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入学选拨试题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入学选拨试题部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16 11:0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入学选拨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28分)
1.请你将下面的句子认真抄写到方格里,要求:用正楷字,书写无误,卷面整洁。(3分)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如果说春天的美美在花团锦簇( ),初夏的美就美在万类竞绿。而我喜欢红叶似火的秋天,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shèng( )收。大雁南飞,成群结队与云xiāo( )竞飞。落日的余辉暖暖地照在这片静谧( )的大地,天边的云儿飘过,像是在追随同伴的脚步。
cù 胜 霄 mì B.zú 胜 宵 mì
C.zú 盛 宵 bì D.cù 盛 霄 bì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B.马龙在亚锦赛意外失利后,再一次用世界冠军证明了自己是当仁不让的乒坛王者。
C.古人讲究称呼,对象不同称呼就不同,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要用尊称,不能混为一谈。
D.姚嘉在班主任身后做着滑稽动作,逗得教室里的同学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菡萏,荷花的别称。属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又称莲花,古称芙蓉、菡萏、芙蕖。
B.“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C.古代学习条件很艰苦,所以就把同学称做同窗,窗,有寒窗之含义,说同窗二字,也就显示出了说话者之间的亲密和尊重,比说同学要亲切许多。
D.陈康肃公,即陈尧咨,谥号康肃。谥号专指古代帝王死后被追加的称号。
5.默写(8分)(1-4题每空1分,5题2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4)《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成为经典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中有些句子蕴含人生哲理,请写出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8分)
(1)文学常识我知道:《 》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 》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作品内容我了解:请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内容,写出作品名称。
(3)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我读过:请根据下面的人物描写片段,写出人物名字。
二、阅读(6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22题。
(一)
遗爱寺
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7.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2分)
8.遗爱寺景色如画,请你把它描绘出来。(4分)
9.有人说本诗以动衬静,声色相融。自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解释句子中的词。(2分)
(1)与友期行 ( ) (2)尊君在不 ( )
11.翻译画线句,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4分)
原句: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我的看法:
(三)
   工之侨献琴
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1)斫而为琴 (2)莫不然矣 (3)遂去
13.翻译下面句子。 (3分)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14.在文中找出与“匣而埋诸土”中“匣”的用法相同的一词( )(3分)
15.前后两次献琴,结果完全不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风气?(3分)
(四)
吹糖人
制作糖人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据说,吹糖人儿的祖师爷是刘伯温。传说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传下去,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有小鸡小狗什么的,煞是可爱,小孩子争先购买。在路上,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学吹糖人儿,刘伯温一一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现在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据说吹糖人技艺始于明末清初,制作时把糖稀熬好,用一根麦秸杆挑上一点糖稀,在对这麦秸杆吹气,糖稀随即像气球一样鼓起,在通过捏、转等手法配合吹起塑成各种造型。最后用竹签挑下,冷却后成型。吹糖人以动物造型居多,体态丰满,常见的是以十二生肖为内容。吹出的糖人质地很薄,易碎。按照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
16.选文第一段引用刘伯温的故事有何作用?(3分)
17.文中两次用到“据说”,有人觉得赘余,可以删去,你认为呢?并阐明理由。(3分)
(五)
最美的礼物
崇文
又是一个阳光和煦的春天,那粉红的桃花纷纷扬扬,调皮地飞落在她那条飘逸洁白的碎花裙上。啊,又是一树的艳丽桃花??????
思懿回忆起了往事。
那是青春叛逆的少女时期,正在读初三年级,即将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抉择。在这令人崩溃的巨大压力下,整个校园好像都笼罩在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氛围中,她也像其他女孩子一样,焦躁不安。思懿的成绩一般,应该在中等水平吧,按理说她应为自己的前途焦虑发愤的。可最近,一件事情久久困扰着她,不能自拔。
她喜欢在晚饭后独自站在那颗年老高大的桃树下,欣赏枯木逢春的绚丽。就在桃树不远的地方,就是她的贫寒的家。她上学的费用已经是全家人从牙缝里挤出的血汗钱,更不用提那还未凑齐的用来修缮摇摇欲坠的老房子的花销了。那天,她照例来到桃树前,贪婪地欣赏它盛开的绚丽,突然一抹异样的清丽硬生生地闯入了她的心田,那是一个妙曼的背影,背影!就在那一瞬间,天地仿佛为之失色,那个女孩的碎花裙——撒有粉红花瓣的白色碎花裙,使得桃花也失去了艳丽。随着风纷纷扬扬的,不止桃花、裙子,还有思懿狂跳的心。
从此,她便爱上了那条裙子,放学后不按时回家了,而到处去找寻那裙子。最终寻到时,她失望极了,裙子的价格对她而言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她思索良久,认为在那破败的小屋中向父母开口,实在是厚颜无耻,怀着这样的矛盾心理,她那毫不起眼的成绩也就一落千丈。终于有一天,老师找她父母谈话了,他们那失望的眼神和焦虑都刻在了她的心里。
接下来的十几天,她与父母相对无言。桃花终是败了,思懿心里憋闷不堪,对着枯枝上的残花,还在想那裙子,又恨自己的不争气。看着,恨着,一边踢着路边的小石子,一边数着自己的凌乱的脚步:一、二、三??????
