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15 19:3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 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中国银钱的贬值从19世纪末起变得更加严重了,38克一两的白银在1887年值1.2块鹰洋,但在15年之后却失去了其近一半的比值。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战争赔款剧增
C. 鸦片走私严重 D.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有一公司筹拍有关义和团的电影,下列哪一情节不符合历史事实(  )
A. 义和团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B. 义和团捣毁教堂、拆毁铁路
C. 盛行于广东一带,打出“扶清灭洋”口号
D. 1900年夏,义和团已控制了京津地区
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
A. 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权利
B. 都有列强割占领土的要求
C. 都有巨额赔款
D. 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如图反映的这一现象出现在哪一次战争之后(  )

A. 鸦片战争之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下列人物在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方面的相同之处是()
?????
????? 李鸿章? ? ? ? ? ? ? ? ? ? ? ?康有为? ? ? ? ? ? ? ? ? ? ? ? ? ?张謇? ? ? ? ? ? ? ? ? ?魏源
A. 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和文化 B. 倡导并实践实业救国
C. 积极推进中国近代社会进步 D. 坚决革除封建专制制度
戊戌变法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突出表现在()
A. 使中国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B. 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C. 进行了政治近代化探索的重要尝试
D. 使变法维新成为中国人追求的共同目标
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台湾割让给日本
C. 《辛丑条约》的签订 D. 百日维新的失败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D.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在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使中国开始沦为和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分别是(  )
A. 《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B. 《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D. 《南京条约》?《望厦条约》
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该条约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下列哪项条款最能体现(  )
A.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一百多年前到北京参加应试的举人们以其惊人之举,展现了救亡图存的热情,使资产阶级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这一事件是( )
A. 兴中会的建立 B. 公车上书
C. 《定国是诏》的颁布 D. 《中外纪闻》的创办
下图是某次变法失败后在京师仅存的成果,这次变法内容还包括

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②改革行政机构,裁撤冗员③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④训练新式军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引发如表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追签订了(  )
时间 1894年前 1900年
列强在华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甲午中日战争中,__________(人物)带领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最终壮烈殉国;1895年春,_________(人物)、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______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将台湾割让给它。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西方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

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条约
(1)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______
(2)近代中国赔款最多的条约--______
(3)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
(4)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______
(5)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的条约--______。

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是______。

三、填表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你梳理知识,填写下表:
战争名称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主要条约 (1) 《北京条约》等 《马关条约》 (4)
社会性质变化 开始变为 (2) (3) (5)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材料二??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 《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指出哪些内容有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近代史上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甲午中日战争??②八国联军侵华??③鸦片战争???④《辛丑条约》⑤《南京条约》⑥《马关条约》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⑧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到底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请把下面事件的序号按顺序填入空格中。








答案
1. B 2. D 3. C 4. B 5. C 6. C 7. C
8. C 9. C 10. B 11. B 12. B 13. C 14. B
15. C
16. 邓世昌康有为??
17. 1868;马关条约??
18. 《辛丑条约》??
19.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
20. 义和团运动??
21. 《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完全陷入。??
22. (1)民族危机加深。
(2)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
(3)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23. 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的伊藤博文在日本的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答案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