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节 地球上的水 精编精练
1. 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 ( )
A. 水的物理性质 B. 水的化学性质
C. 水的空间分布 D. 水汽含量多少
2. 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陆地上的水以直接蒸发的形式转化为大气水
B.固态的冰川不参与水循环
C.空气中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会转化为固态、液态的水降落到地表或海洋
D.通过水循环,使得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界
3. 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是( )
A、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 B、全球大气的降水
C、全球陆地地表径流输送 D、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输送
4. 地球上的水是有限的,但直到现在我们还有可供利用的水,那么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的原因是( )
A、海上内循环 B、大洋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海陆间循环
5.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有 ( )
A.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冰川水 B.河流水、冰川水、土壤水
C.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 D.河流水、冰川水、淡水湖泊水
6. 大气是水循环的关键。阳光照射水域和陆地,使那里一部分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植物从土壤或水体中吸收的水,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进入大气,动物体内的一些水也通过体表蒸发进入大气,其中蒸发量占主体的是 ( )
湖泊 B.江河 C.海洋 D.植物
7. 读“世界水储量构成示意图”,填写下列空格:
(1)A是________水,为地球上水的主体;
(2)B是________水,为地球淡水的主体,约 占全球水总储量的1.74%;
(3)图中C所代表的各种水体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
(4)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仅是______________.
8. 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图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A ,B ,C ,D ,E ,F 。
⑵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是? ________________的水循环。
9.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④推广节水器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水资源是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11.图中I、Ⅱ、Ⅲ、Ⅳ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12. 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下列选项中,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多的环境而引起的是 ( )
A.仙人掌的叶刺 B.猴面包树的树径粗大
C.热带植物长“气根” D.骆驼的驼峰
13.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 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 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 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14. 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资源,但全国各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因此,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图表,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表l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 表2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性
人均水量/m3
轻度缺水
1700~3000
中度缺水
1000~1700
重度缺水
500~1000
极度缺水
<500
我国首都北京属于水资源 缺水地区,针对这一实际问题,请你提出一条可行的解决措施 。(要求:不要重复题中已有的措施.)
15.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获取淡水。回答问题: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 ,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 ,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 (填“淡水”或“海水”)。
16.实验探究
步骤一:如右图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
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有沙子的小烧杯放入盆中。
步骤二: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
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
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烧杯正上方。
步骤三:将盆放在阳光下,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
(1)推测你会发现的现象,并有步骤的写下来:
。
(2)这个实验模拟了什么现象?具体环节是什么?
。
17.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学生发现为治理河水污染,常在河道中种植一种湿地植物——菖蒲。为探究菖蒲对不同种类污水的净化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从4个不同的地点采集生活污水(1号)、工业污水(2号)、混合污水(3号)、对照组(4号)。
②分别测定4种水样的BOD(即水中污染物中微生物所需要的氧气量,BOD越高说明水质越差)。
③取等量的上述4种水样,分别加入到4个相同的透明玻璃容器中,再将4份菖蒲分别放入4个容器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水培15天,定期观察、记录,结果表明菖蒲在各种水样中生长良好。
④取经过菖蒲处理的4种水样,再次测定其BOD(单位:mg/L),数据整理后如图所示。
(1)4号对照组中应采集的水样是 ;
(2)分析BOD的变化,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 ;
(3)从实验结果分析,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18.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但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 ( )
A.亚洲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
B.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是均衡的
C.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
19. 2018年5月,台州南部湾区饮水工程开工,以缓解台州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该工程通过管道,将台州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该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海水蒸发 D.水汽输送
20.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上述水循环中的 环节。
参考答案
基础篇答案
1、C 2、B 3、D 4、D 5、C 6、C
7、(1)海洋 (2)冰川 (3)永冻土底冰 生物水 (4) 河流水、淡水湖泊、浅层地下水
8、(1)降水 蒸发 大气输送 植物蒸腾作用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2)海陆间循环
能力提高篇答案
9、B 10、A 11、D 12、 C 13、A
14、极度 南水北调、合理开发水资源等(答具体的措施也行)。
15、(1) 蒸发 (2) 液化 (3) 淡水
16、(1)首先是望料纸上有水珠凝洁,然后水球沿着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水珠往装沙的小烧杯里滴,最后沙由于变湿了 (2)水循环现象;蒸发、洁降水
17、(1) 未受污染的池塘水 (2) 1号 (3)菖蒲对不同种类的污水均有净化作用
中考真题篇(答案)
18、A 19、B 20、海洋;地表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