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一、基督教的兴起背景:
(1)时间:公元1世纪。(2)地点:巴勒斯坦地区。
原因:生活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人民把希望 寄托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基督教应运而 生。教义:基督教的基本主张
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原罪观与救赎论。任何人只要信奉基督教,就能得到基督的救赎,达成与上帝的和解,死后可以进入天堂发展:早期基督教是穷人的宗教,教徒被指控背叛国家,遭到长期迫害。史称“三百年教难”,随着罗马帝国陷入危机,不少有地位的人,包括行省总督和皇族,都改信了基督教。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的态度发生了变化313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具有合法地位。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为国教。
米兰敕令是天主教历史上的转折点,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对天主教从镇压和宽容相结合的政策转为保护和利用的政策、从被迫害的"地下宗教"成为被承认的宗教。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位罗马国教。
二、法兰克王国1、国家的建立:481年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克洛维为稳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措施:①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②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 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作用:①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②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 泛支持;③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实力强大。法兰克王国克洛维
克洛维一世(466年 - 511年11月27日),法兰克王国奠基人、国王。486年,克洛维打败了罗马帝国在高卢的最后一任总督西格里乌斯,独占整个北高卢,这一年被认为是法兰克王国的开国之日。占领北高卢后,克洛维皈依了罗马天主教。
疆域:克洛维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三、封君与封臣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克洛维受洗 在分封土地的过程中,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自上而下进行层层分封土地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都互有义务。所以,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君,而对自己封君的封君却没有臣属关系。所以,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复杂的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争夺和混战。影响:四、查理曼帝国1.法兰克王国的扩张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继位后,查理四处征伐。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教会因此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2.查理的统治3.加冕称帝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查理加冕称帝想一想:4.查理曼帝国的分裂814年,查理曼去世。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个国家的雏形。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隶属关系。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481年建立在高卢地区封君与封臣查理曼帝国王国扩张11世纪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普遍存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版图扩张查理曼称帝帝国一分为三基督教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