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R·三年级上册测量【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 1 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学习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 毫米”的概念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一、新课导入复习米和厘米1米 = ( )厘米
100厘米 = ( )米9米 = ( )厘米400厘米 = ( )米
5米 = ( )厘米10019004500二、探索新知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同学们估得准确吗?
用尺子量量看!
我量出的长是26cm。
同学们估得准确吗?
用尺子量量看!
我量出的宽比18cm多,但不到19cm。
同学们估得准确吗?
用尺子量量看!
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cm,怎么办?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三、巩固提高1. 填一填。 厘米 毫米 厘米 毫米28422. 量一量。 毫米 毫米 毫米813251 厘米 = ( )毫米2 厘米 = ( )毫米10 厘米 = ( )毫米30 毫米 = ( )厘米3. 考考你。10201003四、课堂小结 毫米的认识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毫米和厘米的关系1厘米=10毫米毫米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五、课后作业六、教学反思 我先让学生回忆 1米和 1厘米各有多长,接着让学生测量数学书,交流“数学书的宽和高不是整厘米,该用什么来表示呢”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接着引导学生建立毫米的表象。通过测量书的高度引出 1 毫米有多长,建立毫米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活动加深了对毫米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认识直尺,得出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整节课效果好,学生兴趣浓厚。