晚餐上,那缺了一角的浸满油渍的四方木桌上,放着寻常百姓家的小饭菜,旁边还有一条漂亮袋子包装的裙子,父母坐在对面。思懿惊讶得不能言语,连头也不敢抬。父母这几天憔悴了许多,自己没有发现;他们天天早出晚归,她也未放在眼里。那一刻,世界都安静了,泪水不住滚落。母亲沙哑的嗓子开口了:“孩子,你老师和同学看你对这裙子念念叨叨的,这裙子好,就是太贵了??????嗯??????我和你爸出去忙活了几天才赚到了这么些钱,你别伤心了啊!”在母亲企盼的眼神和父亲欲言又止的神态里,她从口中模模糊糊地蹦出一个“嗯”。
此时无声胜有声。
从那日起,她刻苦用功,决心不辜负父母期望,老师也一天接一天的夸她。
终于,她又站在桃树下。在那所重点大学里,也有一株年老高大的桃树,她穿上了以前不敢穿的裙子感慨万千。在成长道路上,父母就是一盏明灯,照亮着她前行的路,就算有耀眼的流星划过,她也会挥手告别,因为她早已有了世上最美的礼物。
18.记叙文的叙事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本文开头属于哪一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19.为什么思懿会产生一定要拥有那条裙子的愿望?(3分)
20.“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果你是思懿,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3分)
21.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随着风纷纷扬扬的,不止桃花、裙子,还有思懿狂跳的心。( 纷纷扬扬修饰“心”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 )
(2)看着,恨着,一边踢着路边的小石子,一边数着自己的凌乱的脚步:一、二、三??????(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2.文章最后为什么说“她早已有了世上最美的礼物” (4分)
应用(10分)
23.下面的应用文中有四处错误,请你提出修改意见。(4分)
修改意见:
(1)
(2)
(3)
(4)
24.综合性学习(6分)
(1)班级组织“有朋自远方来”主题活动,王俊负责邀请学科教师参加,邀请函的格式已经定好了,邀请词中还需要针对学科特点,写出特色。请你根据例句,任选一门学科写一写!
例句:(生物学科)您就像太阳,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让我们疯狂地进行光合作用努力生长,我们定会用沉甸甸的果实来报答您的三春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个好朋友,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成长。请仿照例句,表达你对朋友的理解。
例:朋友是一首歌,总是在我忧伤的时候响起悠扬的音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5.请以“流淌在心中的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书写规范,不得抄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语文试题答案
一、积累(28分)
1.要求:用正楷字,书写无误,卷面整洁。(3分)
2.A 3.C 4.D
5.⑴ 随风直到夜郎西 (2)不知何处吹芦管(3)学而不思则罔 (4)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5)示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⑴ 朝花夕拾 旧事重提
(2)A 《五猖会》 B 《阿长与<山海经>》 C 《父亲的病》
(3)A藤野先生 B 范爱农 C 长妈妈(阿长)
二、阅读(72分)
7.五言绝句
8.示例:小溪边有可以玩赏的奇石,绕寺而行寻找美丽的花香。小鸟的啁啾十分动听,溪水汩汩流淌不绝于耳,山光水色无限美好。
9.示例:诗人用树上的鸟语、处处的泉声,衬托出山间恬美安静。
10.(1)约定 (2)不通否
11.答案示例:译文: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进了家门。
这样做有些失礼。毕竟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原谅他。
这样做合乎情理。元方当时七岁,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一个成年人明理,维护了父亲的名誉,很不易。
(三)
12.(1)动词,制作 (2)这样 (3)离开
13.有个高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百两黄金买了它,把它献给朝廷。
14.“弦而鼓之” 中的“弦” 。
15.反映了只重外表,轻视真才实学的社会风气。
16.引用刘伯温的故事能够生动地介绍糖人制作的起源,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7.不能删去。据说表示不确定,去掉就太绝对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19.示例:青春叛逆期、初三巨大的压力和女孩子对美的渴望。
20.示例:妈妈、爸爸我爱你们!实在对不起,我不该让你们这样操心,我后悔死了!不就是一条裙子吗,怎么就鬼迷心窍呢?我一定努力学习,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21.(1)示例: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少女被那条美丽的裙子打动,心荡神移,如醉如痴,不可自拔。
(2)示例:动作描写。形象发写出了少女心绪烦乱,不能自已。
22.示例: 亲人的爱、师友的情使她有了前行的动力,风雨无阻。
应用(10分)
23.修改意见:
(1)称呼后面加冒号
(2)正文首段空两格
(3)将“可能”删去
(4)署名下面加请假日期
24.综合性学习(6分)
(1)示例:您那睿智的目光和富有逻辑的思维深深地震撼了我们,您循循善诱,带领我们体验代数的耐心,领略几何人生。
您在课堂上,带领我们游览大江南北,带领我们领略名山大川。
(2)朋友是一盏灯,总是在我迷茫的时候照亮我前行
四、写作(6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