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走进细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0分)
1. 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染色体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 B. 有O2时,葡萄糖在线粒体内被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C. 在光学显微镜下,蓝球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观察到叶绿体
D. 细胞凋亡时,溶酶体可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
2. 下列生物中,均为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 蓝藻、乳酸菌和肺炎双球菌 B. 葡萄球菌、酵母菌和放线菌
C. 发菜、颤藻和绿藻 D. 流感病毒、衣原体和蓝藻
3. 菠菜叶肉细胞和人的骨骼肌细胞都有,而蓝藻细胞没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 线粒体和核糖体 B. 染色体和叶绿体
C. RNA和叶绿体 D. 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4. 超级细菌的结构与普通细菌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大多数抗生素对其无效,是一种耐药菌.下列关于“超级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B.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C. 细胞内核糖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D. 耐药性是滥用抗生素诱发基因突变所致
5.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 B.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 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 D. 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6.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
B. 草履虫、变形虫等均能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C. 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D.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属于个体水平
7. 在观察水绵细胞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 ?)
A. 变大、变多、变亮 B. 变大、变少、变暗
C. 变小、变多、变亮 D. 变小、变多、变暗
8.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的()
①葡萄球菌、青霉菌、破伤风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②硝化细菌、酵母菌、蓝藻、绿藻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③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将得到3种物质;
④有些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
9.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青霉菌 ⑦葡萄球菌.
A. ①⑦ B. ①②⑤⑥ C. ①③④⑦ D. ①②⑥⑦
10. 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和细胞质等
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有遗传物质--DNA,且都存在于细胞核内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A. ①②③ B. ② C. ①② D. ①
11.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拟核是一种环状DNA分子
B. 拟核中没有核膜和染色体,不存于动植物和真菌细胞中,只存在于细菌细胞中
C. 染色体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
D. 绿色植物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他们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叶绿体
12. 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 )
A. 施莱登和施旺 B. 魏尔肖 C. 沃森和克里克 D. 列文虎克
13. 如图四个图中,甲图是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绘制的示意图,乙、丙、丁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是电子显微镜下的视野
B. 甲为原核生物,乙、丙、丁为真核生物
C. 甲为细菌,乙为动物细胞
D. 丙为亚显微结构图
14. 下列有关蓝藻和黑藻的比较,错误的是()
A. 蓝藻细胞内没有染色体,黑藻细胞内有染色体
B. 蓝藻细胞内只有一种细胞器,黑藻细胞内有多种细胞器
C. 蓝藻细胞内只有一种核酸,黑藻细胞内有两种核酸
D. 蓝藻和黑藻都含有叶绿素,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15. “春天到了,公园里空气新鲜、草色清脆、绿柳垂帘,树枝上黄鹂欢唱,碧空中燕子起舞,粉红的桃花林(一个品种的桃树)灿烂如云”,根据此段文字,分别符合生态系统、种群、个体、器官的描述是( )
A. 整个公园、一片桃花林、一只黄鹂、一株绿柳
B. 整个公园、一片桃花林、一只燕子、一朵桃花
C. 整个公园、所有青草、一只黄鹂、一朵桃花
D. 整个公园、所有桃树、一只燕子、一朵桃花
16.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①肺 ? ②胃黏膜 ? ③神经元 ? ④一头牛 ?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 ⑥ HIV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一片果园 ?? ⑨武汉东湖的所有生物
A. ⑤⑥③②①④⑦⑧⑨ B. ③②①④⑦⑨⑧
C. ③②①④⑦⑧⑨ D. ⑤②①③④⑦⑨⑧
17. 下列显微镜的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①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的原因是低倍镜观察视野大,易找到所要观察的物象
②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如因视野太暗而影响观察时应开大光圈,反光镜由平面换成凹面
③在低倍镜下观察一个植物细胞时,在视野的右上方有一结构因太小看不清,此时应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即可
④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自制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在视野中发现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细胞则比较模糊,这可能是由于标本厚薄不均
⑤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⑥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实验操作中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
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
18. 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揭示了( )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细胞的多样性
C. 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D. 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9. 如图是对噬菌体、蓝藻、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没有细胞壁
B. 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
C. 丙组中的生物都无染色体
D. 乙组中的生物都有叶绿体
20. 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切片的距离。欲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 )
A. 1、3、5 B. 2、4、6 C. 2、3、5 D. 2、4、5
21. 一位同学在观察某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在目镜10×,物镜10×的条件下,发现一个视野内有32个细胞处于分裂期,将物镜换成40×后,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有( )
A. 8个 B. 4个 C. 2个 D. 不能确定
22. 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是( )
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 ①②④ B. ③①④ C. ③①② D. ②③④
23. 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B. 观察乙、丙图像时,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分别是⑥⑤
C.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然后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D.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操作顺序为:转动转换器→移动装片→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光圈
24. 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 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C. 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 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甲方向移动
25.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黑藻细胞中的一个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实际上叶绿体应位于液泡的左上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仍为逆时针
B. 因能被健那绿染液染色,该叶绿体才能在显微镜下可见
C. 液泡内含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D. 若滴加适当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浸泡该细胞,其细胞液的吸水能力增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6. 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甲、乙两细胞的相似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_性。
(3)甲、乙两细胞的不同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两种细胞存在________性。
(4)常见的由甲种细胞组成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由乙种细胞构成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7. (8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 ????????个。
(3)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 ? ? ? ? ?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 ????????。
(4)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科学家依据??? ?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 ? ? ? ? ? ? ? ? ?(填标号)。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标号)?
