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引入:
眼睛是人体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人们学习、接收和处理各种信息,绝大部分通过视觉完成。
我国大约有3亿人患近视眼,占全世界近视眼总数的30%以上。
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中小学生近视率高达34%,其中高中生达到70%左右。
一、眼球的构造及原理
眼球中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屏幕”或照相机的感光底片。
眼睛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类似,物体在眼睛的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眼睛是一个非常精巧的变焦距系统,正常的眼睛眺望远方时,晶状体变扁,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在观看近处物体时,物距缩短了,晶状体变凸,像仍成在视网膜上。
眼睛的调节还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小,眼睛的焦距最大时,人眼能看到的最远点,称为眼睛的远点。当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大,眼睛的焦距最小时,人眼能看到的最近点,称为眼睛的近点。
正常眼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约10 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 cm,叫做明视距离 。
二、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
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晶状体变凸,或睫状体疲劳过度,使调节能力降低,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到达视网膜时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
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可以矫正近视眼,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了。
三、远视眼的形成和矫正
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矫正远视眼,可以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了。
四、近视的预防
1、注意用眼卫生,劳逸结合。
2、阅读、使用电子产品等用眼后可以做眼保健操,眺望远处,闭眼休息,避免视疲劳。
3、注意休息,睡眠充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良好整个机体就会处于良好的状态。
4、定期到正规医院检查视力,及时了解眼睛屈光状态及眼睛的全面情况。
5、延长视线距离,扩大视野,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应过长。做作业或者工作持续的时间不要超过40min,可以休息一下向远处眺望放松眼睛,闭眼休息或者热敷一下。
6、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和姿势,避免近距离看书过度用眼。用眼的环境光线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尽量减少异常的视觉刺激。
7、健康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每天需保证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
小结:
眼睛结构与照相机类似,其视物原理与照相机照相的原理相似。
多数近视眼是由于用眼不卫生导致的,矫正近视眼用的是凹透镜。
远视眼看近处物体不清,可以用凸透镜来矫正。
预防近视,需要养成科学卫生的用眼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