后,你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了法布尔的雕像前,此时,你会告诉孩子什么道理呢?
精读第三部分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甫洛夫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法布尔精读第三部分◆雨果称他是:“昆虫学的荷马”。
◆罗斯丹形容他:“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
◆连达尔文赞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你作为一个导游站在了法布尔的雕像前,你正在向游客们介绍法布尔雕像上那高高鼓起的衣袋,你会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