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 (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 (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17 08:5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形势被瓜分怎么办?出路?民族危机进一步严重外族的侵略威胁本民族的统治
康有为梁启超师生关系仅仅依靠新式枪炮舰船和洋务企业,并不能使中国富强!君主立宪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必须进行政治改革!中国人学习西方进入了制度层次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王韬郑观应1.时间:
2.背景:
3.领导人:
4.核心内容:
5.在位皇帝:
6.意义:一、戊戌变法的兴起——公车上书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康有为和梁启超。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光绪帝。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 《戊戌政变记》 “公车上书”虽没有成功,康有为、梁启超
等人却将它印发全国,引发了各阶层人士的广
泛关注,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1895年康有
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想由书
生议政,舆论宣传发展成为社会请愿、爱国救
亡的政治运动。并由此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
序幕。 公车上书这件事反映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什么样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务报》《国闻报》二、戊戌变法的发展—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讲述中国数千年来学术之渊源,历代得失,涉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谭嗣同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开办学堂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
梁启超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变法通议》·梁启超
严复“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
目的,号召变法图强。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主要宣传变法图强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不做亡国之君!1897德国强占胶州湾(99)康有为上书光绪(盛气凌人)你老是变法、变法呀,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变则背天理,必然祸乱天下(反驳)世事万物皆变化,祖宗之法为什么不能变?祖宗之法治国之本,只有变祖宗之法中陈腐之处,国家才能富强。(拍桌子叫到)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就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之法里并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必须变。(捋胡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荣禄李鸿章翁同龢康有为康有为结果:三、戊戌变法的高潮——百日维新1.时间:
2.目的:
3.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变法救国,发展资本主义,实行
君主立宪制度1898年6月11日,颁布
“明定国是”诏书。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
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
君主制。名义上的世袭元首,统而不治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
《明定国是诏》
4.内容: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人参与政治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裁剪绿营, 训练新式军队。触动了顽固
派的利益三、戊戌变法的高潮——百日维新穿越历史,假如你是…..1、旧官僚2、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的旧知识分子3、接受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4、新兴实业家反对反对支持支持
   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
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
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
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带头领导的人
是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
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张之洞
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废除新政诏令,仅保留“京师大学堂”四、戊戌变法的失败——戊戌政变中南海瀛台 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戊戌六君子四、戊戌变法的失败——戊戌政变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林旭杨锐谭嗣同“戊戌六君子”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为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材料二: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三: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况。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是一次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性质:教训:它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
传播奠定了基础意义: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少年中国说那是一个风雨激荡的世纪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
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
几个读书人呼号
“变亦变。不变亦变”
“改?”
一个苍老的声音。幽幽的。却也带点犹豫
“杀!”
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
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历史在这里沉思
世纪末的落日。王朝的落日。文明的落日。
不经意间,眼角里滑落第一行浊泪
悲哀?!亦或是感动?!………
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戊戌变法的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公车上书揭开序幕创办报刊建强学会百日维新实行变法戊戌政变变法失败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1.颁布“明定国是”诏的皇帝是( )。
A.慈禧太后 B.光绪皇帝
C.道光皇帝 D.宣统皇帝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 诏
C.《天演论》的发表
D.《马关条约》的签订
3.严复译述的《天演论》,把( )介绍到
中国。 A.西方先进科技 B.西方进化论学说? ??? C.世界各国地理历史 D.民主和科学 选一选BBA4.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 ?? )。 A.1895年? ? B.1897年? C.1898年 D.1901年
5.某地因废祠堂改学堂,废八股改策论而受
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
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雍正帝
???????CC 材料一: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照昆仑。
——《狱中题壁》
材料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材料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请回答:1.上面的诗句和话是谁说的?
2.为什么他说自己死得其所?想一想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