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课时思维导图
课堂探究导学
探究主题一:环境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1、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统称为 ,其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因素 ,它又可以细分为 因素和 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被称为
因素,而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被称为 因素。
2、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某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如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变量是_ ,应该设计的对照实验的实验条件分别 和 。
3、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 (如企鹅抚育后代)、也可以是 (如公鸡打架);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是 (如海葵和蟹)和 关系(如狮子和斑马)。
4、在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 。
探究主题二: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1、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会 和 环境。
2、在做“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实验中,如果把裸地、草地和灌木丛中测量的数据分别求平均值以后进行比较,可以知道_ __;如果把某处早、中、晚的平均值做成曲线,可以了解 ;如果把三处的曲线画在同一个坐标图上,还可以比较 。
规律总结: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紧密联系的两个过程,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了环境。
2.动物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和动物具有艳丽的体色,容易被天敌发现,将天敌吓跑,都是对环境的适应。
针对性训练
1.同学们,当我们养花时,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说明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 )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适宜温度 ⑤一定生存空间 ⑥水
A.①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2.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很多的因素对我们造成影响,那么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是指( )
A.所有的环境因素
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C.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D.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
3.(2014巴中期中)荒漠地区动植种类稀少,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是( )
A.水 B.温度 C.阳光 D.空气
4.一位诗人在登山过程中发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感叹,影响山寺桃花迟开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空气
5.猫头鹰和老鼠的关系属于?(? )
A、竞争关系? B、合作关系 ??
C、捕食关系 ? D、寄生关系
6.以下哪种情形是生物改变环境的实例:()
A.睡莲的根和茎都有发达并想通的气腔
B. 仙人掌的叶演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
C.野鸭的趾间长有蹼
D. 刺槐的光合作用使大气的氧含量提高能力提升
同步优化训练
1、对于生长在农田中的青蛙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A.农田中的植物、蛇、昆虫等
B.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C.上述A和B的总和
D.上述A和B的总和加上其他的青蛙
2、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影响蚯蚓生活的因素是( )
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
3、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4、仙人掌适宜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土壤
5.从2010年春季以来,云南省连续四年大旱,造成某些地区植物干旱死亡。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无关
6.在自然界中,有一种拟态现,如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种现象属于( )
A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7.蚯蚓能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同时它又可以疏松土壤,分解有机物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环境适应生物和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8.按照正确方法对同一地区内某晴朗的一天的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测量湿度,三处湿度大小的关系应是?( )
A.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
B.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C.草地>茂密的灌丛>裸地
D.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9.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野外常可发现畸形蛙,导致畸形蛙的可能原因是( )
A.蛙的天敌增加
B.水域环境的缩小
C.由于化肥农药等的广泛使用,造成水环境严重的污染
D.蛙的繁殖速度太快
10. 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 ,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 ,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11.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又能使岩石腐蚀,说明生物体( )
A.都能适应环境
B.与环境形成统一整体
C.都能生长和繁殖
D.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2.将生物现象与其所表现出来的关系用线连起来。海葵与蟹互惠互利
狮子捕食斑马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 合作关系
猫捉老鼠 竞争关系
蚂蚁搬家 捕食关系
雄梅花鹿争夺配偶 共生关系
13、根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雌、雄企鹅共同孵卵说明了同种生物与生物之间可以 ,梅花鹿为了繁殖而争夺配偶说明了同种生物与生物之间可以 。
(2)樟树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可说明 ,“沙漠变绿洲”这种现象可说明 ,“南橘北枳” 这种现象可说明 。
(3)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它包括 和 。
14.下面是昆虫学家做的一个对照实验。
第一组:捉取30只灰褐色的山地蝗,放到灰褐色山地背景中,然后放人几只鸡,1分钟后,山地蝗被吃掉4只。
第二组:捉取30只灰褐色的山地蝗,放到绿色草丛的背景中,然后放人了同样数目的鸡,1分钟后,山地蝗被全部吃掉。根据以上实验完成下表。
组别 放入 蝗虫 蝗虫 颜色 背景 颜色 放入 鸡 时间 剩余 蝗虫
第一组 30只 1分钟
第二组
请你再思考一下,以上实验中,变量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课堂探究导学
探究主题一:环境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1、环境 生态 生物 非生物 非生物 生物
2.对照试验 温度 低温潮湿 温暖潮湿
3.互助 相互斗争 互惠互利 捕食
4.适应
探究主题二: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1、影响 改变
2.植被不同,空气湿度不同 某处一天空气湿度的变化 三处湿度的不同和变化
针对性训练
1、D 2.C 3、A 4.D 5.C 6.D
同步优化训练
1.D 2.B 3.B 4.A 5.B 6.C 7.D 8.B 9.C
10.C 11.D
12. 海葵与蟹互惠互利共生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竞争 猫捉老鼠捕食 蚂蚁搬家合作 雄梅花鹿争夺配偶竞争
13.(1)互助 相互斗争 (2)生物适应环境 生物影响环境 环境影响生物 (3)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14.
组别 放入 蝗虫 蝗虫 颜色 背景 颜色 放入 鸡 时间 剩余 蝗虫
第一组 30只 灰褐色 灰褐色 几只鸡 1分钟 26
第二组 30只 灰褐色 绿色 几只鸡 1分钟 0
变量是环境颜色 说明了生物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