?(5)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可能观察到叶绿体环绕液泡的运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位置和细胞质流动方向 (?? )
A.左侧,顺时针? ?? B.右侧,顺时针
C.左侧,逆时针? ?? D.右侧,逆时针
28. 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A为口腔上皮细胞,B为蓝藻细胞,C为小麦叶肉细胞,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E为细菌细胞),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依据????????????????????????????????????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填标号),其细胞中存在的细胞器是?????。
(3)在上述五种细胞中,它们都有的结构有 ?????????????、细胞质、遗传物质DNA,这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的???????????。
(4)图中B过量繁殖会引起“水华“,该细胞中含有__?????????????????,因此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5)构成上述细胞的元素中,大量元素是???????????????????????????????????。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A 2. A 3. D 4. C 5. D 6. D 7. B
8. A 9. A 10. D 11. C 12. A 13. B 14. C
15. D 16. B 17. B 18. D 19. D 20. C 21. D
22. B 23. D 24. B 25. B
26. .(1)甲 乙 乙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甲没有(或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都有细胞质、细胞膜、核糖体和 DNA分子 统一
(3)甲无核膜、染色体,而乙有;甲只有核糖体,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 差异 (4)细菌、蓝藻、放线菌 动物、植物、真菌 ? ??
??
27. (1)长或宽
(2)2
(3)左上方 ?“q”
(4)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 ?BC???????
(5)C
??
28. (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B、E????核糖体
(3)细胞膜?????统一性
(4)叶绿素和藻蓝素
(5)C、H、O、N、P、S、K、Ca、Mg????蛋白质
??
【解析】
1. 核糖体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对。
有O2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内被氧化分解成 CO2和H2O,B错。
蓝球藻没有叶绿体,C错。
溶酶体不能合成水解酶,D错。
2. 解:A、蓝藻、乳酸菌和肺炎双球菌都是原核生物,A正确;
B、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葡萄球菌和放线菌是原核生物,B错误;
C、绿藻属于真核生物,发菜、颤藻是原核生物,C错误;
D、流感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衣原体和蓝藻是原核生物,D错误.
故选:A.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另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本题考查细胞种类,对于此类试题,考查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
3. 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均具有核糖体,A错误;
B、人的骨骼肌细胞没有叶绿体,B错误;
C、人的骨骼肌细胞没有叶绿体,蓝藻细胞中也含有RNA,C错误;
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细胞器,但是原核细胞中均不含,D正确.
故选:D.
菠菜叶肉细胞和人的骨骼肌细胞属于真核细胞,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具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拟核、DNA和RNA.
叶绿体分布在植物细胞的叶肉细胞和幼茎的皮层细胞中.
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均有DNA和RNA.
4. 解:A、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没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A错误;
B、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B错误;
C、超级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核糖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C正确;
D、超级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选择作用的结果.D错误.
故选:C.
