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精练】1.2 物质的酸碱性(基础+提高+中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编精练】1.2 物质的酸碱性(基础+提高+中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9-17 16:4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精编精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越小,则酸性越强
B.PH=10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碱性溶液中加水PH将变大
D.滴入紫色石蕊显红色溶液一定是酸
2.小科在学习了物质的酸碱性这节课后,利用学校的木槿花制成了自制指示剂,木槿花汁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绿色。小科利用“自制”指示剂来鉴别家中的调味品,观察到木槿花汁变成红色,可能是下列哪种调味品(  )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
3.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等物质都属于酸,这是因为(  )
A.它们的水溶液成酸性 B.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它们都含有含有氢元素 D.溶于水时,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4.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其中成碱性的水果是(  )

A.柠檬pH=2.1 B.苹果pH=3.0 C.菠萝pH=5.1 D.柿子pH=8.5
5.关于酸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酸根可能含有氧元素 B.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D.酸中一定有非金属元素
6.某同学在学习了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归纳成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7.人体口腔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近似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4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时趋于正常。下列图像与表示情况最接近的是( )

8.苯甲酸是生活中常见的防腐剂,在相同的浓度下其酸性要比醋酸强,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 )
A. 苯甲酸的PH小于7 B.相同浓度下苯甲酸的PH比醋酸小
C. 苯甲酸能使酚酞变色 D.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9.某溶液的PH为10,要使该溶液的PH小于7,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酸 B.加水 C.加碱 D.加指示剂
10.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如果用蒸馏水中湿润后的PH试纸,测Na2CO3溶液和HCl溶液的PH分别为 10和3,则该Na2CO3溶液的实际PH将________ (填填“>”、“<”或“=” )10,HCl溶液的PH将________ (填填“>”、“<”或“=” )3。
11.小科在学校的艺术节上表演了一个“魔术”,小科将一种无色溶液喷到一幅画上,结果画中的出现了红花,紫色的树叶变成蓝色,小科喷的无色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溶液,花事先可能用______________溶液画。
12. 某校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1)把自制的紫甘蓝(紫色包心菜)如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


溶液 白醋 盐酸 食盐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甘蓝汁后的颜 红色 红色 紫色 蓝 蓝
(1)观察表中的紫甘蓝汁颜色变化情况,紫甘蓝汁 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显示的颜色是 _____________。
(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  (填“>”、“<”或“=”)7;
(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


13.如图1所示,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4.“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在试管中倒入少量的雪碧并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然后将试管进行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
A.先变红后变紫 B. 变红后颜色一直不变色
C.先变蓝后变紫 D.先变红后变无色

115.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着Na+、H2O、OH-三种微粒,小科想证明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OH-,要想完成实验小科至少要选用下列哪几种试剂( )
①氯化钠溶液 ②蒸馏水 ③氢氧化钠溶液 ④紫色石蕊试液 ⑤氢氧化钾溶液
A. 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16.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稀酸和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 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
玫瑰 粉红色 粉红色 绿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雏菊 无色 无色 黄色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研磨花瓣过程中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
B.25℃时,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粉红色
C.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H2SO4和KOH溶液
D.上述三种花汁的玫瑰和雏菊能用作酸碱指示剂
17. 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变化,请将与下列实验事实相对应的图象字母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
(2)向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水中加入熟石灰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分别滴加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蓝色的孔穴有_____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_______。
19. 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氯化氢( HCl)气体显酸性吗?
【进行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1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I和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变红色.
【查阅资料】图2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___________色.
(3)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
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
B.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C.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人盐酸中,能反应
D.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人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
【拓展应用】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人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HCl和NH3反应生成的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①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小科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酚酞试液滴入了盛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发现溶液的颜色变红了.他觉得很奇怪,又做了以下工作:
实验一:重新取一洁净的试管和纯净的碳酸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1.
实验二:分别测试纯净碳酸钾、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氯化铁、硝酸钾溶液的pH,实验结果纪录如下:
盐 K2CO3 NaCl CuSO4 Na2SO4 FeCl3 KNO3
pH 10 7 4 7 3 7





她还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了如下信息:
①酸和碱都有强弱之分,盐酸、硫酸、硝酸是强酸,碳酸,醋酸等是弱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是强碱,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是弱碱.
②盐是酸碱中和的产物,强酸跟弱碱反应生成的盐叫强酸弱碱盐,强碱跟弱酸反应生成的盐叫强碱弱酸盐,强酸跟强碱反应生成的盐叫强酸强碱盐.
(1)小明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二和查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016?温州)如图是四种常见饮料的pH,其中呈碱性的饮料是(  )

A.可乐 B.橙汁
C.牛奶 D.苏打水


22.(2015·浙江丽水)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学习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酸能电离产生H+和Cl-,氯化钠能电离产生Na+和Cl-”.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回答: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_____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017·浙江宁波)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21·cn·jy·com
溶液
指示剂 甲 乙
A 黄色 蓝色
B 无色 粉红色

A.甲溶液呈酸性
B.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
C.只用A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
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
















参考答案
基础篇答案
1.A 2.C 3.D 4.D 5.B 6.D 7.B 8.C 9.A
10. < , > 11.氢氧化钠(碱性溶液),酚酞
12.(1) 能 、 红
(2) 碱性 、 < ,
(3) B 、 C 。
能力提高篇答案
13.D14.A15.C16.B
17.(1) C (2) A (3) B ;
18.(1) 碱性 (2) 1、4 (3) 3 ;
19. 【实验结论】_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__。
(1)_氯化氢气体不能电离出氢离子_____ 。
(2)___红___色.
(3)D
【拓展应用】
① 氨气做无规则运动的速率大于氯化氢气体 ;
② HCl+NH3=NH4Cl ;
20.(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2)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3)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呈酸性或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或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呈中性;

中考真题篇(答案)
21.D 22.(1)红色 (2)盐酸溶液中的哪一种微粒使石蕊试液变红; 23. D























基础篇

能力提高篇

图1 图2

中考真题篇

图1 图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