超级细菌的结构和普通细菌一样,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没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没有染色体,没有有性生殖方式,故其可遗传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5. 解:A、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核糖体,A正确;
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B正确;
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C正确;
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D错误。
故选:D。
1、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各选项涉及生物的类别,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能力。
【解答】
A.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A正确;
B.草履虫、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其单个细胞能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B正确;
C.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所以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C正确;
D.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
故选D。
7.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原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解答】
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成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变大,同样大小的视野中,出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量就越少;由于高倍物镜的镜头长,离载物台近,因此通过的光少,视野较暗。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 【分析】
本题考查了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准确识记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①青霉菌是真核生物,①错误;
②硝化细菌、酵母菌、蓝藻、绿藻都含有核糖体和DNA等,②正确;
③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彻底水解将得到核糖、磷酸和碱基A、U、G、C共六种物质,③错误;
④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④错误;
综上所属,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分析】
本题属于识记的题目,解题的关键是区分生物的类别,生物类别的区分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本题的分析中给出了如何识记生物的分类。
生物的分类判断:
(1)病毒(含噬菌体):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2)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等。关于判断细菌:带“菌”字的生物中,“菌”字前有“杆”“球”“弧”“螺旋”等表示形态的字的都是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是细菌。
(3)真核生物:有衣藻、水绵等绿藻;海带、紫菜等褐藻;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酵母菌、霉菌(如青霉、根霉、曲霉等)、“菇”类食用菌等真菌;植物、动物。
(4)带“菌”字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都是真核生物,带“藻”字的也不一定是原核生物,蓝藻以外的藻类如绿藻、褐藻、红藻都是真核生物。
【解答】
①蓝藻是原核生物,①正确;
②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②错误;
③草履虫是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③错误;
④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属于真核生物,④错误;
⑤水绵是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⑤错误;
⑥青霉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⑥错误;
⑦葡萄球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⑦正确。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 解: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DNA分子等,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①正确;
②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含有DNA,但原核细胞无细胞核,②错误;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这体现了细胞的差异性,③错误.
故选:D.
自然界中的细胞按照有无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说明细胞的差异性,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这又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着重考查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学生需要理解相关知识,对题中叙述作出准确的判断.本题中的②是易错点,题干中提到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实际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虽然细胞核不同,但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仍然体现的是细胞的统一性,但都存在于细胞核内错误.
11. 解:A、原核生物的拟核中具有环状DNA分子,细胞质中也具有环状DNA分子,故不能说拟核是一种环状DNA分子,A错误;
B、拟核中没有核膜和染色体,不存于动植物和真菌细胞中,而是存在于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原核生物细胞中,细菌只是原核细胞的一种,B错误;
C、原核生物和病毒都没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C正确;
D、绿色植物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绿色植物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他们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错误.
故选:C.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2. 解:A、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观察和研究,创立了细胞学说,A正确;
B、魏尔肖提出了细胞是通过分裂产生,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发展,B错误;
C、沃和克里克建构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C错误;
D、荷兰的范?列文胡克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观察了许多活细胞,D错误.
故选:A.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
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13. 解:A、乙是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A错误;
B、甲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乙、丙、丁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B正确;
C、甲为细菌,乙具有细胞壁,为植物细胞,C错误;
D、丙为显微结构,是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B.
分析题图可知,甲图中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有染色质,是电子显微镜下的原核细胞的结构;乙图具有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可以看到细胞壁、细胞核和细胞质,是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丙细胞没有细胞壁,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是动物细胞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丁细胞具有细胞核、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是低等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
对于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理解和掌握及对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的细胞图象的不同点的了解是解题的关键.
14.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区别相关知识,熟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细胞内没有染色体,黑藻细胞属于真核细胞细胞内有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
B.蓝藻细胞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黑藻细胞内有多种细胞器,B不符合题意;
C.蓝藻细胞和黑藻细胞都有两种核酸, C符合题意;
D.蓝藻和黑藻都含有叶绿素,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解:A、一片桃花林属于生态系统层次,一株绿柳属于个体层次,A错误;
B、一片桃花林属于生态系统层次,B错误;
C、所有青草包括许多个物种,既不是种群层次,也不是群落层次,C错误;
D、整个公园属于一个生态系统,所有桃树为同种生物,属于一个种群,一只燕子属于个体层次,一朵桃花属于器官层次,D正确.
故选:D.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结构层次.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只要考生识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16.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解答】
从结构层次上讲,①肺为器官;②胃黏膜为组织;③神经元为神经细胞;④一头牛为个体层次;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不是生命系统的层次;⑥HIV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为种群;⑧一片果园为生态系统;⑨武汉东湖的所有生物为群落。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的单位为细胞,故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③→②→①→④→⑦→⑨→⑧。综上,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7. 【分析】
本题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意在考查实验和探究能力。
【解析】
①低倍镜观察视野大,较易找到所要观察的物象,①正确;
②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如因视野太暗而影响观察时应开大光圈,反光镜由平面换成凹面,凹面镜聚光能力强,②正确;
③在低倍镜下观察一个植物细胞时,在视野的右上方有一结构因太小看不清,此时应先将要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再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即可,③错误。
④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自制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在视野中发现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细胞则比较模糊,这可能是由于标本厚薄不均,④正确;
⑤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不需要先升镜筒,⑤错误;
⑥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实验操作中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因焦距问题,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⑥正确;
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
?故选B。
18. 解:A、细胞学说揭示了植物、动物的统一性,没有揭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
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B错误;
C、细胞学说没有对细胞分化进行解释,C错误;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D。
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内容和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明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9.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病毒、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结构的异同点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
A.甲组中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变形虫是动物,两者都没有细胞壁,故A正确;
B.变形虫和衣藻都是真核细胞构成的,都具有核膜,故B正确;
C.丙组中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蓝藻是原核细胞,都没有染色体,故C正确;
D.蓝藻没有叶绿体,故D错误。
故选 D。
20.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力
【解答】
1、2有螺纹,为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长,3、4为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短,物镜离装片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欲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2、3、5,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显微镜使用方法的熟练掌握,并由于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解答】
由题意知,在100×的低倍物镜下一个视野内有32个细胞处于分裂期,将物镜换成400×后,面积放大了16倍,理论上观察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1/16,但是由于细胞大多数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因此视野中处于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的细胞不一定是2个,如果不将要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中央,也可能看不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综上,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2. 解:①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就是一个群落,①正确;
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不属于同种生物,不是种群,又不包括该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不是群落,更不是生态系统,②错误.
③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是一个种群,③正确;
④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包括这一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则构成生态系统,④正确;
故选:B.
正确理解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并用概念分析自然现象.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就是一个群落;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包括这一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是答题的关键,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23. 【分析】
本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具体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形成清晰物像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只有记清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解答】
A.目镜放大倍数与其长度成反比,而物镜放大倍数与其长度成正比,故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放大倍数大,A正确;
B.观察乙、丙图像时,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分别是⑥⑤,B正确;
C.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放大倍数增大,应选用③高倍物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C正确;
D.从图中的乙转为丙,要先把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改用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还要调整视野亮度,故正确调节顺序: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光圈,D错误。
故选D。
24.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使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显微镜。
【解答】
A.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必需先低倍镜观察,然后用高倍镜观察,A错误;
B.高倍镜下的视野变暗,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使视野变亮,B正确;
C.高倍物镜观察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C错误;
D.因为显微镜成的是倒像,所以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丙方向移动,D错误。
故选B。
25.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显微镜的使用,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的吸水失水,解题的关键熟记显微镜的使用和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
【解答】
A.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因为在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也就是旋转180度,因此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依然为逆时针,A正确;
B.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不需染色,B错误;
C.液泡内含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C正确
D.若滴加适当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浸泡该细胞,其细胞液的吸水能力增强,D正确。
故选B。?
26. (1)甲是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乙是真核细胞。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甲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乙有。
(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真核细胞有核膜、染色体、以及各种复杂的细胞器而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和染色体,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二者之间存在差异性。?
(4)常见的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放线菌等,常见的真核生物有动物、植物和真菌。
27.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掌握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成像原理和装片的移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
( 2)物镜由10倍换为40倍,能看到的细胞数是原来的1/4。8÷4=2个。
( 3)显微镜呈的是倒像,所以显微镜中,物像偏向哪(左上方),就向那个方向(左上方)移动。 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q”。
(4)科学家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图中B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图中B为蓝藻,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为植物叶片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 5)由于显微镜下观察的物象是倒像,图中叶绿体在视野的右侧,因此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位置是在左侧;由于细胞质的流动的环流,因此细胞质实际流动的方向与显微镜下观察的方向相同,都是逆时针方向流动。
28. 【分析】
本题考查真原核细胞的区别,细胞的统一性,元素组成等内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解答】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结合题干可知,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B蓝藻和E细菌,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3)在上述五种细胞中,它们都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DNA,这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的统一性。
(4)图中B蓝藻该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过量繁殖会引起“水华“。
(5)大量元素是C、H、O、N、P、S、K、Ca、Mg?。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第14页,共14页
第13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